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浒争鸣文库
毛泽东与评水浒批宋江运动
作者:曹先锋 @ 2011-06-25
毛泽东与评水浒批宋江运动
曹先锋 山东省郓城县文联
1975年8月至1976年10月,中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评水浒,批宋江”运动。
截然相反的态度
众所周知,毛泽东酷爱读书,作为中国的古典名著,他更是爱不释手,《水浒传》便是其中之一。可以
这样说,《水浒传》几乎伴随了毛泽东的一生,他爱读《水浒传》,善解《水浒传》,《水浒传》对他
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同一事物,即便是同一个人,由于时间、地位、阅历、背景等的变化,所持态度会有所变化,甚至会
产生截然不同的态度。毛泽东之于《水浒传》就是如此。
在毛泽东的前多半生中,对《水浒传》、对宋江是持肯定赞扬态度的。这一点从毛泽东的著作中可以明
显的看出来。
早在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针对红军游击队里部分人因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工
作上的失误时指出:
那些李逵式的官长,看见弟兄们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结果,犯事人不服,闹出许多纠纷,领导者
的威信也丧失干净,这不是红军里常见的吗?(《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12
页)
李逵是水浒一百单八将之一,他朴实豪爽,疾恶如仇,能征善战,忠于农民起义军的革命事业.但是,他头脑
简单,行事鲁莽,因而造成许多失误.毛泽东把红军中“懵懵懂懂”处事的干部比作“李逵式的官长”,不
但批评了这些干部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同时也肯定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所做出的贡献,因而使被
批评者心悦诚服。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经常用《水浒传》中通俗的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革命道理,他在1936年12月写的《中
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以林冲打败洪教头为例,说明战略退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
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
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03页)
1937年8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其中写道:
《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
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与祝家庄的联盟,并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
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象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
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313
页)
对宋江的肯定,对宋江军事才能的赞扬不言自明。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延安写了一个课本,名叫《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隋朝的李密、窦建
德,唐朝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方腊、宋江,元朝的朱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
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
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625页)
在这里,毛泽东点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的9次农民起义,点了12位领导农民起义的领袖。这显然是
中国历史上大小数百次起义和起义领袖人物中最为突出、最为显著、最为优秀者。宋江名列其中,显然
是对宋江的肯定。
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作了口头报告,当谈到有人对实行统一战线政策,扩大与党外
人士的合作担心时,他说:
和民主分子合作,怕什么呢?我们有饭大家吃,有敌人大家打,发饷是没有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还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七搞八搞便成了正果。像梁山泊,就实行了这个政策,他们内部政治工作
相当好……(《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329页)
在这里,毛泽东充分肯定了宋江制定的统一战线政策,对其内部的政治思想工作给与了赞扬。
武松打虎的故事是《水浒传》的精彩片断,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
主专政》一文中就借这一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反动派好比吃人的老虎,
