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浒街
从人性的角度研究潘金莲
作者:王人天 @ 2011-10-21
从人性的角度研究潘金莲
王人天
人物潘金莲是《水浒传》和《金瓶梅》中最为争议的人物,在过去的时代里,是最为人们所不啻的“淫
荡”人物,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礼教的崩溃,外国文化的传入,人们意识的改变,在现代社会
里,《水浒传》中潘金莲片段反映出的思想意识已变成了一种潜藏,甚至有的已成为人们至真至性的追
求,穷其一生的美好,人们对潘金莲的批判更多的是坚持在对道义的维护和对特恶行为的谴责上,在这
里,我把这种文化思想意识的反馈称之为“潘金莲效应”。并对其研究,之后,发现她是人性走向极端
而又混杂的结果。无论好事坏事,一旦走向极端,失去了和谐,也就无了那所说的好来,其实人活在社
会里,更重要的是自检自查,平衡心理以求和谐,才能达到完美。
一、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对于《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人物潘金莲,我们只要稍加重视,就会发现她走过的轨迹是她思想的
反映,是一个从低向高的反映。首先,她作为一个婢女,被张大户抛下的丫鬟,“倒贴些房奁,不要武
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于他”,可见当时潘金莲身份之卑微,已到了人嫌鬼不要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
下,她首先要求的是有一个避难所,武大郎收容了她,是她求之不得的事。在封建社会里,就是明媒正
娶的夫人被夫家休了,都是难以过活、遭众人唾骂的事,何况在《金瓶梅》中她是一个丫鬟且与主人有
染,又被主人抛弃,天下之大,却没有她落脚的地方。武大虽然生的丑陋,毕竟在当时成了她的一根救
命稻草,何况还能给她一个很好的名分(真真正正的夫人),天天把她捧成星星月亮似地供着,于她来说
真是天大的好事了。本来就此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然而只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人类
生存本性和好美之心,当她求得平安后,碰到了武松这样的伟丈夫,就止不住动了攀上的心思,寻求一
个伟男来做自己的丈夫。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来说,这个想法和行为也是很正常的心理动因,人类本身就
具有这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生存本能,何况人的思想在指导着她审美,寻找这样的人也就
是理所当然的事了。然而武松虽是一介武夫,却很遵守伦理道德和兄弟情谊,跟她肯定是不可能的,再
者说武松在江湖上很有声誉,又有武都头的地位,怎么可能娶一个已婚的女子,何况是曾被张大户抛弃
过的女人,身份还是自己的嫂嫂,从任何一个角度说,武松都不可能娶她,若娶了,可以说是对自己的
糟蹋侮辱。莫说那样的社会,就是在当今这个时代,有如此身份地位恐怕也很难去娶她。
当然,潘金莲追求武松也好,还是西门庆也好,那是一种向往高处的动因,是必须建立在她的平安生活
上,才可以有这种追求的。首先,我们来看,她在追求这些的时候,已不再是当初没有身份没有生活着
落的张大户的奴婢,而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武大郎虽然不是千金富户,但是靠卖炊饼也勉
强能维持生计,起码说也是衣食无忧,何况对她是百依百顺,这样,就让她忘记了自己的身危处境,忘
记了当初被张大户抛弃的尴尬,开始思考自己的需求,她希望出人头地,她希望在人前腰杆站得直直
