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耐庵亭
施耐庵与朱升的比较研究(上)
作者:浦玉生 @ 2003-04-27
盐城沿海二隐士
-----施耐庵与朱升
浦玉生
在中国的文化形态中,仕与隐、出与处总是横亘于历代士人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元代,元世祖
将全国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在法律、政治、经济上都规定了不同待遇。汉人与南
人中的士人日子很不好过,仕途对士人的吸引力不很强烈。这样一来,就造就了两种人:一种是幽栖于山
林炎洲的樵渔隐士;一种是流连于青楼勾栏的风流才子。
元末明初的盐城沿海,不过百里开外,却有两位鼎鼎大名的隐士,即施耐庵和朱升,由于朱升(1299-
1370)比施耐庵(1296-1370)小3岁,研究朱升的生平资料对理解施耐庵的情况大有裨益。本文试就
朱升与施耐庵的纸上材料、地下文物和民间传说等信息渠道作系统研究,看苏北施耐庵的可信性。
一、 历史史料
根据《明史·朱升传》、明弘治《徽州府志》、《歙县志》、《休宁县志》、明清时期《盐城县志》
和盐都县北龙港镇南龙港朱氏家谱的记载:朱升,字允升,又字原明。1299年生于安徽休宁县回溪乡台子
上村一户半教半农的人家。至正十七年(1357年)经大将邓愈推荐,被朱元璋召问时务,朱升首呈三
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从战略上提出创基立国的策略,得到朱元璋的赞许。在朱元璋攻打徽
州、婺州、处州和鄱阳湖大战及与陈友谅、张士诚多次交战中,朱升在军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谋略,为消灭
元朝,统一中原,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作用。明太祖称帝后,朱升被召至南京,授后军都督府断事,充
当谋臣,凡军政机密,均与之相商。吴元年(1367年),被授予侍讲学士、中顺大夫、知制诰,同修国
史。“以年老特免朝谒”。洪武元年(1368年)进翰林学士“定宗庙时,享斋戒之礼”。“明兴仪礼、作
乐、国史、女诫、征伐之仪,皆升为之。”后辞官退隐,“偕夫人涉江沂淮,抵东海转至西溪胥宇而筑室于
南龙港焉”。次年病逝,葬于盐城南龙港文曲沟,享年72岁。朱升自幼力学,至老不倦,满腹经纶,著述
不断,对经学尤有研究,一生有24本专著。传世的有《前图》2卷、《枫林集》10卷等。朱升一生不贪恋
官禄,德高望重,遐迩闻名,在朝为官,深受明太祖的器重,是明代开国谋士良臣,是我国14世纪杰出的
文学家和政治家。
在20世纪60年代,因国际风云的变幻,毛泽东主席引用朱升向朱元璋呈献的三言策,提出了“深挖
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方针,从而使朱升的名字石破天惊,名扬全国。
相传施耐庵1296年生于苏州怀胥桥北施家巷,父亲是个撑船的,13岁到浒墅关读私塾,19岁中秀
才,25岁被苏州官吏特别推荐为有孝行信义的人,29岁中举人,35岁赐进士,后“官钱塘二载”,因不甘
受人摆布,不满元人欺压,愤而辞官归里。曾入士诚幕,为谏阻张士诚降元不从,辞之。先后在张家港河
阳山、江阴祝塘大宅里坐馆。朱元璋派兵攻打张士诚,为避战乱,就率全家流寓兴化,最后定居于白驹
场。朱元璋慕名几次相征,施婉言谢绝不仕。不久,《水浒 》成书,从民间传抄到皇宫,朱元璋认为
是“倡乱之书”,即派人将施逮到刑部大牢,后经刘伯温施计保释,出狱后即辗转往淮安小方壶斋隐居写
作,于1370年病逝于淮安。
施耐庵、朱升同为读书人,都有从政为幕的经历。朱升一生有24本专著,推测施耐庵也不只是一部巨
著,施耐庵还写过《秋江送别》诗,若施耐庵是施惠,写过元杂剧,又据王道生《施耐庵墓志》介绍,施
耐庵与罗贯中是师生关系,还写过其他书,这些记载当是部分可信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