在老虎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
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岗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
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6月第2版,第1473页)
1957年3月7日毛泽东在普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在谈到教材改革时,他说:
语文课可选《水浒》、《三国演义》、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毛泽东文选》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月第1版,第248页)
1958年8月,毛泽东在审阅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时,加写了这样一段话:
中国教育史有人民的一面。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人定胜天,屈原的批判君恶,司
马迁的颂扬反抗,王充、范缜、柳宗元、张栽、王夫之的古代唯物论,关汉卿、施耐庵、吴承恩、曹雪
芹的民主文学,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诸人情况不同,许多人并无教育专著,然而上举那些,不能不影响
对人民的教育,谈中国教育史,应该提到他们。(《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4
版,第116页)
毛泽东把《水浒传》同《三国演义》、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相提并论,把施耐庵同孔子、孟子、荀子、屈
原、司马迁、王充、范缜、柳宗元、张栽、王夫之、关汉卿、吴承恩、曹雪芹、孙中山放在一起,显而
易见,此时的毛泽东对《水浒传》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毛泽东在其文章、谈话、批示中,涉及到《水浒传》的地方还有许多,但是,只见褒奖,未闻贬斥。由
此可知毛泽东对《水浒传》、对宋江的态度。
毛泽东不仅在其文章、谈话、批示中对《水浒传》、对宋江持肯定态度,而且在一些具体行动中也体现
了对《水浒传》、对宋江的肯定。1951年初夏,毛泽东让江西景德镇以水浒好汉的故事专门烧制一套瓷
器,并特别要求“高级、特制、美观”,充分反映中国的“民族特色”。作为国家礼品瓷赠送给当时的
苏共总书记、苏维埃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感谢苏联对中国志愿军的援助。毛泽东缘何突发奇想,不送
“三国”、“西游”和“红楼梦”,偏偏要送个“水浒”给斯大林?据分析,毛泽东对中国古典四大名
著有一种偏爱,每个人物他都熟谙在胸,烧制“水浒故事瓷盘”赠送给当年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
领袖斯大林,是毛泽东“古为今用”的一个外交手段。当时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最艰难的时候,“美帝
国主义及其走狗”咄咄逼人、大有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于摇篮之中的狼子野心,毛泽东希望斯
大林能同他一起“替天行道”,能“长伸忠义气”。事实证明,毛泽东“瓷盘外交”的目的后来完全达
到。斯大林对这套精美绝伦的“水浒故事瓷盘”十分喜爱,更深谙毛泽东希望他这个老大哥“替天行
道”的弦外之音,后来,斯大林和他领导的红色苏联对艰苦卓绝作战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又给予了大力
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是,到了晚年,毛泽东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由1975年的一次谈话而发生了一场席卷全国的
政治运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75年7月下旬,毛泽东做了一次眼睛白内障手术。术后,他只有一只眼睛可以看东西,而这只眼睛也不
太好。但毛泽东是渴望知识、手不释卷、酷爱读书又大量读书的人,手术后,他还要读书,不读书,他
就难受。他要读书,但眼睛又不好,这是一对矛盾,鉴于此,中央办公厅决定:为了保护毛泽东的视
力,除了重要的文件让毛泽东亲自看外,其他的读书读报看文件的时间里,由工作人员念给毛泽东听,
即“代读”。从1975年7月下旬开始,芦荻开始为毛泽东读书。芦荻不光是帮助毛泽东读一本书,而是帮
助毛泽东读包括《水浒》在内的不少书。当时,芦荻对古典文学中一些问题的看法不甚清楚:学术界对
《水浒》的基本评价向来是很高的,甚至有的说,这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农民运动的史诗。但在1974年,
《北京日报》到北大约写一篇评论《水浒》的文章,约稿时定下了调子,说《水浒传》“只反贪官,不
反皇帝”。芦荻自己也听到了这个说法,但她感到不可理解。由于对精神实质的理解不一,学术界在讨
论时分歧很大,这篇文章虽然勉强些出来了,但报社不满意,所以也没有发表,后来听传说,那八个字
是主席在一次谈话中说及的。于是芦荻便问:主席,是真的吗?毛泽东回答说:是真的,那两句话是我
在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的。芦荻问毛泽东:那么,我们对《水浒》到底该怎样读呢?毛泽东说:
“《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
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