的,“一言难尽!自从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负”,所以寻思武松或者西门庆来与她出双入
对,甚至厚着脸皮不惜一切代价的去争取,这一切都说明她向往高处的动机。当然这个动机也可能有她
生理上性需要的原因。
可是,不居安思危,不想想她当初的不易,若不是武大郎收留她,恐怕她早已成为张大户或者是他夫人
的刀下冤魂,那又哪里能够在那样的社会争取得这样一个身份?实质上贪得无厌也是“人往高,水往
低”思想的膨胀,是一种身在福中的反叛,最终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罪恶根源。
二、 鲜花插在牛粪上,同为慨叹
说起来,让潘金莲走上这么一条罪恶道路的也有社会的压力因素。大家知道,潘金莲长得那么水灵漂
亮,而武大郎却被称为“三寸丁谷树皮”,又黑又瘦又矮,偏偏娶了这么一个漂亮的女人,于是人们的
嫉妒之心就起了,有意无意的打上坏主意,或者言语之间直接的诽谤或者挑唆,甚至直接的说:“鲜花
插在牛粪上”。绣像本《金瓶梅》中就有这么一段话:“那妇人每日打发武大出门,只在帘子下嗑瓜
子,一径把那一对小金莲故露出来,勾引浮浪子弟日逐在门前弹胡博词,撒谜语,叫唱:一块好肉,如
何落在狗口里!”这样,就使潘金莲难以承受社会的压力,跟随着认为自己怎么也不应该配给武大郎。
可是社会上的人们和她本人也不想想她当初的情况,取得那样的身份和地位实属不易的。
好女配丑男的罪恶思想淹没了事实真相,让人们处于一片慨叹声中,试想这样,她又怎么能稳得住自己
呢?怎么能设身处地地想想自己的前因后果,想想自己的衣食无忧和一个爱自己的丈夫,虽然武大郎貌
不出众,可他在对待潘金莲的态度上是在尽力弥补,是全心全意的爱着她的,能可自己累死也不愿意让
潘金莲上街,甚至劳累一天回来后还得给潘金莲捏肩捶背洗脚,而自己毫无怨言。
由此,社会的舆论就不仅造成潘金莲在自己的心里形成强烈地感到不公平配偶形象心理,就是武大的心
里也造成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配不上潘金莲。实质上在爱情上来说,武大是无愧的,他用尽了自己
的身心去爱,无论语言上的呵护,还是生活上的行为照顾,他都对得起潘金莲的,要有说他没做到的,
恐怕也就只有父母给的那个身材长相,由此,后人对他的批驳,也许大都是建立在这个心理之上。说真
的,谁又能够选择自己的长相身材?长相身材充其量也就是一副皮囊,是先天所决定了的,而并不是后
天所能控制的。按现在的科学理论来说,少年时候生活好,不缺少营养,固然可以让身材得到充分发
育,可是一个人的经历,大多少年时候的身体生长和教育往往与父母的经济实力和家庭环境有关,并非
他本人可以控制。若可以控制的话,我想:任何一个人都想让自己在少年时候生活很好,营养让自己的
身体得到充分发育,学习让自己得到很好的教育。事实上,许多后天的发展情况,也有许多因素是受他
出生前的环境制约的,或者说受着外界因素的制约,并非是他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的。作为我的认为,
一个人来到世上,他切切实实地努力了,并且用他至真至善的心爱了社会,那么,他也就无愧于社会,
无愧于他本人了。然而社会上以貌取人者太众,当武大娶了这么一个漂亮媳妇,平平安安和谐地过起自
己的生活来,人们的作恶心理就感到不安,舞蹈起来,用邪恶的语言去污蔑挑唆,给一个美好的家庭造
成心理负担,进而造成家庭的分裂毁坏,人为的制造了一起杀人事件。而这起杀人事件貌似是他们自己
造成的,不与其他人有关。事实上,那些说“鲜花插在牛粪上”的人已经充当了递刀人,充当了变相的
杀人者。
三、 两情相悦,共证爱情
不管是在《水浒传》上,还是《金瓶梅》中,反映出来的实质都是潘金莲与武大是没有爱情的,充其量
也就是组合配对过日子。而跟西门庆呢?那就不同了,他们之间,说他们男欢女爱也好,说他们奸夫淫
妇狗男狗女也好,总之都说明了他们是相互欣赏的。只有这种相互欣赏,才能说明他们之间是具有爱情
的,并且当出事之后,他们之间并没有逃避,而是双双为此作出了奋斗——与武松斗争,直至付出生命
来作为代价。
