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浒传播史
《水浒传》中张天师的牧童形象探源
作者:张同胜 @ 2010-08-15
《水浒传》中张天师的牧童形象探源
张同胜
《水浒传》楔子“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中说洪信奉天子之命,去龙虎山请张天师祈禳瘟
疫,但天师不在上清宫中,须洪信亲自到山顶上茅庵中去请。洪信到了半山腰,被老虎和大蛇唬了一
跳,之后:
(洪信)正欲移步,只听得松树背后,隐隐地笛声吹响,渐渐近来。太尉定睛看时,只风那一个道童,
倒骑着一头黄牛,横吹着一管铁笛,笑吟吟地骑着黄牛,正过山来。洪太尉见了,便唤那个道童:“你
从那里来?认得我么?”道童不采,只顾吹笛。太尉连问数声,道童呵呵大笑,拿着铁笛,指着洪太尉
说道:“你来此间,莫非要见天师么?”太尉大惊,便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道童笑道:“我
早间在草庵中伏侍天师,听得天师说道:‘朝中今上仁宗天子,差个洪太尉,赍擎丹诏御香,到来山
中,宣我往东京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禳天下瘟疫。我如今乘鹤驾云去也。’这早晚想是去了,不
在庵中。你休上去。山上毒虫猛兽极多,恐伤害了你性命。”太尉再问道:“你不要说谎。”道童笑了
一声,也不回应,又吹着铁笛,转过山坡去了。
……真人道:“太尉可惜错过!这个牧童,正是天师。”太尉道:“他既是天师,如何这等猥獕?”真
人答道:“这代天师,非同小可!虽然年幼,其实道行非常。他是额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世
人皆称为道通祖师。”○1
“牧童”这个词语,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例如《吕氏春秋•疑似》中说:“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
水,而问渔师。”但是,“牧童”作为一个艺术形象,似乎唐代之前并不多,而从唐代开始,唐诗中多
有关于牧童的吟咏,李世民就有“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的诗句,而王维诗歌中更是多处提及牧
童。宋代诗人如黄庭坚、雷震等对牧童多有吟咏。
在中国古代小说,童子的形象颇多,像《西游记》中的哪吒、红孩儿(后来成为观音菩萨的善财童
子)、《封神演义》中的哪吒等,而《水浒传》中张天师则是一个牧童的形象。那么,《水浒传》中的
张天师为何是一个牧童形象呢?这个牧童形象的源流是怎样的?下面试作一探讨。
一、道教文化中的根源
《水浒传》中张天师是一个牧童的形象,这一方面与历史上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虚靖先生有关系,另一
方面与历史上的道教释教化也有关系。
《水浒传》开篇中的虚靖天师,其原型实有其人,他就是张继先。水浒故事发生在宋徽宗时期,而宋徽
宗十分崇道,道士林灵素称宋徽宗是长生大帝君下凡,为道教之主。道录院封宋徽宗为“教主道君皇
帝”。而早在宋真宗时,朝廷赐封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为“真静先生”,从此,宋代嗣任天师均袭封
“先生”之称。
张继先,字遵正。或云“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张继先生于宋哲宗元佑七年(1092)十月二十
日。据说他五岁的时候他还不能开口说话,有一天听到鸡鸣,忽然笑着开口说话了,并赋诗一首曰:
“灵鸡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第二天,他便宴坐碧莲花上,人皆称异,呼
为真仙。九岁时,承袭真人之教。为人渊默寡言,清癯白皙。宋徽宗崇宁以来,四次被召至京城,以治
盐池妖及建醮内庭,屡受褒赐。
崇宁二年(1103),解州奏盐池水溢。徽宗以问道士徐神翁何以解之,徐道士说:“蛟孽为害,宜宣张天
师。”于是宋徽宗命令有司聘之。第二年,张继先应诏赴阙。宋徽宗召见,问道:“卿居龙虎山,曾见
