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浒街
为《水浒》正名、论宋江
作者:金雨雨 @ 2013-09-15
为《水浒》正名
金雨雨
我仔细读罗尔纲先生的文章,越来越被这位老先生的理论所吸引,这可能是一个文学外行容易犯的通
病。
原来在历史上,对作者为什么把书名叫做‘水浒’,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明万历年间,有一位名叫袁无涯的人刻了一部《忠义水浒全传》,他认为作者取名《水浒》的原因,是
根据‘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宋江是学姜太公居东海之滨,等侯时机辅佐周文
王。也就是说,袁无涯认为宋江的占据梁山的目的就是想要报效宋皇,等待招安。因而不但认为120回水
浒全是一人所作,而且还在书名上标上忠义二字。
有名的评点家金圣叹认为施耐庵要把书名定为水浒的原因是,作者很讨厌宋江等人,“王土之滨则有
水,又在水外则曰浒,远之也。远之也者,天下之凶物,天下之所共击也;天下之恶物,天下之所共弃
也。”罗尔纲先生把金圣叹的话解释说,作者写了这些梁山好汉,但却要把这些人赶到‘中国以外去’
水浒的意思就是在中国以外。
我真不懂金圣叹的思想逻辑是怎样的?他不是历来被人认为是腰斩水浒的人吗?他是赞成水浒应该只留
70回的,怎么他会认为施耐庵写梁山好汉是很讨厌他们,要把他们赶到国外去。一般说,一个作者笔下
的主人公都是自己喜欢的人,他讨厌他们,写他做甚?
罗尔纲先生认为袁无涯与金圣叹所作的解释都是错的,《水浒》的名字来自诗经《大雅•绵》。
我找到袁愈荌先生的《诗经全译》,把《大雅•绵》这首诗的部分翻译抄在下面,否则太难懂了。
绵
绵绵瓜瓞(小瓜) 绵绵不绝瓞和瓜,
民之初生 好比周初人生涯。
自土沮漆 从沮水到漆水旁,
古公亶父(周太王名) 古公亶父停留下。
陶复陶穴 垒土挖穴建住宅,
未有家室 这时还没有室家。
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要立家,
来朝走马 一大清早骑着马。
率西水浒 顺着西方水崖走,
至于岐下 东行来到岐山下。
爰及姜女 和着妃子姜姓女,
聿来胥宇 为找居地来观察。
下面还有七段,叙述了如何建造家园(实际上是国家),如何管理等等。
因而罗贯中(或施耐庵)以水浒为书名,是有其深刻意义的,是说明他所描写的这些梁山好汉是要以水
泊梁山为根据地,像绵绵不断的大瓜与小瓜那样不断繁殖与壮大,与古公亶父一样来建立一个新的朝
代。
我觉得罗尔纲先生说出了‘水浒’一词的真谛。
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有一句名言“夺
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焚书.杂记》)。也就是说小说创作是借演说别人故事,来抒发作者
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国民党统治时期,文人能靠写作而生活,新中国初期好像稿费也不少,当时曾听人说赵树理很有钱,让
很多只靠工资生活的知识分子羡慕;现在除了像刘心武那样可以用《秦学》之类来攒钱以外,很多文人
靠写作攒钱已经不可能了。古代人靠写小说攒钱更不可能,搞不好惹来文字狱还要杀头。也不可能出
名,否则为什么很多小说作者都不署名,也不自我介绍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文人为什么还要写小说
呢?,其实就是“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元朝是蒙族人统治中国大地的时代,从1206年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建立元朝到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
明朝,共有162年。在这162年中,前面的77年,有南宋的顽强抵抗,1279年,南宋丞相文天祥,兵败被
捕,被杀,时年四十七岁;他留给我们很有名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83
年,南宋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元兵逼至海上,丞相陆秀夫最后在元兵的步步紧逼下,背着小皇帝投海而
死。
在元朝统治的162年中,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据《中国通史》统计,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共有50次之多。
只要确认《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文人,那他之所以要写‘逼上梁山’的故事,决不会是想让这伙人聚在
梁山是等待招安的,肯定是希望他们能取代当时的腐朽政权,让他们能像周朝的老祖宗古公亶父那样取
