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锡山 @ 2011-07-30
金批《水浒》配角论
——金批《水浒》人物论之五
周锡山
(原刊:《上海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0年第12期)
众所周知,红花必须绿叶相扶。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除对主要人物必须精雕细作,达到典型化的
高度外,也必须写活次要人物,这样才能真正突出主要人物,且又能使作品达到艺术上的整体平衡,从
而进一步提高整部作品的艺术水准。千古名作《水浒传》就是这么一部经典性的文学作品,而金圣叹对
此书次要人物即配角的评批所取得的高度成就,也非常值得我们仔细揣摩和学习。国内外学术界对金批
的这个卓异成就尚未引起很大注意,我不揣浅陋,略谈些看法,作为抛砖引玉。
围绕梁山众英雄有声有色,可歌可泣的人生历程和革命行动,《水浒》作者为他们设置了典型环
境。众多的栩栩如生的次要人物是这个典型环境的重要创造者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家写好次要
人物不仅并不次要,而且还很重要。这些次要人物有英雄们的对立面,即封建统治者及其大小爪牙和压
制、迫害他们的政治势力中的代表人物;有各式各样的老百姓,即社会基础,有他们的亲人、亲戚,友
好和邻居街坊,即社会关系;还有诸色流氓,地痞,无赖、鸨母、恶婆等社会渣滓和市井之徒、方外人
物,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组成一条长长的琳琅满目的配角群像的艺术画廊,形成一个五光十色、层
次井然且又生龙活虎、真实全面的封建社会。作者在这方面所表现出的举重若轻,左右逢源,生动形象
和全景式描绘的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不仅在中国文学史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属极为罕见的,只有莎士
比亚配备“福斯塔夫式背景”的剧作,《红楼梦》等少数作家作品可以相互媲美。是金圣叹,首先注意
及此,并用他那支生动洒脱,细致入微的如椽巨笔,批出了其中的好处和妙处。
作为梁山英雄的对立面的反动营垒中人物是配角中的最重要部分。其中最重要的脚色是高俅。金本
《水浒》将原本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作为楔子,将描写高俅发迹的第二回作为全书的正式开端,
这样改动后,诚如圣叹批语所说,高俅是“开书第一样脚色。作书者深著破国亡家,结怨连祸之皆由是
辈始也”。(拙编《金圣叹全集》第一册45页,下面凡引此书,仅注页码)而其发迹并肇祸的原因是“上
失其道,民散久已”的政治形势的典型体现。他又将高俅和另一配角宋徽宗绑在一起批判。当小说批评
宋徽宗“这浮浪子弟们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圣叹批道:“诚乃巍巍
圣德。” (46页)用反话狠加讥刺。并因此又批评徽宗、高俅两个鼠辈是一丘之貉:“既已群小相聚,高
俅即欲不得志,亦岂可得哉”!(同上页)圣叹批出此类人物的两大特点:办正事懦弱无能而沉溺并精通
享乐之道,对敌人软弱受欺而迫害人民、人才则凶狠、狡狯之极。关于第一点,高俅受命寻找徽宗时,
院公指点道:“殿下在庭心里和小黄门踢气球”,圣叹又讽刺说:“贤士大夫军国重事” (47页)。王进
回忆父辈与高俅结仇及自己受迫害的原因说:“比先时曾学使棒,被我父亲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
起。有此之仇,……”。圣叹忙批道:‘不惟注明,兼令高俅本事出丑,又见宋时军功可笑”。(49—60
