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佘大平说水浒
卖肉的和卖唱的——市井人物絮话之三
作者:佘大平 @ 2011-12-21
卖肉的和卖唱的——市井人物絮话之三
佘大平
这里所说“卖肉的”,是指“镇关西”郑屠户。《水浒传》第3回所说“鲁达拳打镇关西”,打的就
是他。此人因为巴结官府,所以在地方上颇有势力,是地头蛇。他欺压卖唱的金氏父女,心狠手辣,被
鲁达一顿老拳打死了。对此,读者无不拍手叫好。然而他只是个杀猪卖肉的屠户,仍然属于市井人物之
列。鲁达挥拳揍他时,骂道: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
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
鲁达是条好汉,讲义气,有很强的正义感,同情弱者,憎恶仗势欺人的家伙,可是他也看不起这些
小商小贩、做生意、开铺子的市井人物。郑屠户不是好人,但不能因为他是卖肉的操刀屠户,就骂他是
“狗一般的人”。总之,郑屠户虽然投托“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自以为有了靠山,可是
这些并不能改变他那市井小民的卑微地位。我们将镇关西也拉到市井人物的队伍来絮话一番,就是基于
这条理由。
镇关西有钱,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大官人”,其实他也就是个有钱的肉铺老板,屠户出身,靠操
刀杀猪,加上巴结官府、欺压良善,发了财。当时鲁达喝令他亲自操刀切肉,他切得还不赖,看来他的
屠宰手艺还没有丢光。此人虽然出身低微,可是一旦腰包里有了钱,财大气粗,也就“为富不仁”起
来。金氏父女流落此地,生活无着,郑屠户乘人之危,“强媒硬保”,“合理合法”地强迫金翠莲做了
他的小老婆。原来讲定的三千贯卖身钱,他分文不给,玩弄“虚钱实契”的花招,平白地霸占了这个可
怜的姑娘。金翠莲从郑屠户的家里被赶出来,郑屠户反来追逼那不曾有过的三千贯钱。读《水浒》读到
这里,稍有正义感的人都会拍案怒骂郑屠户是无耻小人,是流氓无赖,是地头蛇,是恶霸。鲁达是个顶
天立地,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英雄豪杰,鲁达一顿老拳将他打死,没有人不拍手称快的。
鲁达虽是军汉出身的粗人,可是也懂得要惩罚郑屠户,必须师出有名,要有一个合适的借口;否则
就有点理不直,气不壮,还会遭到江湖好汉的耻笑。因此,他便头不是头,脸不是脸地闯到郑屠户的肉
铺,用挑衅的语气喊一声“郑屠”! 郑屠户号称“镇关西”,在他的地面上,谁都得恭恭敬敬地称呼他
为“郑大官人”;鲁达偏要直呼“郑屠”,对他表示轻蔑,以激起他的愤怒;只要郑屠户稍不冷静,鲁
达就有了动手揍他的理由。
郑屠户虽然霸道,骨子里却是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一声“郑屠”虽然听得极不顺耳,使他浑身不舒
服;可是,“见是鲁提辖,慌忙出柜身来唱喏道:‘提辖恕罪。’便叫副手掇条凳子来,‘提辖请
坐。’”郑屠户知道来者不善,惧怕鲁达是个军官,更怕鲁达是江湖上出了名的好汉。郑屠户只得低声
下气地赔小心,曲意逢迎。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鲁达的开头第一炮就哑了。
但是,鲁达在出发前已经准备了几套方案,第一套失灵,还有第二套、第三套……“奉着经略相公
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买肉而“不要见半点肥的”,这分明是有意
刁难人;可是郑屠户还是强装笑脸答应照办。鲁达不要伙计们切肉,要郑屠户亲自动手。让一个号称
“镇关西”的有头有脸的“郑大官人”亲自动手切肉,这刁难又升了级。郑屠户虽然觉得脸上不好看,
但他还是强忍着。鲁达又“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刁难又升了
一级,而且挑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但是郑屠户仍旧隐忍着。鲁达又“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
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如果说,一会儿要纯精的,一会儿要纯肥的,还有些道理的话,现在
又要纯纯的“寸金软骨”就一点道理也没有了。所谓“图穷匕见”,鲁达那挑衅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整弄了一早晨”的郑屠户再也忍耐不住了,但还是装出一副笑脸问:“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强装
笑脸也不行!鲁达在肉铺门前闹了半天,等的就是这句话。鲁达终于抓到了兴师问罪的借口,“把两包
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战端既开,再也用不着遮遮掩掩的了;鲁达将郑屠户打倒在
地,直突突地责问:“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郑屠户被打得快要断气了,这才明白鲁达“消遣”他一
早晨的原因。
郑屠户在《水浒传》里是个短命的家伙,刚一出场就被鲁达打死了。作者通过拳打镇关西的故事,
一下子便将鲁达这个艺术形象变得丰满起来,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金翠莲父女是《水浒传》中最早出现的市井小人物。他们一家三口,从东京来到渭州投亲,金母在
客店病故,父女衣食无着,流落此地,遭遇是够苦的了。金翠莲又被郑屠户欺侮,逼得他们靠卖唱度
日,还要省下钱来,还郑屠户那不曾有过的“典身钱”。金氏父女的悲惨遭遇,是当时社会市井人物艰
难生活的概括,为《水浒传》“官逼民反”的社会背景提供了一则生动的材料。
郑屠户和金氏父女,一是杀猪卖肉的,一是卖唱的,同属市井小人物。可是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
水平以及道德秉性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通过他们之间的纠葛与冲突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市井小人物
的生活并不总是平平淡淡、少有风雨波澜的。在这些普普通、平平常常的小人物当中,良善之辈固然是
多数,是这个阶层的本质,然而地痞、流氓、恶霸,我们统称之为“坏人”的也不少。这正应了我们中
国人常说的一句俗话:“人上一百,种种色色”——人多了,总是良莠不齐的。
市井小人物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写出了生活的真相,写出了真实
的生活。而且,读者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总觉得《水浒传》的作者似乎没有做过什么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