那么,潘金莲与武大是夫妻,却为何没有爱情?只因为他们不能相互取悦。当初成婚,也只是出于现实
的考虑,她在张大户家无法落脚了,再者也出于张大户婆娘的压力因素(《金瓶梅》绣像本),当然,
作为武大来说是绝对喜欢她的,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给月亮,只要自己能做到的都尽力去为她做,哪
怕是让自己含羞忍辱(《金瓶梅》绣像本中说:“武大一时撞见,原是他的行货,不敢声言。”)、拼
死命活,唯一差的是把自己的心掏给潘金莲。
而潘金莲呢,在《水浒传》中,她第一次与西门庆饮酒就问:“没了大娘子得几年了”,显得很主动和
热情,也说明她对西门庆的喜欢程度。西门庆在偶然经过武大家房子前被落下的叉竿打了脑袋,正想发
怒,回头看到潘金莲,立马就换了脸色,“笑吟吟”的,还说:“不妨事。娘子闪了手?”,“这是小
人不是。冲撞娘子,休怪。”可见西门庆对潘金莲是何等喜欢,本是潘金莲的不是,他反还兜揽了过
来。爱情必须要相互喜欢对方,才能擦出火花,才能把爱升华,不至于沦落到邪猥的地步,肉体与精神
才能得到欢悦。单相思只是一方面的想法,最终无论是思想还是肉体都不能走到一起,要说能走到一起
的,那也就是些邪猥的皮肉买卖生意或者如动物样的泄欲而已,这样的不是爱情,充其量也就是动物的
性发泄,人若是这样,那也就成了动物(起码在感情和思想上差不多)。
及至后来西门庆折回王婆茶坊盘根究底询问潘金莲的情况,更说明他对潘金莲的喜欢之深,由此,也就
以利诱惑王婆帮助他获取潘金莲芳心。而潘金莲呢,自打叉竿误打西门庆后,第二次见面就挪不开身
了,而且偷眼瞧看,“见了这表人物,心中倒有五七分意了”,又问:“官人恁地时,殁了大娘子得几
年了”,得知殁了三年后,王婆借故离开,她也不愿起身,待西门庆借捡箸摸她绣花鞋时,便变得迫不
及待起来,开门见山相问:“官人,休要罗唣!你真个要勾搭我?”直接到了投怀送抱的程度。由此可
见,他们相互欣赏对方已成定局,仿如干柴烈火似地情感深度,不走到一起都不可能了。就爱情来说,
他们没有错,彼此相爱就应该在一起,而不是心里喜欢却不敢做,远隔千万里使彼此横受折磨,两个的
结合即是两情相悦,共证爱情的表现。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也是人人希望找到自己的心中所爱,并为之
付出一切行动,缔结连里,不离不弃,白头到老,共证爱情的神圣纯真,只是许多时候并不能真正地得
到。而潘金莲和西门庆,最终他们为了爱情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并且没有一个反悔,这一点上来说不
能不让人称道。
四、 物质经济对爱情的引力
接下来,我们再分析潘金莲在婚姻上的跳槽。本来潘金莲跟武大是准夫妻,武大给了她爱和名分,而她
的心最终却离开了武大,一度勾引自己的小叔子武松及西门庆,以导致最后和西门庆合伙害了武大的性
命。我们仔细的研读下《水浒传》和《金瓶梅》,我们不能不发现一个事实:武松和西门庆都比武大有
钱,而且他两个都是官。初见武松之后,便知武松是打虎英雄还当了武都头,按常理说,英雄都头一定
是有钱有势者;再看西门庆,《水浒传》中,一出场就交代西门庆是阳谷县一破落财主,“就县前开着
个生药铺,近来暴发迹,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因此,满县人都饶
让他些个。那人复姓西门,单讳一个庆字,排行第一,人都唤他做西门大郎。——近来发迹有钱,人都
称他做西门大官人。”直接说西门庆有钱了,而且也交代了他的势力,可见武松和西门庆都比武大有钱
有势,难说潘金莲的心里对这“钱势”二字没有想法。钱可让人吃好喝好,势可保人不受欺负,潘金莲
的心里应该是最明白这些的。所以一见武松,就使尽百般挑逗,只可惜武松十分遵守伦理道德,尊敬哥
哥,并没有给她任何机会。而对于西门庆,王婆首先就向潘金莲透出本地一财主布施一套衣料“——绫
绢绣段——又以若干好绵。”的信息。是谁这么有钱,连老太婆都白给这么好的衣料呢?潘金莲并不是
傻瓜,这个疑问她一定会想到。于是,也就想看看到底是何种料子,才出现对王婆说的话:“只怕奴家