页)
关于第二点,小说的描写事例丰富而又淋漓尽致,统治者之凶狠与狡狯,千载之后读了也感毛骨竦然。
如高俅上任伊始,即有两大“政绩”:逼走王进,冤陷林冲,为国家驱逐了两个人材。这是一个善于制
造人材遭屈的一代“高手”。帮闲陆谦卖友求荣,为了攀龙附凤,巴结权贵,自忖“却顾不得朋友交
情”,圣叹批道:“调侃世人。”(第一册,137页)他帮高俅父子出谋划策,构思了一系列的阴谋,甚至
不远千里,在冰天雪地季节长途跋涉,屡施毒计,火烧草料场,谋害林冲。林冲抓住他时,此兄还狡
赖:“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怒斥:“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
不干你事?”圣叹又批:“非骂陆谦,骂天下也。” (177页)封建时代中卖友求荣者比比皆是,晚明此风
犹甚,圣叹故作此叹。圣叹犹感慨此人构思宝刀计的巧妙、周密和毒辣:“陆谦畜生,以情理论之,一
刀岂足惜哉!若以才情论之,真堪引而与之痛饮。只如安排计策,却是卖刀.何等奇绝,偏又是抓角头
巾,旧战袍,又插个草标儿,色色刺入林冲心里眼里,岂不异哉”。(140页)又如监视杨志押送生辰纲的
老都管即奶公,也不可小视。杨志为防强人劫夺生辰纲,大热天催逼挑担军汉赶路,触犯众怒,落了个
怨声载道。奶公出于妒忌杨志的得宠,乘机利用矛盾,打击杨志。在双方争执的紧要关头,这个老奴才
貌似不偏不倚地对杨志说:“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金批:“其言既不为杨志出
力,亦不替众人分辨。而意旨已隐隐一句纵容,一句激变,老奸臣滑,何代无贤。”杨志迫于情势,只
好出此下策,赶打众人上路,他喝道:“且住,你听我说,(金批:“二句六字,其辞甚厉,‘你听我
说’四字,写老奴托大,声色俱有”。)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金批:“吓杀丑杀,可笑可恼。O
一句十二字,作两半句读,‘我在东京太师府里’,何等轩昂,‘做奶公时’,何等出丑,然狐辈每每
自谓得志,乐道不绝”。)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金批:“四字可笑,说大话人每用之”。)都向着我
喏喏连声。(金批:“太师威焰,从官谄佞,奴才放肆,一语遂写尽之。”)……”假装同情士兵,不准
杨志打赶他们上路。杨志分辩说:“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都管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
下怎地不太平?”圣叹批道:“老奴口舌可骇,真正从太师府来。”(246页)这个老奴才不仅惯于狐假虎
威,且又善于“上纲上线”,纳人之罪,翦灭异己。老奴惯使手腕老奸巨滑,还表现在即使为主子办事
时,也因平时享受惯了,吃不得苦,并不肯为主子真正出力。他支持军汉也实为自己怕热怕累,不肯吃
力赶路。杨志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败于奸滑刁钻的老奴手中。
西门庆勾引金莲杀害武大的凶恶狡猾则另有一功。例如他初识金莲时即大露“才华”,引诱她入彀。针
对潘金莲被恶势力所迫害错嫁给武大的窘况,他不露声色地赞美说:“前日小人不认得,原来却是武大
郎的娘子。小人只认的大郎,一个养家经纪人。且是在街上做买卖,大大小小不曾恶了一个人,又会賺
钱,又且好性格,真个难得这个人。”用似是而非的反话促刻而有力地讥讽武大的地位卑贱、贫穷和怯
弱无能,他又可借此显出自己的身价,并煽动金莲对丈夫更深的厌恶,真有一箭三鸟之毒。圣叹批道:
“贼人恶口,明明赞之,明明挤之。明明搊之,明明羞之”。金莲窘困万状,只好应道:“他是无用之
