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耐庵亭
访清徐县罗贯中纪念馆
作者:沈伯俊 @ 2001-04-12
访清徐罗贯中纪念馆
沈伯俊
古典小说名著的伟大作者们,大多数生前是寂寞的。随着这些名著逐渐深入
人心,以至被奉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典籍,人们对这些伟大作家也越来越尊崇。
一九九九年九月,借到山西清徐出席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之机
,我参观了罗贯中纪念馆。出清徐县城,北行约二公里,就到了罗贯中纪念馆。
它坐落于中隐山麓,清泉湖畔,位于清徐“三国城”的正前方,环境相当开阔。
整个纪念馆占地约五千五百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一千二百平方米。我去参观的
时候,修建工程尚未全部完成。
跨入具有传统风格的大门,首先看到的便是白色花岗石雕成的罗贯中塑像。
塑像高三点六米,加底座总高七点四米。罗贯中被塑成老年形象,面容比较清癯
,神情凝重。他左手握卷,目光炯炯地瞻望着远方。根据明代人的记载,罗贯中
曾是“有志图王者”,曾经参与元末群雄并起时的政治军事斗争,后因郁郁不得
志,这才弃剑握笔,“传神稗史”,写出了不朽的文学巨著《三国演义》和《水
浒传》。这尊塑像,正表现了罗贯中纵观历史风云的气概和向往国家统一的心理
。长方体底座的正面,镌刻着相传为罗贯中著作的几部小说名和戏曲名(其中有
的作品,如《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可能系后人假托)。其余三
面,一面刻着清徐县政府的《罗贯中塑像碑记》,一面刻着《罗贯中传略》,一
面刻着山西大学老教授姚奠中先生的题诗:“文坛称巨擘,功在两奇书。探迹穷
幽隐,深渊可得珠。”
罗贯中塑像后面,是一口荷塘,一座石砌玉带桥从塘上跨过,通向规划中的
正厅(纪念大厅)。荷塘侧后方,南北相对的两间展室,展出罗贯中研究资料,
及有关清徐罗氏的本源和发展的资料。
有人问:为什么清徐人要修建这座罗贯中纪念馆呢?原来,自明代以来,关
于罗贯中的籍贯,分别有“东原”(今山东东平)、“太原”(今山西太原)、
“钱塘”(今浙江杭州)等多种记载。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
来,学术界的观点集中为“东原”说与“太原”说之争。近年来,有持“太原”
说的学者在清徐发现了一部明代隆庆元年(一五六七年)始纂,清代同治壬申(
一八七二年)重修的《罗氏家谱》,卷首的《序》称其始祖于五代后唐时由四川
成都府迁居清徐。他们结合有关资料,认为《罗氏家谱》中第六代罗锦的次子即
罗贯中。这一见解,得到了清徐罗氏后裔的认可。于是,清徐各方人士便把清徐
称为“罗贯中故里”。
严格地说,关于罗贯中的籍贯,目前还是“东原”说与“太原”说两说并存
,相持不下。“清徐”说实际上是“太原”说的延伸和坐实,但在年代、世系计
算等问题上尚有明显的漏洞,迄今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
的:罗贯中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骄傲,《三国演义》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瑰宝。我们
应当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有关罗贯中的研究和宣传,对每一份真诚的努力都给予充
分的尊重。这样看来,清徐人在全国率先为罗贯中修建纪念馆,不正是一件大好
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