作者: @ 2000-11-06
东平县 简介
东平县位于鲁西南,西临黄河,东望泰山,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人口78万,辖18个乡镇,716个
行政村。全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区、平原、湖洼各占三分之一。东平是山东省旅游资源
比较丰富的县份之一,境内有众多品味级别较高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
上的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东平成为华夏大地上的一颗明珠。跨
入二十一世纪,这颗明珠将更加璀璨,更加夺目。东平人民热诚欢迎八方宾客到此旅游观光,兴办实
业,共谋发展。
东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东平因“东原底平”而得名(《尚书》禹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三千多年。从西周到清代,东
平曾为国、郡、路、府、州,一直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平历代人才辈出。汉代有率
众起义大败王莽军取得“无盐大捷”的农民英雄索卢恢,“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隋代有率众参加瓦
岗寨起义的程咬金。宋代有父子双状元梁灏、梁固,儿科医学家钱乙。元代有农学家王祯、杂剧作
家高文秀。明代有政治家王宪、杜三策。民国时期有设计南京中山陵和广州纪念馆的吕彦直。东平
还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的故乡。
东平山水秀丽,名胜古迹众多。
灿烂的历史文化和鬼斧神工的大自然,为东平留下丰厚的自然文化遗产。东平是全省文物大县,
现有古遗址、古墓群、石刻造像、摩崖刻经15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城西部的白佛山,有佛教石刻造像138尊,被载入《中国
名胜大典》,其中的大佛石刻造像为国宝级文物。在东平故城出土的东汉张迁颂碑,被故宫博物馆列
为历代书法八件精品之一。东平湖畔的洪顶山摩崖刻经有我国目前所知南北朝之前最大刻字。境内
的东平湖是历史上有名的“八百里梁山水泊”的唯一遗存水域,三面环山,山水相连,风光秀丽,1985
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风景名胜区,是山东省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湖西岸的腊山,山势挺
拔,林木茂胜,以奇、险、幽著称,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标兵之一。近年
来,东平县以“水浒”文化为主线,以“两山一水”(腊山、白佛山、东平湖)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产
业,形成了水浒遗迹游、山水生态游和名胜古迹游三条旅游热线,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东平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
东平气候适宜,地形地貌多样,适宜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为全国粮食、油料生产基地县,盛产
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大豆等;是小尾寒羊、鲁西黄牛、东平湖麻鸭、特种动物四大畜禽生产
调运基地,年存栏小尾寒羊80万只、鲁西黄牛10万头、麻鸭50万只、特种动物5万只。林果主要有
核桃、石榴、苹果、冬桃、冬枣等优质干杂珍稀果,其中薄皮优质核桃10万亩、石榴5万亩。境内的
东平湖是山东省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盛产河蟹、乌鳢、大青虾、甲鱼、莲子、菱米、芡实等名优
特水产品,水产养殖面积达7.6万亩。东平矿藏种类多,储量大。目前已探明的有金、铁、石灰岩、
紫砂页岩、花岗岩、大理石、河砂等,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东平经济繁荣,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东平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跨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工业形成了以化工、轻纺、
建材、机械、制药、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工业体
系。农业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 推进了产业化发展进程,实现了整体效益的提高。粮食总产42万
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216元。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105、220国道、072省道贯
穿全县,程控和移动电话、数据通信、光缆传输、网络服务快捷方便。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实现了
村村通广播电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正不断取得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