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动态
关于施耐庵身世的调查
作者:莫其康 @ 2012-05-29
关于施耐庵身世的调查
莫其康
据2012年5月28日《北京日报》报道:近日,由中国水浒学会、江苏省社科院、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
会和兴化市联合举办的纪念文化部关于施耐庵身世调查60周年暨《施耐庵文物史料考察报告》发表30周
年学术座谈会在江苏省兴化市举行。专家指出:《水浒》作者施耐庵的身世,新中国建立初期就曾受到
周恩来总理的重视。1952年文化部调查团四位成员中,徐放、谢兴尧、钱锋都撰文认为《水浒》作者施
耐庵是兴化一带人,聂绀弩虽未有专文发表,但从给盐城地委和何满子等人的信函中,表露了他晚年对
《水浒》作者施耐庵的异常关注和悄然转变的心态。1982年4月25日,张志岳、朱一玄、范宁、刘操南、
何满子等16位专家学者签署的《对江苏省新发现的关于〈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文物史料考察报告》,经
过30年的历史检验,证明是实事求是的。
有学者指出:上世纪初以来陆续发现的《施氏家簿谱》、《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等文物史料,应
该说是确凿可信的,可以借以确认兴化施耐庵的存在。至于在学术界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分歧是可以理解
的。从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角度看,兴化位于江淮之间里下河地区腹部,四面环水,具有“水浒摇篮”赖
以产生的锅底洼、荷叶地、芦苇荡、水浒港等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来分析,《处士
施公廷佐墓志铭》、《施让地照》是“地下之材料”,《施耐庵墓志》、《故处士施公墓志铭》是“纸
上之材料”,山东、江苏、浙江绵延千里、流传百年的施耐庵轶闻传说是“口述史料”,它们既相互联
系,又相互支持,是有机的整体。历次调查所获取的出土文物、家谱和民间传说等多重证据,在兴化白
驹场施耐庵身上,大体上都能合榫,可以判定元末明初的兴化人施彦端即施耐庵,就是《水浒传》的作
者。
与会者呼吁,尽快将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兴化白驹场(今分属兴化、大丰两市)人写入中国文学史、
权威工具书,恢复民国时期教科书将施耐庵定为兴化人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