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锡山说水浒
郭沫若和郑振铎的金圣叹与《金批水浒》评论述评
作者:周锡山 @ 2013-05-23
郭沫若和郑振铎的金圣叹与《金批水浒》评论述评
周锡山
20世纪文化大家,对金圣叹评价高而正确的,除胡适、钱穆、陈寅恪和钱钟书等外,郭沫若和郑振
铎的意见,也值得重视。
郭沫若(1892-1978)于1961年发表《读<随园诗话>札记》,其第二篇《批评与创作》即批评袁枚对
金圣叹的贬低。郭沫若说:
《诗话》卷一第七则,论及金圣叹与孔尚任。
金圣叹好批小说,人多薄之。然其《宿野庙》一绝云:“众响渐已寂,虫于佛面飞。半窗关夜
雨,四壁挂僧衣。”殊清绝。
金圣叹固然有可鄙薄的地方,但不是由于“好批小说”而可鄙,而是由于好以封建意识擅改所批的
小说而可鄙。
忠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袁枚,当然不能做这样的阶级分析。他对于金圣叹的评语,等于是说:好批小
说虽然可鄙,但幸而还有一首可取的绝诗。
袁枚的保守性,不是还在金圣叹以上吗?
其评孔尚任,亦用同样笔法。……又于同卷第六一则中论及洪昇,笔法亦完全相同。……
再进而言之,则小说亦叙事诗也,特其格律自由而已。小说之佳者,即袁枚所谓“文中之诗”
(《诗话》卷二第二八则)。“金圣叹好批小说,人多薄之”,所谓“人”者乃士大夫阶层中之道学者
流。此其根源在于鄙薄小说,因小说可鄙,故“好批小说”为尤可鄙。真所谓井蛙之见,袁枚亦未见其
高蛙一等。金圣叹之于文艺批评,孔尚任、洪昇之于曲本创作,成就均在袁枚之上。袁所称三人之诗,
无人知之者,而“金批才子书”、《桃花扇》、《长生殿》,则几乎人尽知之,且可永传不朽。“不贤
者识其小者”,非袁枚之谓耶?
袁枚自视甚高,因其能诗(狭义的诗),故视诗亦高于一切。《诗话》实文艺批评之一种形式,但
因诗高,故话诗者亦高。小说贱,故好批小说者亦贱。至于曲本,与小说齐等,故为话诗者所不屑道。
时代限人,固不宜专则袁枚,然可因此而更知金圣叹、孔尚任、洪昇之可贵。
《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第735-7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郭沫若由于当时的时代局限,认为金圣叹“好以封建意识擅改所批的小说而可鄙”,给以批评。但这
个批评是很轻的,他批评袁枚全盘否定金圣叹的论点是“不贤者识其小者”,强调:“金圣叹之于文艺
批评”,与孔尚任、洪昇之于曲本创作,“成就均在袁枚之上”。歌颂“金批才子书”,“则几乎人尽
知之,且可永传不朽”。这充分显示了郭沫若本人的文艺观。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的文坛和学坛,已经彻底否定金圣叹,并给金圣叹立了吓人的罪名,并定
性为封建反动文人的情况下,郭沫若对此竟然置若罔闻,给以极力表彰,并对贬低他的袁枚大作讥讽。
不知当时批金诸公,阅后感想如何?
郭沫若于此书后记说,此书是1961年12月12日在广东从化温泉脱稿的,《人民日报》从1962年2月28
日起,陆续刊登。他说:“这期间,我接到不少读者的来信,大部分是从报社转致的,我很感谢他
们。”读者来信与他商榷的很多,此书结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书后附录的商讨文章有5篇之多。
但无人涉及金圣叹的评论。当时有个别学者稍为金圣叹讲一些客观公正的话,就受到严厉批判和围攻。
而当时被尊称为“郭老”的郭沫若,则无人敢与他交锋。
另一位文化名人,身居文化部副部长高位的郑振铎(1898-1958)却撑不住了,积极参与了批判金圣
叹的浪潮。
郑振铎在1929年撰写的《水浒传的演化》一文中说 :
自金圣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出现之后……三百年来,世人仅得读圣叹所删的前
部七十一回。其后半的二十九回,不必说读者不多,即知之者亦少。(《中国文学论集》开
明书店1947,第 217-218页)
(金本)却打倒了,湮没了一切流行于明代的繁本、简本、一百回、一百二十回、
余氏本……使世间不知有《水浒传》全书者几三百年。《水浒传》与金圣叹批评的七十
回本,几乎结成一个名辞,除金本外,几乎没有所谓其它《水浒传》。(同上,第245页)
郑振铎在他于1953年撰写的《水浒全传序》中又说:
这个贯华堂本(即“金批《水浒》)出现以后,流行得极广,在很长的时间内,代
替了一切的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成为一般读者中唯一流行的本子。(《郑振铎古典文学
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第902页)
佘大平先生对郑振铎的以上介绍和评论,评论说:
如果说,胡适是第一个从图书流通的现实,发现当时只看得到“金本”《水浒传》,而看不到别的
版本;那么,郑振铎则是第一个从《水浒传》传播史的角度,发现了“金本”《水浒传》已经淘汰了其