就去打方腊。”“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不好,投降。李逵、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
的,不愿意投降。”这时,在场的毛泽东的秘书张玉凤问毛泽东:主席,64年在武汉我看《水浒》时,
主席就对我说过:宋江是投降派,搞修正主义。招安就是投降,替皇帝办事。可他们现在又都说这部书
好,到底好在哪?毛泽东回答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
派。”(张玉凤:《回忆毛主席去世前的一些情况》)接着,毛泽东说:“鲁迅评《水浒》评得好,他
说:‘一部《水浒》,说得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
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三闲集•流氓的变迁》)”“金圣叹把《水浒》砍掉了20多
回。砍掉了,不真实。鲁迅非常不满意金圣叹,专写了一篇评论金圣叹的文章《谈金圣叹》(见《南腔
北调集》)。”“《水浒》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71回本,三种都要出。把鲁迅的那段评语印在前
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457页)。
由此可知,至少从1964年,毛泽东对《水浒传》已不再是持肯定赞扬的态度,而是把它作为反面教材来
对待了。
态度转变的原因
为什么晚年的毛泽东对《水浒传》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呢?这里边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
因。
先讲一讲客观因素。讲客观因素就必须从《水浒传》的版本讲起。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水浒传》的年代,史书无记载,所以无法确切考证。
但从一些零星资料上大致可以推断出,《水浒传》成书于明代初期,最初的版本为100回本,内容从水浒
好汉一个个上梁山到一百单八将排座次,招安后又去征辽、打方腊,最后以失败而结束。明朝万历年
间,有个名叫杨定见的文人在100回本的基础上又插入了征田虎、王庆等情节,合成120回本。明朝末
年,金圣叹对《水浒转》进行删改,腰斩100回本招安以及之后的事,以原书第71回卢俊义的梦作为结
尾,再将第一回作为楔子,定为70回本,人称“金本”。金本刻成通行本始于1641年。金圣叹之所以要
腰斩《水浒》,是因为71回之后的故事是写梁山农民起义军在取得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巨大胜利后,
宋江等人却跪倒在奸臣高俅脚下,低三下四,乞求招安。受招安后,马不停蹄地去打另一只农民起义
军,在打方腊的战争中,梁山众英雄死亡的死亡,伤残的伤残,离散的离散,最后,宋江、李逵也被毒
死,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以大悲剧而告终。金圣叹将《水浒传》这么一砍,使《水浒传》通篇都是以热
烈的笔调描写梁山好汉造反的故事,写他们行侠仗义,杀富济贫,写他们由单个的反抗到汇聚成声势浩
大的武装集团,写他们攻城掠地,大规模地同官军对抗并屡战屡胜。从而使水浒好汉们的形象变得高大
完美了,好汉们的结局能让人们接受了,这样就完全符合了国人的阅读心理。而且,在文笔上,排座次
之后写得比较粗糙,较前大有逊色。所以金圣叹这么一砍,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明显地好多
了。正因为如此,金本《水浒传》一出,很快就将《水浒传》其他的版本排斥到一边,成为天下通行的
本子。20世纪20年代以后,胡适、鲁迅、郑振铎等人考证了《水浒传》的版本源流,才陆续出版了少量
的《水浒传》全传。所以说,从17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的300余年间,绝大多数读者只知道有70回
本的《水浒传》,而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版本。毛泽东当然也不例外,据有人考证,毛泽东接触100回本
或120回本《水浒传》,最早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即到延安之后,有了相对安定的环境,相对改善的生
活条件,大批知识分子的涌入,才使得他有可能、有条件读到100回本或120回本《水浒传》。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怀着对新中国、对共产党、对毛泽东的特殊感情,认真学
习马列主义。很快,他们觉得学有成就了,便要找一个“革命对象”实践一下学到的马列主义。寻来找
去,金圣叹成了他们的目标。原因很简单:毛泽东对鲁迅赞扬有加:“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
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
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
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
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而当鲁迅发现并研究了100回本和120回本《水浒传》后说道:“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
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
才。”就100回本和120回本《水浒传》而言,鲁迅说的当然没有错!同时,胡适曾大肆赞赏过金圣叹,
说金本《水浒传》是“一部永不会磨灭的奇书!”说金圣叹是“一个大怪杰”,金圣叹腰斩水浒是“何
等眼光!何等胆气!”胡适大家都清楚,他一贯坚持反共立场,是国民党、蒋介石的要员。毛泽东曾说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既然如此,还有什么话讲?你金圣
叹不是“封建反动文人”是什么?