龙虎否?”张继先说:“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宋徽宗听了大悦。
十二月望日宋徽宗又一次召见张继先,对他说:“解池水溢,民罹其害,故召卿治之。”张继先立即书
写铁符,令其弟子祝永佑同中官投池岸圮处,不一会儿雷电昼晦,有蛟孽磔死。当时张继先年仅十三,
宋徽宗要厚赏他,他辞而不受。这件事于史有征,而张继先又是少年英俊,因此对水浒故事中的张天师
牧童形象的生成是有影响的,即童子天师是有出处的。
崇宁四年(1105)五月,张继先又一次又应召入对。在这次召见中,张继先对宋徽宗说:“元佑诸臣皆负
天下重望,乞圣度从容。”宋徽宗悚然问道:“朕何所不容?”张继先说:“陛下弘建皇板,无偏无
党,以天下苍生为念,幸甚。”这里张天师对皇帝的回答,体现了他元祐一党的立场,这与《水浒传》
文本叙事中偏袒元祐旧党、攻击元丰新党的政治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靖康元年(1126),“金人寇汴,上与太上皇思天师预奏之言,遣使急召,至泗州天庆观,索笔作颂曰:
‘一面青铜镜,数重苍玉山,恍然夜舡发,移迹洞天间。宝殿香云合,无人万象闲,西山下红日,烟雨
落潸潸。’书终而化,时靖康丙午十一月二十三日,京师亦以是日陷。族父武功大夫张宪适至,率士民
葬于龟山之下。”虚靖先生享年三十六。或许元代的八思巴也是英年早逝,或许张天师预言宋王朝都城
汴京的陷落,或许张天师是英才早发,不管怎样,张继先张天师成为了《水浒传》开篇中的一位重要的
人物,并且是以一位牧童的艺术形象展现的。
“诗言志”,这是诚然不错的,从张继先的诗歌中能看出其心志的。张继先创作了四十八首《金丹
诗》,如“采阴丹法起何时,后汉刘晟亦自迷。不免轮回归复道,岂将淫欲益愚痴。狗猪行状称为妙,
神魔阴谋不可欺。争似无为清静道,一炉金就养婴儿。”(其六)他在《还山》中还说“长年京国甚羁
囚,丘壑归来始自由”,表明了他闲云野鹤、不愿被世俗羁绊的心态。
《水浒传》中张天师的牧童形象与道教中关于婴儿的教理可能也有关系。外丹派认为婴儿是铅。内丹派
中婴儿是人之情,是神与气的结合。《国史》记载: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道,遇五代隐
士钟离权授以内丹道要,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时
至陈抟室”,与陈抟、李琪(一作“李奇”)等传奇人物交往。道士修炼,以求长生,他们认为通过修
炼能够返老还童,童颜于是似乎成为了有道行的长生者的标志之一。
到中晚唐,牧童的形象被意象化和诗意化了,加入了更多的道家无为无争的思想,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
生活状态。卢肇《牧童》诗云:“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
音。”栖蟾《牧童》诗:“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拊
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到了宋代,牧童这个艺术形象,尤其是作为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这个意象,更加广泛地被应用在诗歌词
曲之中了,例如黄庭坚《牧童诗》曰:“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
尽不如君。”诗歌中牧童这个意象所蕴含的自然人生、没有是非争竞的精神境界与道家、道教的思想相
契合。
早在隋唐时期,就开始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而道教不仅在思想理论上借鉴和吸收了佛教的一
些理论,而且在意象上也多有采用或化用,例如神仙传中一些形象收到了佛教的影响。
道教宣扬自由心境与自然生活。老子主张返归本初,庄子主张修生养性,道教接纳了这些思想,认为在
人世间应该顺任自然、保其本心。隋唐之后佛教典籍中出现了大量牧童的形象和《牧童歌》。例如《古
尊宿语录》卷十一载慈明禅师作《牧童歌》:“牧牛童,实快活,跣足披蓑双角撮,横眠牛上向天