人,官人休要笑话。”圣叹急忙在这两句答话中夹批:“‘他’字妙,‘无用’字妙。如出香口。〇好
妇嫁得呆郎,第一怕人提起,气不得,不气不得,真有此六字(按即‘他是无用之人’)之苦。”(378页)
药店老板兼采花大盗西门庆善于揣摩美人芳心而对症下药的恶毒心肠和丰富经验,潘金莲心灵善辩和被
打中要害后的满怀苦衷,窘相毕露的曲折心理,皆被圣叹用精细之笔曲曲批出。同时,圣叹对金莲一类
饱尝封建婚姻制度苦水的可怜妇女的同情之心,也跳跃于字里行间。潘金莲日后步步堕落直至陷入犯罪
深渊,显与西门庆用心险恶毒辣的引诱、胁迫有关。
至于吞没解氏兄弟猎获之虎,并以杀人灭口、斩草除根为高明手段的毛太公,圣叹揭示地头蛇往往
一家父子翁婿联合作恶,包括毛太公利用本州当六案孔目的女婿勾结官府一起残害良民,吞人财物。圣
叹对此批道:“村中既有毛男,州里又有毛女,毛头毛脑既多,而毛手毛脚,遂不可当矣。〇此篇写得
因亲及亲,如此句,亦是先衬一笔也。” (全集第二册,219页)联系圣叹对蔡京和其子蔡九知府、其婿
梁中书,高俅和其族弟高廉等皆当官任职,互相勾结,剥削压迫人民的批判,可见圣叹看到封建社会中
利用血亲关系增大统治势力和盘根错节的宗法关系的弊病已深入社会骨髓,造成极大危害。
与这个问题相联系,圣叹又看到一个权贵人物变坏堕落或坏上加坏往往有一个发展过程,其间既有
他本人的内在因素作怪,也常因他与别的歹徒交互影响,造成在某件坏事中的同流合污或变本加厉。以
高俅迫害林冲来说,他原无此想。但他的宝贝干儿子寻花问柳,为非作歹,看中林冲娘子,想夺人之
美。而高衙内虽作恶多端,开首时倒也“不敢对太尉说知”,圣叹评论说:“又写此一句,见人家子弟
原好,都教小人教坏。”(139页)圣叹道出贵族少年由天真无知到变坏的一种过程,颇为真切。后来高衙
內患单相思而病倒,陆谦等利用高俅权势设计谋害林冲,高俅闻知后寻思:“如此,因为他浑家,怎地
害他?……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的性命,却怎生是好?”圣叹批道:“恶
人初念未必是恶,却被转念坏了,此处特地写过样子”。(140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道出恶人变坏的思想
转变过程和恶人间交互影响从而使坏事蔓延并越演越烈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生活本身具有的复杂面貌。
圣叹评论黄文炳为蔡九知府干坏事出谋划策时喜欢“搜根剔齿”时指出:“聪明人为人干事,往往
不遭人怨,定被天怒,只为犯此四字耳。”(第二册,93页)表达圣叹对坏人行事凶狠的极度嫌恶和崇尚
宽容,反对刻薄、刻毒待人的处世观点。他又通过张都监陷害武松,自以为智谋高强,对付武松游刃有
余,精心设计,置武松于死无葬身之地,结果被武松击破诡计,自己反而死于非命,阐发恶人往往搬起
石头砸自己的脚,恶有恶报的历史规律。在评批张都监时,圣叹一方面在武松被诬为贼而被擒获还想分
辩,张都监已变脸大怒连声喝骂武松是贼时,愤怒指出:“小人面皮风云转换,其疾如此”。“前文一
连叫许多‘义士’,此处一连说出许多‘贼’来,小人口何足据也”。(456页)警告善良的人们要警惕恶
人的两面派手法和言而无信的品质。另一方面又评论张都监害人不成反被人杀说:“乃天下祸机之发,
曾无一格,风霆骇变,不须旋踵。”“呜呼!祸害之伏,秘不得知,及其瘁发,疾不得掩,盖自古至
今,往往皆有,乃世之人犹甘蹈之不悟,则何不读《水浒》二刀之文哉!”(463—464页)阐发害人往往
害己的辩证规律,严正警告恶人们应早自收敛,否则恶贯满盈,逃脱不掉正义的惩罚。
梁山英雄的敌人中有一个特殊人物,即白衣秀士王伦。此人是首任梁山寨主,照理应是农民革命阵
营中的一员,但他却因私心太重,妒忌成性,压制人才,破坏团结,严重阻碍了梁山事业的进一步发
展,终于沦落为革命队伍的对立面。借着这个形象,《水浒》写出了起义队伍内部斗争的复杂性。
