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浒博客
博客浦玉生之五:《天下水浒论坛》综述
作者:浦玉生 @ 2012-05-30
博客浦玉生之五:
《天下水浒论坛》综述
● 王立 任乾宇
2010年10月16日到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山东省水浒文化研究会在山东
省梁山县组织召开了天下水浒论坛,来自国内外的水浒研究者和学者齐聚一堂就水浒研究的成果和新的
发现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水浒研究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关于毛主席对《水浒传》的理解和应用
宋培宪提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毛泽东曾从不同的角度对《水浒传》做出过新意迭出的解读,尤其
是晚年评水浒,值得从从文学的视点去品评、认真反思。董志新指出就思想和人生经历看,毛泽东喜欢
看金圣叹批《水浒传》,他推究了原因,分析了不同时期毛泽东这部小说的态度。佘大平就金本《水浒
传》陪伴毛泽东一生并且获得的积极评价,探讨了金本《水浒传》的思想、艺术魅力和价值。单长江认
为研究毛泽东对水浒的评价,应从纯学术的层面去看问题,毛泽东评《水浒传》仍不失为一家之言。闫
宪民认为毛泽东早期到梁山故地的经历和水浒故事对其今后思想、革命道路很有影响,毛泽东上井冈山
的革命斗争也是其对水浒精神理解的产物。张庆建等就水浒英雄故事对毛泽东的影响进行了阐述,认为
毛泽东在《水浒传》启发下,结合自己对当时中国革命出路的深思熟虑,上井冈山建立了根据地,这是
毛泽东对《水浒传》中占山为王,割据一方意识的翻版移植,赵德岷也从这方面探讨了毛泽东上山的心
路历程及与其革命实践关系。王振星通过毛泽东一生对《水浒传》的态度进行分析,认为应从深层次了
解新旧交替时代中国人对水浒故事的认识。
2.《水浒传》版本、作者和成书背景的讨论
刘世德先生以现收藏于英国牛津大学的《全像水浒》残叶为例,认为研究古代名著版本问题时,既
要重视对完整的版本的研究,也要重视对残叶、残本的研究,强调残叶在作品版本演变史研究上有重要
地位。他指出阿姆斯特丹等欧洲一些城市收藏《水浒传》残本,收藏者多作为版画美术品,有上图下文
的残页基本上收藏在海外。李永祜先生就两次南北文化交流的社会背景对《水浒传》成书的影响进行了
探讨。齐裕焜先生比较了《水浒传》不同繁本系统,指出分清两种版本系统对版本研究、认识《水浒
传》的价值很有意义。日本中川渝对比了上海图书馆藏《京本忠义传》和繁本的容与堂本、和简评的评
林本,认为《京本忠义传》是简略的繁本,而不是“繁本与简本共同的祖本”。周文业统计了五大名著
1980一2009年版本研究情况,,他用了12种版本统计了《水浒传》版本研究的状况,特别是对日本《水
浒传》版本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介绍,还对上图残页与其他版本究属“父子关系”还是“兄弟关系”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介绍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版本分析。夏薇认为“林九兵卫刊本”《忠义水
浒传》的底本肯定不是百回本,也不可能是百二十回本,而应该是我们没有发现的一种本子。该本和百
二十回本关系较近,和百回本关系较远。
纪德君认为《水浒传》与民间说唱词话的关系甚为密切,明人文献已披露了“水浒词话”存在的信
息,而《水浒传》文本中诗词韵语的因袭,重复以及人物,情节描写的程式化等,则证明了《水浒传》
确实得到过民间说唱词话的孕育,其前身应是一部词话。张同胜认为石昌渝用明初朱有燉二种“偷儿传
奇”没有受到《水浒传》影响,来论证明初并不存在《水浒传》,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和推理。张振萍
认为南宋杭州“说话”这一文艺形式非常发达,水浒故事自然也就在这个特别优越的社会环境里孕育和
发展起来。马成生先生就近数十年来有关《水浒传》作者讨论,认为对作者的认定考证既重“外证”,
即宗谱、墓志铭之类考证,更应重“内证”,内外结合。浦玉生通过对出土文物等考证,提出施耐庵的
故里是在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