既然金圣叹是封建反动文人,那么,他搞的70回本《水浒传》当然不是什么好东西,理应遭批判、被淘
汰,于是,从明朝末年到20世纪50年代,一直流传了300余年,且基本淘汰了其他《水浒传》版本的金本
《水浒传》就这样遭批判、被封杀了。
可是,广大读者是不能没有《水浒传》阅读的,于是,有关部门只好从历史的尘封中扒拉出来120回本的
《水浒传》出版发行,不久又出版发行了100回本的《水浒传》,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综合各方面的情况
可知,毛泽东一生读过多遍《水浒传》,延安时期之前读的是金本,之后读才读了100回本和120回本
《水浒传》,才知道了宋江投降打方腊的故事。从而为毛泽东对《水浒传》、对宋江的态度来了个一百
八十度的大转弯打下了客观基础。
再讲一下主观因素。历时10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当初毛泽东的动
机是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文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可当时毛泽东不以为然,他一直认
为“文化大革命”是正确的,即使有点偏差,也是前进中的问题,他最为担心的就是有人企图否定“文
化大革命”。正是由于这一思想基础,所以他在这一番有关《水浒》的谈话中,透露出了他内心的隐
忧,即担心中国出现“反复”,即否定“文化大革命”,他认为,那就是“投降”了。他所说的“招
安”、“投降”,都是针对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他提出印《水浒》的三种版本,就是为了宣传他的
这一想法——防止出现“反复”。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毛泽东对《水浒传》的态度之所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因为他后来看了描写
宋江投降朝廷后充当封建王朝的鹰犬镇压方腊农民起义的100回本和120回本《水浒传》;其次是因为当
时有人想否定毛泽东辛辛苦苦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毛泽东看来,否定“文化大革
命”就是投降派,投降派是没有出路的,是要受到批判的。
毛泽东是个政治家,他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自觉不自觉地用的是政治家的眼光。延安时期之前,毛泽
东接触的只有金本《水浒传》,所以接受的主要是造反起义、革命反抗的思想熏陶,而且他的事业也正
是造反起义、革命反抗,所以,他对《水浒传》、对宋江等水浒英雄当然持肯定赞扬的态度。延安时
期,尤其是建国之后,毛泽东接触了100回本和120回本《水浒传》,知道了宋江投降打方腊最后失败的
故事,但是,在战争年代和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的年代,毛泽东更多地是需要从《水浒传》中吸取革命精
神和斗争策略,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必要过多去关注《水浒传》关于投降、失败的描写。当有人想要否定
自己的事业扮演投降派的角色时,他当然不能容忍,所以这个时候,他更多的是需要从《水浒传》中吸
取投降失败的教训。
谈话为人所用
如何评价《水浒传》这是学术问题,因为它是一部历史小说,所以和后来的政治不应该扯在一起,即便
是毛泽东从政治家的角度评论它,也是应该的、可以的,不应该大惊小怪,更不应该借题发挥、小题大
做。可是,有些问题,特别是政治问题,尤其是上层的政治问题,就很难说了。1975年,在中央领导层
中,以周恩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方和以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为代表的一方的矛盾十分尖
锐,有时甚至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毛泽东关于《水浒》的那次谈话,就是被后者所利用,以至于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评《水浒》,批宋江”的政治运动。事情的经
过大致是这样的:
毛泽东和芦荻关于《水浒》的谈话之后,芦荻便把毛泽东的谈话整理出来,送给毛泽东看。毛泽东
看后,表示同意。由于毛泽东的谈话内容中有要出版三种版本的《水浒》这样一个内容,因此,毛泽东
安排把这份整理稿交给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要汪东兴交给中央分管出版工作的姚文元看。聪明
的姚文元从毛泽东的这篇谈话中,品味到了毛泽东内心所包含的隐忧,认为毛泽东在谈话中提到的反对
“投降派”、“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等语,正是他们可以用来影射攻击政治对手周恩来、邓小平等
人的炮弹。于是,他立即拿起笔来,给毛泽东写了一份请示报告。
姚文元写道:毛主席关于评《水浒》的谈话,“很重要”,它“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中国无产阶
级、贫下中农和一切革命群众在现在和将来,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把毛
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下去,都有重大的、深刻的意义。应该充分发挥这部‘反面教材’的作用”。“为