圣叹对王伦的评批,从三个层次予以批判。首先是批评王伦无德.这主要表现在忌才妒能,排斥和压制
人材。林冲虽是落难上山的囚犯,但他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又且系天下闻名的好汉,他的落难经历亦
业已天下闻名,深得人们同情和尊敬。王伦对他竟极其傲慢无礼。林冲上山求见时,王伦见他“向前声
喏了”,王伦坐在交椅上接待,圣叹批道:“不见王伦答礼”。王伦拆看柴进的推荐信后,“便请林冲
夹坐第四位交椅”,金批:“便请林冲坐,不见王伦立起施礼。”王伦又“叫小喽啰取酒来,把了三
巡,”并不设宴欢迎,故金批:“初次相待,却只如此,冷淡之极。”接着王伦“动问柴大官人近日无
恙”。圣叹又批:“不问东京事,只问柴大官人,冷淡之极。”(第一册,186页)圣叹在平常应对的描写
中,仔细观察王伦的表情和表现,指出此人邈视林冲,待人接物傲慢无礼和冷若冰霜的势利性格。
第二是批评王伦无才。王伦原是不及第的秀才,胸中没有学问,也缺乏才智。他想算计晁盖等人,尽快
赶他们下山。晁盖等上山那天,他将他们送到“关下客馆内安歇”,不让他们留在山上,自以为这样就
可确保自己的安全了。圣叹批:“此一句写王伦异心”。他又让晁盖等“自有来的入伏侍”。金批。
“此一句,写王伦疏漏。〇一句写王伦密,一句写王伦疏,活写出秀才”。(292页)指出王伦既以晁盖等
为敌,又不派人警戒监视,任让寨内人与他们联络策应,造成自己的败局。待林冲亮出刀来,“王伦见
头势不好,口里叫道:‘我的心腹都在那里?’”平时不知收罗志士才子;又不懂赏罚分明,以心换心的
治众之道,以吝啬、气窄待人,到危急关头有谁肯拼死相救,又有谁能用智、力相救?而王沦死到临头还
自我感觉良好,希冀“心腹”出场,力挽狂澜,难怪圣叹笑批:“活秀才。”(297页)“秀才”二字包含
着圣叹对王伦此类从未经历大风大浪、出生入死锻炼,又缺乏应变之才,还妄自尊大,想赖逼仄浅智短
智小智获高位厚利而适足身败名裂的无知文人的极度渺视。
第三批评王伦无志,即只谋私利,胸无大志。王伦这个落第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梁山落草,
并无济治天下为民谋利之志,只是与当局蹩“鸟气”而以当草寇头子占山为王为满足。所以当小说写林
冲终于获王伦首肯,留在梁山“打家劫舍”时,圣叹特地批道:“此四字所谓昔之梁山泊也,若后之梁
山泊,亦有四字,所谓‘替天行道’也。”圣叹将晁盖、宋江领导的“后之梁山泊”与王伦霸持的“昔
之梁山拍”作了质的划分。“打家劫舍”是草寇强盗、乌合之众的行为,而“替天行道”即为民行道,
是为国为民、仁义之师的壮举。圣叹明确指出两者的天壤之别,除反映其对农民革命的高度评价外,也
显示他重视领导权落在何等人手中的重大区别和重大作用,于古于今,都有发人深省的重大教育意义。
林冲在手刃王伦前夕,曾在晁盖等群雄面前,给王伦作了一个全面总结,圣叹的有关评批很有独到的卓
见。林冲评价王伦一是“心术不定,语言不准”,圣叹深表赞同:“说得矫健。〇‘心术不定,语言不
准’,犯此八字者,贼也做不成,痛言哉!”(294页)二是“此人只怀妒贤忌能之心,但恐豪杰势力相
压”。圣叹极表同感,批曰:“千古同之,仲尼之所以致叹于臧孙也”。(同上)林冲手刃王伦时,又当
场申讨说:“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圣叹说:“快绝妙绝,读之神旺,非一朝一夕之心
矣。” (296页)林冲又训斥王伦说:“这梁山泊便是你的!(金批:“天下人听者。”)你这忌贤妒能的
贼!(金批:“天下人听者。”)”“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金批:“有大才,又必有
大量,强盗头犹必若是耶?”(297页)圣叹再次表达对妒忌、压制人材的王伦之流的深恶痛绝。
英雄们的家属是重要的配角,圣叹的批语也很有独到之见。如林冲娘子,原作虽着墨不多,给读者的印