做的不合干娘意;若不嫌时,奴出手与干娘做,如何?”加之王婆后来的一翻直接推介:“这个大官人
是这本县一个财主,知县相公也和他来往,叫做西门庆大官人,万万贯钱财,开著个生药铺在县前。家
里钱过北斗,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得是珠,光的是宝。也有犀牛头上角,亦有大象口中
牙。……”潘金莲不作话语,低了头缝针线,实质上心里的活动早就动了,吃茶的功夫而眉目传情,发
展迅速,不能不说与钱势有关,换句话说也就是物质经济对爱情的引力之大。
在现代社会里,大家都明白“没有钱,人就无法在社会中生活”,“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能有吃
有穿,就能穿金戴银,就能过上奢侈生活,就能灯红酒绿花天酒地。所以现在的人们,一味的苦钱,甚
至有的人钻到了钱眼里,把其它的都放到了其次,不惜牺牲道德礼仪亲情朋友,膨胀贪污腐败,也许贪
污腐败一直久拿不下的原因也就在于此,屡屡有人判刑,屡屡有人重犯,前仆后继,再所不惜,恨不能
自己成为天下第一富翁。古人潘金莲她又能逃脱这个桎梏吗?说到底,她是一个凡人,何况她是一个曾
经被多次转卖的女子,她不能不明白钱的重要,再者,以钱出卖色相的人也大有人在。
在物质经济时代,物质经济也是人们衡量一个人本事的标准,没有钱,也就说明这个人没本事,有钱,
说明这个人有些能耐,有能耐才能苦来钱啊。当然,钱并不是万能的,往往许多人都引用爱情来说明这
个问题,可是在生活中,纯粹没有钱,那可是绝对不行的,多点少点无所谓,起码也得衣食无忧吧。何
况经济时代,人们的眼睛都盯在钱上,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一个致命真理——有钱就是好。所以,爱情也
并不能绕开钱这条道路,社会中古往今来以聘礼要挟婚姻的事例也不少。不是说钱能绝对主宰爱情,但
是有钱起码是一个亮点,能引起对方的关注,这是一个先入条件,能让对方感到衣食无忧的条件,感到
以后的日子可以得到相对的保障。由此,才认为物质经济是爱情的一个作用力,换句话说也就是爱情的
引力。潘金莲也就是在这种引力的作用下而一步步跟西门庆走到一起,并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对爱做出回
答。
五、 潇洒也是爱情的保障
虽然物质经济是爱情的引力,也是维系爱情的基础,换句话说还是爱情的一个保障,但是不能忽视一个
问题——那就是潇洒也是爱情的保障。所谓“情色相当”、“郎才女貌”是也。《水浒传》和《金瓶
梅》中,武大与潘金莲的婚姻,为什么失败?就因为情色不能相当,武大不潇洒,所以出了问题,数百
年来,人们的感叹以及导致他们婚姻失败的言谈无不在于此。真本《金瓶梅》中作者就跳出来,说了下
面一段话:“看官听说,但凡世上妇人,若自己有些颜色,禀性伶俐,配个好男子便罢了;若是武大这
般,虽好杀也未免有几分嫌憎。自古佳人才子,相配着的少,买金偏撞不着卖金的。”由此可见,情色
才气,旗鼓相当也是很重要的,不然,总有一方时刻会感到酸楚,觉得冤屈。
酸楚也罢,冤屈也罢,但我们不主张随意丢弃自己的结发双方,去搞婚外情,因为不离不弃、从一而终
始终是中华民族爱情婚姻的传统美德,七夕节与外国情人节的不同也就体现于此。要充分认识对方的
好,若实在过不下去了,当然那也可离婚。宣传导向是明确的,至于那种又不愿分离,而整天想着些婚
外情的,说白了,也就是人伦道德的丧失。电视剧《新水浒》中潘金莲与西门庆发生关系后,而转回后
院拼命用水冲洗自己的身子,想为潘金莲竖贞洁牌坊,这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都没有的情节,
可是这点要传给读者什么呢?是说对方不潇洒,就该去进行婚外情吗?而且是长期的偷欢,这种有悖于
宣传。宣传不要大肆渲染婚外情,人毕竟是文明进步的,而不是在观众读者的学习模仿中学习明星(特
别在这追星的时代)搞婚外情,那些特定画面容易造成错觉,也容易让这些追星人把那种婚外情当成一