了执行毛主席提出的任务,拟办下几件事:一、将主席批示印发政治局在京同志,增发出版局、《人民
日报》、《红旗》、《光明日报》及北京批判组谢敬宜同志,上海市委写作组。附此信。二、找出版
局、人民文学出版社同志传达落实主席指示,做好三种版本印刷和评论的工作。我还看到一种专供儿童
青年读的《水浒》,是根据71回本改的65回本,也要改写前言,增印鲁迅的话,否则流毒青少年。三、
在《红旗》上发表鲁迅论《水浒》的段落,并组织或转载评论文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订个
计划。以上可否,请批示。”
姚文元写好这个请示报告后,立即请中办转毛泽东处。8月14日下午,姚文元的报告就转到了毛泽东
的手上。从毛泽东的谈话记录稿转出,到姚文元把请示报告送到毛泽东手上,前后不到3个小时。对毛泽
东回应之快,除了战争时期之外,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
毛泽东于8月14日下午阅过姚文元的报告之后,在报告上批示:“同意。”姚文元立即把毛泽东的
批示传给全体中央政治局委员。不久,在姚文元的提议下,中央政治局开会决定,把毛泽东谈话记录稿
印发全体中央委员。后来,又请示毛泽东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作为1975年第196号文件向全党转发了毛
泽东评《水浒》的谈话。
毛泽东为何要同意向全党转发他的评《水浒》的谈话?只要仔细分析毛泽东谈话的内容就会看到,在这
篇谈话中,确实包含着毛泽东对在他身后会有人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隐忧。对于否定“文化大革命”
的人,毛泽东比作“投降派”,而“投降派”是要接受“招安”的,是要“搞修正主义”的。毛泽东最
基本的考虑,就是通过转发这篇谈话,向党内敲一敲警钟。但毛泽东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举措,被
一些人利用了。尤其是身居要职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人觉得,毛泽东的谈话,正好可以
用来攻击政治对手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他们想借评《水浒》、批宋江之名,行搞垮政治对手之实。
姚文元最积极,他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专门做一件事,就是组织宣传毛泽东评《水浒》的谈话,并组
织人写文章,借评《水浒》来大加发挥,大反所谓当代的“投降派”、“修正主义分子”,批今天“架
空晁盖的宋江”。在姚文元的授意下,8月28日出版的《红旗》杂志1975年第9期在《用〈水浒〉做反面
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的栏目标题下,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发表了《鲁迅论〈水浒〉》、短评
《重视对〈水浒〉的评论》和《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评〈水
浒〉的投降主义路线》、《叛徒的颂歌》等6篇文章。其中《重视对〈水浒〉的评论》明确指出:“宋江
的反革命道路证明:搞修正主义,必然要当投降派,出卖革命,充当反动派的走狗。这是一切修正主义
者的特点……从古代投降派宋江的身上,可以看到现代投降派的丑恶面目。” “认清宋江这一阶级本
质,对于我们识破修正主义的欺骗性和危害性是很有意义的。”9月2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红
旗》杂志第9期《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的文章,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姚文元组织人写的题为
《开展对〈水浒〉的评论》的社论,明确提出“批判《水浒》宣扬的投降主义、揭露宋江搞修正主义、
投降主义的真面目,对于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着重大的、深刻的意义。”评《水浒》“是
我国政治思想战线上的又一次重大斗争,是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重要指示的组成部
分”,“我们要从《水浒》这部反面教材中吸取教训,总结历史经验,学会在复杂的斗争中识别正确路
线和错误路线,知道什么是投降派。”评论《水浒》是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的一个组成部
分,它的主题,就是要批判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投降派”。这实际上是说,评《水浒》,是一场大
的政治运动,是一场阶级斗争,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而重大政治任务的核心就是批判否定“文化大
革命”的那些人。姚文元这些定调子的文章发表后,全国各地大小报刊紧随其后,连篇累牍地发表评
《水浒》的文章,广泛宣传要抓当代的“投降派”,“当代的宋江”。
就这样,毛泽东关于《水浒》的谈话,由泛论变成了实指,由文艺评论变成了政治斗争,于是,一场
评《水浒》、批宋江的运动在中国大地轰轰烈烈的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