歌……”[1]老子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还说过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等。道教
推崇和追求清静无为的自然境界,表现出对儿童圣洁、纯真的自然状态的推崇。按照道教的说法,凡是
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一般有金童玉女伺候。
宋元话本中不乏牧童的形象,例如在《种瓜张老》中,“一个牧童骑着蹇驴,在那里吹这哨笛儿。但
见:浓绿成阴古渡头,牧童横笛倒骑牛。笛中一曲升平乐,唤起离人万种愁。”
水浒故事发生和流传的时候,正是道教、佛教和儒教三教合一的宋元明时期,因此道教从佛教那里也吸
纳了一些教义、意象和故事,改造和发展了自己的义理及其相关叙事,下面简略陈述之。
二、道教的释教化与佛教文化中的根源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于东汉末年,然而佛教至晚在东汉永平十年(67)就传入中土,
其间彼此的影响就已经开始了。佛教的教义刺激了道教思想的发展,这从魏晋玄学即可看出。到隋唐时
候,三教论衡中道教每每败北,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缺乏义理形而上的思辨,而佛教宏大完整的体系由于
因明论富有逻辑和思辨而更加雄辩,于是出现了道教从佛教中窃取教义的作法,这倒是促成了道教的发
展。
据胡小伟在《三教论衡与唐代俗讲》中的考证,“历代三教论衡的重大论辩中,道士‘理屈词殚’不止
一次两次”,“道家所以常败之故,首先是其模仿抄袭释氏处既多且陋,如《弘明集》卷六谢镇之《重
与顾道士书》谓‘道家经籍简陋,多生穿凿。至如灵宝妙真,采撮法华,制用尤细。’两相论辩,不免
有‘李鬼见李逵’之困且窘”。但是正如陈寅恪所说的,“道教对输入之思想,如佛教摩尼教等,无不
尽量吸收,然仍不忘其本来民族之地位。既融成一家之说以后,则坚持夷夏之论,以排斥外来之教
义。”
中唐之后,佛教俗讲勃兴,它通过讲述故事来演说佛法的方式被民间艺人以及道教徒所学习和采纳,例
如韩愈《华山女》中所说的“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
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
雷霆……”便记载了道士或女冠模仿佛教俗讲进行说唱的事实。
到宋代后,市民文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瓦舍勾栏中,有“说参请”“诨经”
等,这些故事的演说自然会深深影响到其他说书艺人以及广大的听众。毋庸置疑,无论是三教论衡还是
市人耳食,道教在教义阐发和故事传说等方面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而佛教中土化的过程中也受到了道教
的影响。道教释教化的过程中,古印度的神话传说以及佛教中的故事通过俗讲等方式为世人广知。
在古印度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有很多关于牧童的传说,这或许与印度多牛以及神牛崇拜有关系。在佛教
故事中,除了迦腻色迦王与牧童的传说外,还有很多与牧童相关的叙事,例如龙树菩萨前往印度南方的
圣山,在途中来到了大河边,遇见了许多牧童,大师问他们如何能过河。有人就故意指引大师到一条险
道上,那里既有凶猛的鳄鱼,又充满了急流。但是有一个牧童善意地告诉大师:“那条路不好走,请走
这一边。”就背着大师走过去,到了水中央时,大师化现了许多可怖的凶残鳄鱼等种种危险。牧童反而
安慰大师:“在我未死前,请您不用害怕。”大师驯服了那些化现的鳄鱼,终于来到了岸上。
汉译佛经《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是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所译,其中就有《幼童品第四》等篇章。佛教
长于以故事说“佛法”,其中不乏儿童的形象。而藏传佛教中的八思巴对中国古代小说中儿童形象叙事
的影响更大。
元代佛教,是指元世祖即位至元顺帝末年的百余年间(1260-1368)蒙古族在全中国范围内建立元王朝时
期的佛教。自十三世纪初叶,元太祖成吉思汗就曾命其后裔,给各种宗教以平等待遇。元世祖忽必烈在