种时尚。眼下,许多电视剧大肆渲染这方面内容,就已经偏离了宣传导向。若果人人都把对方有一点缺
点就不愿相守伴老,大搞特搞婚外关系,无论如何都将造成社会秩序的大乱。何况,人都有落难、人老
珠黄的时候,在现在社会里,在外打工经商已是家常便饭,许多不可预料的伤害几率很大,假如打工的
男人碰到个不意伤害,而致使身体受损,那么其不也难看了,女人就可以堂而皇之婚外情吗?若是这
样,女人老了人老珠黄或是生了孩子便难看了,男人就可以丢弃不管,任意进行婚外情?那么受害的将
会是大部分女人。虽然说潘金莲与武大不配对,在当时来说,她为争取自己的幸福进行了婚外恋是有一
定积极意义的,但是这竖贞洁牌坊根本不需要,何况后面她是那样的恶毒,可以说是恶做尽情做绝,一
旦人走入这步,就不可活了。就是在自由恋爱的今天,也是不容许那样做的,责任仍是第一位,无论男
女双方都要敢于担当。
综看《水浒传》中,潘金莲对婚姻的背叛,追求武松和西门庆,书中均描写了她眼中的两位帅哥(武松
与西门庆),第二十三回中写道:“那妇人在楼上看了武松这表人物,自心里寻思道:‘武松与他是嫡
亲一母兄弟,他又生得这般长大。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
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据著武松,大虫也吃他打倒了,他必然好气力。’”又说:“……不
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可见潘金莲眼中的武松是何等伟岸、潇洒、帅气,让她确定自己的姻缘
就在这里,于是非常的热情主动,一连叫了三十九声“叔叔”,奈何武松坚持了人伦道义:“武二是个
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才使她这热情似火的婚外情遭到了瓢泼
冷水,顿受打击,由爱生恨,还进行污蔑报复武松。再看潘金莲与西门庆,在西门庆语言的强攻猛追挑
逗下,她不恼不起身,只说武大“他是无用之人,官人休要笑话”,还自己低着头拿眼偷睃西门庆:
“见了这表人物,心中倒有五七分意了,又低著头自做生活。”直至后来潘金莲说出:“官人,休要啰
唣!你真个要勾搭我?”西门庆下跪,“那妇人便把西门庆搂将起来。”变被动为主动,赤裸裸地表白
了西门庆在她眼中的审美观。由此可见,潇洒也是爱情的保障。如若武大潇洒些、伟岸些,可能也就不
会发生这些了。
六、 坚守道义是人们维护的中心
既然潘金莲与西门庆的这段情感在古时候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他们对爱情的追求没有错,可为什么她
一直以来却成为人们批判的人物?甚至被人们骂得连妓女都不如。苏三、李香君都是妓女,却一直被人
们称颂,而她潘金莲,却永不得翻身,就是《水浒传》中其他像她一样偷情的女性,比如阎婆惜、贾氏
等,人们的恨、批判之词尚不及她三分,她成了古今第一淫妇。难道她真的是第一淫妇吗?恐怕不尽
然。要说淫妇,那些妓女才是真正的淫妇。可是古往今来,真正的淫妇——妓女又有几个臭名昭著地传
于历史,被后人续骂?她潘金莲不是妓女,却为何一人承担古今第一淫妇的大骂名?原因是她太多的触
碰了社会的潜在规则,违反了维护社会发展的必然依据与规律,换句话说就是她极端地破坏了人们心灵
坚守的道义,道义是人们永远要维护的中心。
首先她恩将仇报,让人们难以容忍。作为一个几经转卖、被张大户抛弃的婢女,无家可归,何况她首先
就跟张大户有染,本身已是不贞之人,武大没有嫌弃,收留了她,并给她一个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原配
正室夫人称号,在当时的社会本来就是不易的事,居然也那么对她好,让她过着衣食无忧衣来伸手饭来
张口的生活,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给月亮。可她竟然不满足,背着武大干出那等好事,并药死武大,