象却很深。当高衙内调戏林妻后林冲手持尖刀要与衙内、陆谦拚命,娘子劝道:“我又不曾被他骗了,
你休得胡做!”圣叹在“劝道”句下批道:“只一‘劝’字,写娘子贞良如见。若是淫浪妇人,必然要
哭死要丈夫为报仇也。”娘子不因丈夫有高强武艺而自恃无恐,具备必要的忍让之智,而且衙内强奸未
遂罪不当诛,她认为丈夫没必要去持刀拼命,是有分寸的。小说接写林冲怒气难遏,非要报仇不可,
“娘子苦劝,那里肯放他出门?”娘子不让丈夫去同归于尽,作无谓的牺牲,圣叹接批:“好林冲,又好
娘子。真是壮夫良妇。” (138—139页)林冲有大丈夫之刚烈,娘子有通情达理之绣肠,《水浒》常喜引
用这两句格言:“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而林冲夫妇表里俱壮,相得盖彰之妙,深为圣叹
所赞赏。圣叹批出林冲娘子的美德良知,不仅让读者体会作品描写的高明和这个人物形象的成功,而且
更突出权贵和恶势力迫害、凌辱她的罪恶,她的上吊自杀的可悲与可痛,从而为达到全面揭露、否定统
治阶级和社会黑暗这一最高目的而有力服务。小中见大,无中生有,圣叹评批的艺术匠心往往在这种无
字之处见出精神,真如圣叹高度评价原作有这个优点一样。
圣叹对宋江老父宋太公的评批则又表现了另一种功力和风格。宋江在万般无奈的情势下杀掉阎婆惜受到
追捕之后,只好在兄弟的陪同下背乡离井,仓皇出逃。临行时拜别宋太公,只见宋太公洒泪不住,又分
付道:‘你两个前程万里,休得烦恼’”。圣叹批道:“自家洒泪,却分付别人休恼,老牛爱犊扭
画”。(336页)原作确是妙笔,寥寥数字即写出人物神韵,又妙在寓精神于平淡之中,令人不觉其妙。圣
叹熟谙人情,在别人熟视无睹的平常描写中,体会老年人的舔犊深情,可见这位当时年龄仅过三旬的大
评论家“深入生活”的功力,确非他人可及。
宋江的兄弟宋清本是梁山英雄一百零八将中的一员,圣叹偏不这样看。他在小说描写宋江上山后分配、
调度诸将职位时盛赞他们“大才调人做大事业” (第二册,105页),安排恰当。小说后面又写吴用“令
宋清专管筵宴”。圣叹为此长批曰:
写得宋清惟酒食是议,读之绝倒。〇无数经济,发出一段极大文字,却以一戏语终之,妙绝。
〇此篇调谴众人,所以结束宋江上山许大文字也。以无数说话描写大宋机械变诈,几于食少事烦,却只
以一句话描写小宋百无一能,只图口腹。如此结构,真是锦心绣手。(同上,147页)
看来圣叹将宋清遂出英雄之列,将他贬到我这篇“配角论”中来了。圣叹的批文既指出 “一娘生九
子,连娘十个样”,兄弟之间德才高下可以大到不能以道里计的程度的这个生活真实,指出宋清德才平
庸,不是英雄;又暗寓对梁山这片清平世界中也有“后门”现象的不满。不是吗,如果宋清不是宋江的
嫡亲兄弟,不要说他的外号叫“铁扇子”是张大其辞,那怕他是名符其实的银算盘,金计算机,吴用也
绝不会赏他这个轻松快活的肥缺美差,可能早就叫他去算计粮草或管理全寨烦人的财务总账了。可见封
建特权思想的毒素也已悄然侵入梁山队伍的肌体,而圣叹见微知著的如炬巨眼又一次令我们赞叹。
宋江除太公、兄弟外,还有两位不尴不尬的亲人,即阎婆惜母女。圣叹批语也颇为精采。如圣叹十分赞
赏这对母女的精乖和言辞伶俐多变,又通过阎婆惜讲话中使用的词汇,称赏作者对这位少妇原持职业的
准确把握。“一篇中,如‘飞剑’句,‘五圣’句,‘阎王’句,确是识字看曲本妇人口语。”(第一
册,325页)但圣叹对此类妇女的评批中,也暴露出他思想中的落后面。他因婆借旧时唱曲深受东京行院
欢迎而说她“显得是个歪货”(309页),因金莲谈及想上街看热闹而批她:“可见不是不出闺门妇
人。” (357页)这些都反而“可见”圣叹自己的封建思想局限。至于他对封建社会中婚姻不合理现象,
如宋江娶婆惜的养外室之类,不仅未予批判,反而站在宋江立场上苛求婆惜。但我们不能用今人的眼光
苛求圣叹。
英雄故居的邻居们也是不可忽视的配角。其中以武松借居兄嫂住处所在的阳谷县城内紫石街为最热闹。
圣叹甚至羡慕:“第一番看迎虎,第二番看人头,阳谷县人何其乐也。”(417页)可是紫石街诸邻却一度
