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佘大平说水浒
“花和尚”为什么也要造反?
作者:佘大平 @ 2012-06-18
“花和尚”为什么也要造反?
佘大平
鲁智深刺了一身花绣,因而《水浒传》送给他一个“花和尚”的绰号。这位和尚,既不念经,也不
礼佛,而且还要吃肉、喝酒,还要杀人、放火。总之,凡是和尚应该做的他都不做,凡是和尚不该做的
他都做过。所以,说他“花”, 倒也名副其实。
在中国老百姓当中,花和尚鲁智深的知名度很高,和李逵、武松、宋江等人一样,家喻户晓,妇孺
皆知。《水浒传》成书不久,就发生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小说评点家李贽,曾经当过几天和尚。他居住武昌的时候,请了一位名叫常志
的和尚帮他抄写《水浒传》,然后他再逐字逐句加以评点。也许同是和尚的缘故吧,这位常志和尚特别
崇拜《水浒传》中的花和尚。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学鲁智深的样子。遇到和同伴们闹纠纷,他
就学鲁智深要去放火烧人家的房子。李贽知道以后大为震惊,严厉教训他不该如此无法无天。这位常志
和尚伤心地叹息道:“唉!这个李贽老头,比起五台山的智真长老差远啦。智真长老能够容忍鲁智深的
所作所为,李贽老头为什么就不能容忍我呢!”李贽担心他会惹祸,便派人押送他离开武昌。途中,常
志和尚嫌押送他的人动作迟缓,便瞪着眼睛大声呵斥:“你长了几个脑袋?竟敢如此怠慢我!”
看来,这位常志和尚对花和尚鲁智深已经崇拜到神魂颠倒的地步了。花和尚鲁智深的人格魅力和艺
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知道花和尚鲁智深的人很多,可是,如果说起鲁提辖、鲁达来,恐怕在许多人的脑海里印象就不深
了。大名鼎鼎的鲁智深,是他在打死了“镇关西”郑屠户以后,被迫在五台山出家当和尚时起的法号。
他原名鲁达,是渭州“小种经略相公”帐下的提辖军官,职衔是“关西五路廉访使”。因为鲁达在《水
浒传》第3回出场,一出场就打死了“镇关西”郑屠户,连夜逃亡;第4回就上五台山当了和尚,“改
名”鲁智深。从此以后,凡是闹得轰轰烈烈的事情,诸如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大闹
野猪林、单打二龙山、三山聚义打青州以及最后捉方腊,等等,都是顶着鲁智深的名字干的。所以,他
原来的名字鲁达、鲁提辖反而湮没无闻了。
在宋、元时期的水浒故事中,“花和尚鲁智深”的名字就已经有了,只是故事的内容极其简略,有
的只有一个空名字。在《大宋宣和遗事》中,鲁智深并不怎么有名。他既没有同杨志一起落草,也不在
智取生辰纲的好汉之列,同晁盖、宋江、吴用一伙也没有关系。《大宋宣和遗事》的作者大概只是为了
要凑足天书上的三十六人之数,才在第三十五人之后,添上“僧人鲁智深反叛,亦来投奔宋江”一句,
作了一个敷衍了事的交代。至于鲁智深为何出家,出家前的身世如何,出家后又为何“反叛”,《大宋
宣和遗事》都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在元末明初的杂剧当中,鲁智深也还是一个没有完全定型的艺术
人物。由此看来,所谓鲁达、鲁提辖的名字以及由这个名字演绎出来的故事,可能都是施耐庵的艺术创
造。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已经有了“花和尚鲁智深”这个响亮的名字,何必还要画蛇添足,又生造
出一段鲁达、鲁提辖的故事来呢。况且有关鲁达、鲁提辖的故事非常短暂,只在第3回里热闹了一小会
儿,紧接着就成为花和尚鲁智深了。要解释这个疑问,还得先从《水浒传》所讲述的主要故事内容谈
起。
《水浒传》的故事,洋洋洒洒,大起大落,大放大收,大转折,大波澜,其中讲述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
就是“官逼民反”。书中所有龙子龙孙、帝王将相、三教九流的人物,莫不都是在这四个字的背景之下
登场的。书中所有悲欢离合、刀光剑影、七情六欲的故事,莫不都是在这四个字的支配之下发生的。花
和尚鲁智深登场亮相,也必须受“官逼民反”这四个字的驱使和制约。早期的水浒故事中,已经有了
“花和尚鲁智深”这个现成的人物,将它写进小说之中自然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和尚,一个出家
人,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世无争,怎么会牵连到“官逼民反”的社会矛盾中来呢?我们知道,在
宋、元、明几个历史时期,佛家弟子受到朝廷和社会的优待。许多寺庙不仅拥有免徭役、免兵役、免赋
税的特权,而且还占有大量耕地,经营农业庄园,经营手工业和商业。例如鲁达受戒出家的五台山寺
庙,在其周边的许多店铺、作坊,都是由寺庙投资开办的,寺庙坐收盈利。还有东京大相国寺,也是如
此。一般来说,官府是不会找他们的麻烦的。再说,这些人一旦进入佛门,则是与世无争,没有理由要
去造反,去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因此,将花和尚鲁智深写进小说容易,但要让他和“官逼民反”发生
联系,却是很困难的事情。此是其一。
其二,如果直接从花和尚的“花”字写起,写鲁智深如何如何不守佛门清规,写他喝酒、吃肉,写他杀
人放火,等等,那么这就是一个坏和尚,一个大坏蛋的形象,而不是江湖好汉、英雄豪杰了。杂剧《大
闹黄花峪》直接写一个和尚造反,这在艺术逻辑方面是有毛病的。
所以施耐庵便在鲁智深出场前,先创造一个鲁提辖、鲁达来。鲁达是一个行伍出身的镇守边关的军官。
他无家无业,无牵无挂;他疾恶如仇,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他为人淳朴、正直、坦率,而且精明机
警、慷慨豪爽、行侠仗义,专爱结交江湖好汉。鲁达一出场便三拳打死了恶霸镇关西,很自然地同《水
浒传》“官逼民反”的内容挂上了勾。另一方面,由于在早期的水浒故事中“查无此人”, 所以施耐庵
不能将他的故事写得很长,而是很快就让他去当和尚,还他“本来面目”。
鲁达、鲁提辖当了和尚,变成了鲁智深。但是他仍然是鲁达、鲁提辖的秉性,仍然要喝酒、吃肉,仍然
要杀人放火。佛门中常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虚伪托词,鲁智深连这个也不要。他依旧疾恶
如仇,依旧是江湖好汉。他进入佛门只是为了逃避官府追捕,他削发受戒,披上僧袍,不是要出家修
行,仅仅是为了掩护自己的逃犯身份而已。他一不念经,二不礼佛,毫不理会寺庙里的清规戒律。他舞
动一杆禅杖,依旧要铲除人间的不平。
豪侠仗义、疾恶如仇,是鲁智深人物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俅在京城滥施淫威,无恶不作,甚至
连他的干儿子高衙内也“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惧怕他权势”, 鲁智深对高俅
非常蔑视和憎恨。当林冲的妻子遭到高衙内调戏的时候,林冲慑于高俅的权势,不敢反抗,鲁智深说:
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显示出他那大无畏的气概。
在渭州,他三拳打死镇关西,援救金氏父女。在野猪林,他挺身仗义震慑恶人,救了林冲。明代小说评
点家李贽称赞他是“勇人”、“仁人”、“圣人”、“活佛”。明末清初著名小说评点家金圣叹称赞
他:
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