这极大的伤害了人们的心理: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如果人人都像她那样恩将仇报,那将是不可想象的
事情,这社会毕竟是需要些道义的,尽管他们不配对,但也不能这样胡作非为,于是人们的批判怎可能
饶了她。武大生的瘦矮,可这不是武大的错,相反还是她的恩人,她本应该心存感激的,最起码也应该
在心里留一层愧疚,而她没有,对武大惟一有的是怨恨和吆五喝六,这就不能不让人生怨了。每个人都
会想到自己对别人的帮助而被别人以怨报德、甚至残害的感受,于是维护道义的心理始终占据着人们的
心灵,不会容许她那么胡来,对她道义上的谴责是毫不可少了。
再是乱伦,伦理纲常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须,人们不能视而不见让她轻易地毁坏。潘金莲勾引自己的叔
叔,违反了这一规则,成为人们所不容许的大逆,在那样的社会,简直就是猪狗不如了。当然,在现代
社会,法律上和社会道德观已经产生一些改变,嫂叔与伯媳的情爱得到人们的认可,但也不是那般乱伦
行径任意妄为,必须在特殊的情况下合法离婚与结婚(譬如一方的男人和女人亡故,再相互组合成家
庭,这就对社会来说利大于弊了,已不再被人们称为乱伦),人们的谴责相对地说减轻了许多,但是维
护伦常始终是社会的需要,是人们必须要维护的道义,总不能让社会成为一盘乱棋。为此,人们也不能
答应她的这一行为,必须进行谴责。
三是欺负弱者,让人们痛恨。《水浒》中描写红杏出墙的女人有好几个,可任何一个都没有像潘金莲这
样讨人嫌,原因是她欺负了弱小,且狠毒到家了。阎婆惜和张三通奸,所欺负之人宋江是衙门书吏,后
又是梁山头领,相比起武大来,本事可就是天上与地下的不同,起码说她还有几分本事,不是那等欺软
怕硬之辈,再者狠毒也不像潘金莲这般,她只不过是想借招文袋、书信要挟宋江,并不曾起杀心,由是
相较起来,潘金莲的无耻和狠毒就增显了许多,让人们陡增讨嫌。另一个人物贾氏,她跟李固发生关
系,所欺负之人卢俊义是曾做过将军的员外,论钱财和武功都远远是武大所不能及的,要是让潘金莲碰
到,恐怕就是耗子见了猫,动弹不起来,何敢那么淫荡?再说,贾氏也没她那么狠毒,害卢俊义的事,
均是李固一手所为,多少她还知道卢俊义是自己的亲夫。由是潘金莲之无耻小人嘴脸就凸显了出来,莫
说法理,就是男人如此宵小、欺软怕硬,也是最为人所不齿的。
综上所述,潘金莲在道义上早已全部丧尽,能叫谁不痛恨?何况,一直以来,道义的维护都是人们治世
的一副良药,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方子,虽然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这个方子始终在起着作用,人们必须以
它来作为维护的中心,通过舆论谴责逃脱法律制裁的人,以还社会的清明美丽。
七、 恶不可做尽,情不可做绝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以恶做尽情做绝,一旦进入这一步,那么就是天人共怒了。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就
得有情义。在《水浒传》中,潘金莲走过的路程和思想作为,虽然她是在追求自由的爱情,但是她却把
恶做尽情做绝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她不懂得报恩,置武大的收留于不顾,毅然决然进行背叛;
二是欺负弱小,攀附权贵,纯粹是一个小人嘴脸,本来夫妻之间就是要相互体贴,互敬互爱,而她却是
欺负丈夫的矮小和对她的拳拳爱心,指手画脚,毫不管丈夫的感受,当着丈夫的面耍弄手段勾引武松,
拿武大当下人使唤,真当武松看不出来吗?武松不过是敬重她是自己的嫂嫂而已。每当作恶之人,往往
把别人当傻子,认为自己很聪明,其实别人是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说出来而已。就拿潘金莲说,武大真
的就不知道吗?不过是由于太爱她的缘故,对她进行忍让罢了。武松第一次进家门,她就做出出格之