陷入恐怖之中,当他们被武松拉到武大家中看他杀嫂报仇时,个个吓得嗦嗦发抖。其中卖冷酒店的胡正
卿“原是吏员出身”,一开始“便瞧道有些尬尷”,原木不肯的。被武松硬拖来后,刚饮三杯酒,“便
要起身”,圣叹批道:“好,活画乖觉人。”因他于司法是内行,早知要出事,赶紧想溜。又被武松留
住,命他执笔记录供词。他虽吓得声音发抖,但与众人相比尚属镇静,讨水磨墨之后,“拿着笔,挪那
纸道:‘王婆,你实说’。”圣叹接批:“妙极。活是等写之语。〇四家邻舍中,只胡正卿插口说一
句,妙。” (410一412页)指出他吃过公事饭,见过世面的性格特色和原有的职业习惯。
除尘世以外,《水浒》描写了不少寺院、道观的场景。配角中有不少是或善或恶的和尚道士之类。在
《水浒》的配角中,圣叹对出家的方外之士也有精采的评论,他对五台山文殊院智真和东京大相国寺智
清两位长老的评批尤其引人入胜。小说中智真长老笔墨不多但却描写得神采奕奕。魯达进寺为僧时,智
真显然已知他出家的因由,而智真对他优礼殊厚,连法名也亲替他取为“智深”,圣叹说:“竟与长老
作兄弟行。”(第一册,85页)对其极为尊重。众僧反对魯达入寺时说:“这个人不似出家的模样,一双
眼却恁凶险。”长老一面焚香入定,代佛宣言:“此人上应天星”,决定同意鲁达出家,救他出被追捕
的险境,一面又评价他“心地刚直”,极见阅人的功力。圣叹的评批,一面批评众僧“以眼取人,失之
鲁达”,一面盛赞智真:“《维摩诘经》云:‘菩萨直心是道场,无谄曲众生来生其国’。长老深解此
言。”圣叹认为此是得道高僧的应有之义。智深两次酗酒闹事,破坏佛门清规,智真皆能因势利导,因
人制宜,让智深情绪平静下来,口服心伏。第一次大闹佛寺后,长老一面严斥智深,一面“留在方丈
里,安排早饭与他吃”。圣叹一面调侃“然后知百丈清规,为下辈设也”。一面急批:“降龙伏虎,尽
此数言。”充分肯定长老的非凡能耐。小说又写长老还赠他衣鞋,圣叹又批:“不受上罚,反加上赏,
畏之乎?爱之耳。我做长老,亦必尔矣。”(91页)长老在坚持佛门清规的原则性的同时显示出爱护和敬重
英雄僧人、用诚心感化刚直之士的教育手法的灵活性,且显出这位高僧的仁厚心地和博大胸怀,故圣叹
极加赞赏。
而大相国寺智清长老呢,则利欲熏心,俗气很重。初见智深,自称“我这敝寺”,将方外圣地等同于名
利场俗处。故圣叹批评他说:“‘敝寺’,谦得好笑,‘我这敝寺’,占得可笑,写东京法师,便是东
京法师。〇……今人于佛法中,每争我宗他宗,亦此类也。” (127页)指出佛门并非真是世外净地,名
利、宗派之争也十分厉害激烈,对宗教虚伪的一面,顺手一刺,即中要害。智深乍到东京,清长老即在
众僧面前责怪师兄推荐,又极其鄙视智深的经历和为人;最后还向众僧交待,如回绝他则怕伤了师兄的
情面,如留下他又怕乱了寺内清规。他将这个左右为难的想法向众僧公开,一是推卸责任,二是难以遏
止而公开厌恶智深其人。故圣叹批判他说:“无如此算计,便住持五台山;有如此许多算计,便占坐东
京。”(127页)品定两僧高下雅俗之分并揭示狡狯之徒反易占领要津的规律性的现象。智清背后厌恶智
深,当面则表示笼络,也留他在方丈里歇了,圣叹的批语斥穿其用心说:“二老一样方丈里,一样留智
深,而一个平等慈悲,一个机心周密,其贤不肖,相去真不可算。嗟乎!佛法岂可以门庭冷热为低昂
哉!”(128页)指出世态炎凉,私念私利,佛门不免。
金圣叹对《水浒》中次要人物的评批,精采精到之处很多,可谓处处珠矶,因篇幅所限,本文无法一一
例举。
综上所述,金圣叹象施耐庵一样,极其重视次要人物的描写,故而能仔细看出和评出原作在配角描写中
也能突破类型化而达到一定的典型化的高度和历历如绘、以少胜多的出众艺术成就。又正因圣叹极其重
视次要人物的描写,所以他在给配角评批时同样犹如狮子搏兔,用尽全力,达到很高的批评水平。既给
后世读者以指导,又给后世作者提供丰富的写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