即位前,就邀请西藏地区的名僧八思巴东来,即位后,奉为帝师,命掌理全国佛教,兼统领藏族地区的
政教。
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生于公元1235年,本名叫洛哲坚赞。《西藏王臣记》记载:(八思巴)“幼而颖
悟,长博闻思,学富五明,淹贯三藏”。据说三岁时,他便能讲喜金刚修法,措辞流畅,听众叹为稀
有,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四岁时跟随其伯父萨迦班智达赴阿里的吉庄帕巴瓦底寺。九岁讲喜金刚本续
《二观察》,名声大著。十岁在拉萨大召寺释迦佛像前受沙弥戒,并从杰隆堪布听受《三百学处》。后
来忽必烈通过西凉廓丹汗来邀请班智达,八思巴和他的弟弟金刚手随侍前往。十七岁时,八思巴在蒙古
地区从萨迦班智达广闻显密之学,深得班智达的嘉许,被授予释迦金像和经钵。后班智达举行教主传法
典礼,将所有徒众托他摄受。班智达付法事毕就逝世了。八思巴十九岁时,经廓丹汗介绍,往晤忽必烈
于潜邸,为忽必烈夫妇等二十五人传喜金刚四种灌顶。忽必烈感彼法恩,遂将西藏十三万户(前藏、后
藏各六万户、延卓一万户)作为求密法的供养。此后七十多年间,萨迦派执掌了西藏的政教大权。
据《新元史•释老传》,八思巴圆寂后,萨迦派僧人继续为蒙元帝师的有亦怜真、答儿麻八剌乞列、亦摄
思连真、乞剌斯八斡节儿、辇真监藏、都家班、相儿家思、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旺出儿监藏、公
哥列思八冲纳思监藏班藏卜、亦辇真吃剌失思等喇嘛。又终元之世,每一位登基的皇帝必须先就帝师受
戒,从而表明黄教喇嘛对蒙元的影响之大,而八思巴由于是蒙元第一任帝师,且是少年天才,因此颇得
其他宗教的艳羡。
从以上可见,八思巴三四岁就能够讲说佛法,可谓是少年天才,其形象和事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这个儿童天才的形象为道教所吸纳和化用,并由于八思巴与道教的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少年英俊有
契合之处,从而促成了张天师牧童形象的生成和发展。
三、牧童黑天是张天师牧童形象的根源
从中国道教史、佛教史可知,道教从佛教中吸收、转化了若干教义,甚至道教中的一些神仙也深受佛教
的影响,而佛教的思想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从婆罗门教、耆那教以及古印度的一些神话传说中汲
取了深厚的营养。
Krishna今译作“克里希那”,“黑天”是佛教旧译,他是印度教诸神中最受崇拜的一位神祇,他被视为
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是诸神之首,是世界之主,后被佛教吸收而成为佛教的护法。黑天是一位印度人
民所喜爱的人物,创作于十五、六世纪的《苏尔诗海》中还有诸如《黑天要去放牛》、《黑天到森林去
放牛》这样的诗歌。
古印度关于黑天的神话,主要是他与妖魔斗法的故事。当黑天还是婴儿的时候,罗刹女布丹娜图谋毒死
他,他吸尽了布丹娜的奶汁。牧民们给黑天举行了消灾仪式。
当黑天还是一个牧童的时候,阿修罗巴迦变作了一只巨鹤,看见黑天之后立即张开长长的大嘴向他扑
去。他一下子就把黑天吞了下去,就像吞食了一条小鱼。可是不知什么缘故,巴迦就地打起转来,然后
张开大口,打了一个饱嗝,把黑天又吐了出来。黑天把巴迦的长嘴折成两段,杀死了刚沙的一员大将巴
迦。[2]P26
又有一次,阿修罗阿阇伽罗变作了一条巨蛇,张着血盆大口趴在路上,将黑天、大力罗摩、其他牧童和
牛群一起吞进了肚子里。可是,黑天一走进这条凶恶的巨蛇口里,自己将立即变得高大起来,他的头顶
住了巨蛇的上颚,他的身体堵住了巨蛇的咽喉。阿阇伽罗憋得喘不动气,肚子顿时胀得鼓鼓的,最终它
的肚子胀破了,脑袋耷拉到路旁很远的地方。[2]P27-28
黑天在蛇腹中骤长躯体,直到腹破蛇亡,这个情节在《西游记》中经常出现,例如孙悟空钻到狮子、铁
扇公主等肚子里,从而制服了它们。在《西游记》第六十七回中,孙悟空用这一招对付大蟒蛇。孙悟空
在大蟒蛇的腹内上跳下蹿,使那怪物一会儿“似一道路东虹”,一会儿“似一只赣保船”,一会儿“把
铁棒从脊背上一搠将出去,约有五七丈长,就似一根桅杆”。这回,那大蟒蛇可被孙悟空折磨得惨了,
最后还一命呜呼。这一点与黑天在妖蛇肚子里的作为何其相似!