举,自己作为一个妇人,不下厨做饭菜,反而让武大下厨,自己却高高在上的作陪武松,武松在尚且这
样,若武松不在,她的行为就可想而知了,是多么的不堪入目。再者,她千错万错,背叛丈夫也好,勾
引男人也好,无论如何是不能药死武大,害了武大的性命,这于法于理于情都不能容忍。俗话说“百年
修得同船过,千年修得共枕眠”,“一日夫妻百日恩”,她却竟下得了那样的黑手,毫不在乎夫妻感
情,用砒霜害死了武大,与西门庆偷香往来。
其实,仅从爱情上来说,潘金莲跟武大合不来,跟西门庆却相处甚欢,在现代来说可以采用离婚的方
法,在那个时代,她也可以采用休夫或者是私奔的方式解决,根本用不着采用毒害做凶手的方式。可是
潘金莲却选择了毒杀的方式,她为何会这样?其实一是说明她这个人凶残;二是说明她绝情绝义;三是
说明她这个人非常自私,既要当婊子,还要竖牌坊,把世上所有的人都当成了睁眼瞎,妄图逍遥法外。
退一步说,即使武松不杀了她,最终她又能跟西门庆走到一起成为夫妻吗?其实不尽然,西门庆不过是
一个花花公子,整天想着的不过是嫖妇罢了,身边要的是更多的美女围绕,从而也就说明他很有可能就
是跟潘金莲玩玩做个露水夫妻偷情鸳鸯而已。
潘金莲的种种行为,虽从爱情上来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从人性的道义上说,她早已谬之千里。
人之所以为人,是他们的情感、道德、理性超越了动物,并最终形成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可是潘金莲并
不是这样,她任由自己的感情胡来,让自私狭隘的心理盘踞高峰,进而让自己远离了理性、远离了道德
和尊严,最终把情和义也全部抛弃了,沦为跟畜生差不多一样的凶手。
情和义、善良、道德是任何一个人的立身根本,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底线而已,但他们都得遵循一定
的原则,不会轻易去超过这个门槛尺度,遵照平凡人所应具备的素养去做。而潘金莲超越了这个尺度,
任自己的私欲任意膨胀,最终导致爆炸,放弃她本人所应具备的权利而选择杀害他人,这样,她的恶也
就做尽了,情也做绝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天人共怒,所说“不是不报,时候不到”,必然要成为阶下
囚,成为被宰杀的罪犯。武松杀了她,最终连县官也得对他进行保护,将案件设法从轻发落,充军了
事。
结语
潘金莲杀夫一案,根据其发展经过,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但更多的是自己私欲的膨胀化导致的结果。
其本人从追求上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可是对自己的愿望没有更好的把握和驾驭,以至发展成了思想毒
瘤,并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实质上,在人性的深处,潜藏着善与恶两个方面,后来如何发展,一是社
会的原因,二也是自身把持的原因。先天既有罪恶之源,也有善意之源,后天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一
个人的心性更为重要,它会把人拉向不同的层面,当不同心性的人面对同一件事,就会使这个人产生不
同的看法和做法,所说善恶只在一念之间是也。我们研究潘金莲,实质上也是在研究社会文化,研究人
性的深层面,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私欲膨胀化,导致人性的丑恶面抬头,传统的儒家文化
理念受到一定的遏制,于此情况下从人性的方面研究潘金莲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警醒事物不可过头,
无论任何人恶不可做尽、情不可做绝,讲求德、理、法、义、情方是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