它所有《水浒传》的版本。郑振铎最早、最明确地承认“金本”在《水浒传》传播史上“唯一流行”的
地位,这在《水浒传》研究的学术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佘大平《封杀“金本”<水浒传>纪事本
末》,《水浒争鸣》第13辑)
佘大平先生对郑振铎的这个贡献的评价很高,也很正确。
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盛赞:“金圣叹在当时影响极大,言论亦极大胆,能言人之所不
敢言、不能言”,其文笔“犀利而能深入,纡曲而能尽情,如水云之波荡”。
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是与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科院文
学所与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并列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著作的五大名著之一的名著,却是唯一
写及金圣叹的一部中国文学史。郑振铎的以上论点,第一部分继承了胡适观点,第二部分是他本人的体
会,是独创性的观点。
郑振铎作为热诚跟随鲁迅的后辈,他的这部文学史中的观点,颇与鲁迅不同,发表了不少纠正鲁迅
错误倾向的正确观点。他因此而受到鲁迅的批评,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尽管如此,他在书中还是表达了
与鲁迅相反的、高度歌颂金圣叹的看法。这个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可是郑振铎在1940年代发表的《水浒传的演化》中即说:
金氏生当流寇横行之日,故对于口忠义而行盗跖的匪徒,深恶痛绝,以为非杀了这
些强盗便不能够“天下太平”。(《中国文学论集》开明书店1947,第247页)
跟着鲁迅的论点,将金圣叹评定为反对流寇的人物。
可是我们需要指出的是,鲁迅对后来被称之为“农民起义”的“流寇”全无好感,对张献忠之流的
强盗,太平军这样的“长毛”,是深恶痛绝的。郑振铎对此是深知的,因此鲁迅和郑振铎对金圣叹的这
个评论的本身,是看不出他们对金圣叹的褒贬的。
可惜因为鲁迅全盘否定金圣叹的影响,1949后的学术界突然对金圣叹发动了严厉的批判。郑振铎于
1953年撰写的《水浒全传序》中对“金批”的批评非常严厉了,而且运用起当时在全国兴起的“阶级斗
争”的理论,佘大平先生概括他的论点说:金圣叹之所以要“腰斩”《水浒传》,是从他的反动的政治
思想出发的。他生在明末,眼见当时李 自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队的节节胜利,便觉得统治阶级对于起
义农民不应该以“招安”为“姑息之计”,而应该象他所写的卢俊义梦中的嵇叔夜一样,采取“严刑酷
法”,一网打尽。(《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第902-903页)
佘大平先生指出,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领域里,郑振铎是大师级的人物。在研究《水浒传》方
面,郑振铎撰写的论 文不多,但是影响很大。在金圣叹研究史上,郑振铎是第一个给金圣叹戴上“反动
的政治思想”大帽子的人。这顶大帽子后来很快就演变成了“反动封建文人”,并固定下来。从五十年
代直至七十年代,“反动封建文人”的大帽子就一直扣在金 圣叹的头上。 在《水浒全传序》中,郑振
铎还作了具体的“指示”:只要了解金圣叹的反动的政治思想,谨慎地加以订正,把那些改坏了的地方
改回来,并削去那些荒 诞的和反动的批语,它对于广大的一般的读者还是比别的本子更适宜的。(同
上,第903页) 按照郑振铎的“指示”出版的《水浒传》,虽然“它对于广大的一般的读者还是比别的
本子更适宜 的”,但是它已经完全不是“金本”《水浒传》了。只是一种当时人们重新制造的四不象的
“怪物”。 真正的“金本”《水浒传》就要被封杀了。郑振铎是第一个具体策划封杀“金本”《水浒
传》的学者。(出处同上)
佘大平先生对郑振铎的批评,很正确,也很深刻。但是,第一个封杀《金批水浒》的是胡适,拙文
《鲁迅、胡适和钱穆、陈寅恪的金圣叹与<金批水浒>评论述评》已作阐释,此处不赘。此文与佘大平先
生的这篇文章一起发表在佘大平先生为顾问的《水浒争鸣》第13辑。佘大平先生对于不同观点的文章的
宽广胸怀值得尊敬。
佘大平先生的宏文《封杀“金本”<水浒传>纪事本末》,是金圣叹和《水浒传》研究的一篇重要文
章。此文梳理了郑振铎在1949后封杀和批判《金批水浒》的重要作用。郭沫若肯定看到过郑振铎的这篇
文章,他对袁枚贬金不满,对1949后的批金和封杀金批,肯定非常不满,他旗帜鲜明地高度评价金圣
叹。与郭沫若相比,郑振铎的态度是令人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