马图拉城有一个渎神之君,名字叫做庚斯。他虽然是乌羯罗瑟那的王后所生,但不是他的亲骨肉。据
说,一个妖王变作乌羯罗瑟那的模样,诱奸王后所生。——这个情节,难道不是孙悟空变作牛魔王、牛
魔王变作猪八戒的先导吗?庚斯长大成人后,异常暴虐,于是湿婆化作黑天,剪除庚斯。
黑天先后杀死了庚斯派去的女妖、罗刹、化作巨鹤的妖魔、巨蛇以及庚斯本人,是一个少年英雄,同时
由于他是一个牧童,又充满了童心童趣。
古印度神话中毗湿努的第八化身黑天的故事中有很多偷盗的故事。大梵天盗去放牧的牛和牧童,黑天富
于巧思,如数另造一批牛和牧童,与大梵天所盗去的一般无二。另一个偷窃故事是黑天喜欢同榨油的村
女嬉戏,有时候黑天将她们榨的油尽行偷去,一饮而尽。第三个黑天偷窃的故事,是他遇到一群牧女戏
水为乐,竟然将她们的衣服盗走,挂在高树上。牧女们苦苦央求,黑天才把衣服归还。《西游记》中前
七回关于孙悟空的故事,其实就有黑天故事的影子。美猴王也是喜欢偷窃,例如他偷吃了王母娘娘蟠桃
园里的仙桃,偷喝了宴会上的美酒,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等,读者并没有对这种偷窃的厌恶和反感,
反而觉得有意思有趣味。
古印度神话中黑天的形象主要是一个顽皮的牧童。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很多故事通过佛教的说法尤其是
俗讲变文而在草莽民间广为流传,而《水浒传》本是勾栏瓦舍中“说话”的产物,受俗讲变文的影响,
从而改编、创撰了张天师的牧童形象。牧童黑天这位少年英雄的传说,通过佛教东传尤其是通过俗讲的
口头传说,影响了道教中某些故事,进而重塑了张天师牧童的形象,并与《水浒传》的预述联系了起
来,作为水浒叙事的因缘。
四、结语
综上可知,《水浒传》开篇中张天师的牧童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源头与道教、佛教、古印度神
话传说中的牧童黑天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正如文学作品中其他意象的来源具有多祖特点一样,张天师的
牧童形象也是如此。
《水浒传》中的张天师是一个牧童形象,其背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道教清静无为、自由自在、
淳朴率真、无忧无虑等义理的载体,又有第三十代天师原型张继先少年英才的影子,还有佛教尤其是忽
必烈帝师八思巴天才儿童形象影响的痕迹,但小说中张天师牧童形象的生成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俗讲变文
而来的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牧童黑天,他是《水浒传》中张天师牧童形象的根源。
注释:
○1《金批水浒传》,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参考文献:
[1](宋)颐藏主.古尊宿语录(第11卷)[M].中华书局,1994:182
[2] [俄]埃尔曼•捷姆金编.印度神话传说[M].董友忱,黄志坤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