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耐庵亭
耐庵墓刻滕王阁诗再考
作者:浦玉生 @ 2002-10-20
寻访施耐庵 作者: 浦玉生
五、耐庵墓刻滕王阁诗再考
施耐庵衣冠冢遗址在张家港市凤凰镇境内。施耐庵曾“官钱塘二载”,入张士诚幕,张士诚兵败之前,
就退隐在江阴、张家港一带坐馆,元至正年间的曾在现江阴市祝塘镇大宅里37号徐麒家坐馆,时徐麒约5-
7岁,徐麒后为明朝大将军,为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先人,徐麒的曾孙徐恪(1441-1516)后任明御史,
为不忘施耐庵对其老祖的教授之恩,乃在张家港的河阳山西南一里许筑施耐庵衣冠冢。这是在明代的1502
年,这年是徐恪60岁,民间有徐恪60岁做寿筑坟之说。衣冠冢1958年被毁,这在张家港市志记述得很清
楚。
耐庵墓为何要刻滕王阁诗呢?有什么寓意呢?
滕王阁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一座以滕王的封号命名的古
阁,本是滕王李元婴所创建,然而,为什么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反而在建阁二十二年后的唐上元二年
(675年)忽然一下子名声大噪?为什么人所一提起滕王阁,人们怀念和津津乐道的不是那位龙子龙孙的
李元婴,而是一位才气横溢的唐才子王勃。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卒于上元三
年。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号为初唐四杰。王勃十三岁时,开始离乡远游,他先是
来到长安,之后便往六合(今江苏长江北岸)省父,于是便漫游东南名胜。于是便有了《滕王阁序》并
诗。施耐庵亦名子安,且在作《水浒传》一书序落款是“东都施耐庵”,这里的东都是指扬州也。
滕王阁曾有一个联语写道:扬子江头万里浪,滕王阁下一帆风。此联是气势磅礴,笔触雄浑。长江流经扬
州一带,古称扬子江。联语中“万里”指年代的久远和世事的变迁,“一帆”,有一帆风顺之意,实则意趣相
反,历史曲折,人才多难,联语中的哲理耐人品味。
有道是:一序招来八方游客,一诗引起千秋回响。
有人作过统计《滕王阁序》全文717字,前后写景296字,抒发感慨301字,其它62字,而应酬宴会
的只有58字,提到滕王的只有“帝子”二字。而最后的七言诗,既是序文的延续,又是对全序的概括与全
文的结束。全诗八句56个字。诗的最后两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从表面上看是抒发好
景不长,江山未改,景色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但从深层次分析,乃是卒章点睛之句,是对高阁命名滕
王李元婴的嘲讽,对帝王贵胄侈奢之风的不满。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隐喻手法也是极其高明的。尤其
是一个“空”字用得非常巧妙清当,令人掩卷而思,玩味无穷。《滕王阁序》及诗的讽刺主旨应该是肯定
的,是压制志士、进而埋没人才的封建专制制度。一个见机知命的诗人,能够审视自己的命运,找到“命运
多舛”的症结,同样地,他也能够看穿统治者的虚弱本质,提示历史发展的大致趋势。
“不遇子安徒有阁,千秋寂寞永无名。”“自有王勃作序后,别是人间翰墨场。”宋代是一个文化鼎盛的
朝代,文人忧时感世,以登临滕王阁为契机,抒愤泄怨的作品特别多。南宋偏安江南,文人痛失河山,力
图恢复,有心献身报国,无路请缨赴敌,与王勃“有怀投笔”、“空怀报国之情”、“无路请缨”、“谁悲失路
之人”的感情相通,引起共鸣,像辛弃疾、朱熹、曾丰的滕王阁诗词,可谓悲壮深厚,沉郁顿挫。元代由少
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儒士总有失国之恨,在滕王阁诗词中表现出了爱国有志、报国无门、复国远望的情
绪。这与生活于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的心情是一致的。
滕王阁所在的南昌一带原是吴国楚国的属地,昔有“吴头楚尾”之说,想当年,多少兵家为争夺这块宝
地而互相残杀。滕王阁的创建者是“帝子”李元婴,他是唐代开国君主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
之弟。曾任职山东滕县,被封为滕王。永徽三年,李元婴迁任苏州刺史,第二年转洪州都督。滕王是个好
色之徒,僚属的妻子凡有些姿色的,他都要强迫奸宿。就是这样的一位荒淫无耻、毫无政绩的皇帝。
施耐庵墓刻滕王阁诗隐意是暗合在苏州称王的张士诚,王勃、施耐庵又均名子安,他们有着共同的生
活遭遇,否则我们无以解释这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