代殷纣那样,建立一个人民所希望的政权。
因而,罗尔纲先生的解释肯定是正确的,《水浒》的原作肯定只有70回。
2012/5/25
论宋江
宋江是《水浒》的主角,但宋江的出场很迟,出场时已经是第十八回了,‘智取生辰纲’的事发了,白
胜被捕,济州府派人到郓城县捉拿晁盖时才上场。
水浒的作者像一个山水画家,他把主人公要出现的环境先用浓墨异彩渲染出来后,再画主人公。高俅与
徽宗的出场,说明了大的政治环境是:一个纨绔子弟般的皇帝与一个以玩乐晋升的贪官。鲁智深的故事
说明了下层城市贫民金翠莲父女如何受到弱肉强食的命运;林冲、王进、杨志、等人的故事说明了比较
上层的一些人物也无法正常地过活。‘智取生辰纲’是普通百姓对肆意榨取人民财物的贪官污吏一次巧
妙的报复与反抗。在这样的一个政治环境中,主人公宋江出场了,他主要是救了晁盖等人,为梁山泊送
去了第一批主人。
宋江出场后并没有很强的故事性,作者主要在表现他的乐善好施的‘及时雨’性格。他不但不把金钱放
在心上,而且对受他豢养的女人阎婆惜与人偷情也无所谓,他要杀死阎婆惜的原因是怕她泄露自己与梁
山的关系。
欧阳健先生分析得很好,都是疏财仗义,“柴进喜欢的是使枪弄棒的好汉,晁盖结交的则是私商游
民…”,而宋江却遍及他所遇到的城市中各色各样的贫民,他的‘及时雨’名称遍及天下。
我初读《水浒》时,觉得有点不解,宋江既没有林冲那样高强的武艺,也没有鲁智深那样嫉恶如仇的性
格,他就是不惜花钱,他的钱还是他的父亲剥削农民所得来的,这样一个人,作者为什么把他写成为梁
山泊的领袖?
唐、宋以来,文人的地位都是比较高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文人是天子旁边官员的候补
者。到了元朝,读书人的地位却一落千丈,元朝有一个排行:“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
八娼,九丐十懦”,文人(也就是儒)属于第十等,比妓女和乞丐还低一两个档次,比文革时期的‘臭
老九’还低。元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水浒》作者是元末的一个文人,作者不喜
欢他所处的朝代,他希望能改朝换代。那时候,马列主义还没有,人们也不认识什么剥削与被剥削,人
们希望的是有一个好皇帝能代替坏皇帝,希望赶走‘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人。老百姓心目中的好皇
帝,最重要的是要‘疏财仗义’,能把他敛起来的财物分给老百姓;老百姓受点剥削是无所谓的,领导
一个国家需要的费用必须是要劳动生产者负担的;只要领导者不贪得无厌,他领导下的小集团不贪得无
厌就行。老百姓心目中的好皇帝不需要武艺高强,只要会使用人、团结人就行;老百姓心目中的好皇帝
必须是不好色的,像洪秀全那样要88个姑娘做妻子的也绝对不行。宋江就是这样一个符合作者心目中能
做改朝换代后的最高领导人的人物。
宋江不是生来就是要造反的人,他最后走上梁山,做了梁山泊的起义队伍的领导人是有一个过程的。作
者细致地描写了这段过程,说实话,这段描写远不如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人的故事好看,但却是必
须的。宋江在杀了阎婆惜后,开头是逃避,后来是刺配,从郓城县一路到江洲,在路上碰到各色各样的
人,展开各色各样的故事,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凡是一听到他是宋江,对方就‘纳头便拜’。
这种情况有点让读者吃惊,恐怕连宋江自己也有点意外。宋江不过是郓城县一个小吏,从山东到江西,
当时并没有什么宣传工具,怎么宋江会那么有名?有点不合情理?但作者就这样写了,作者要告诉大家
‘久旱逢甘霖’,‘及时雨’是所有老百姓所盼望的。宋江在郓城时除了乐善好施,舍命帮助好友外,
并没有多大志向,但从离开郓城一路到江洲后,他发现自己隐藏着巨大的号召力,他向往着梁山泊这个
造反圣地了;浔阳楼上的反诗证明了这一点。诗不是随便能写出来的,‘诗言志’,是最能反映一个人
的心声;‘酒后吐真言’,酒醉时的人就会失去平时的警惕心,因而宋江酒醉时所题的诗是最能反映宋
江的心胸的。我们不妨来看看宋江的诗:
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他很有自知之明。)
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他自比为隐藏着利爪的、随时要猛扑的猛虎)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洲;(他对刺配江洲是很不满意的)
他年若得报怨仇,血染浔阳江口。(他要报仇)
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身在江洲,心早已经到了山东梁山泊了。)
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他认为他要领导起义,肯定胜过黄巢。)
这哪有‘造反后,希望招安去报效皇帝’的一丝一毫心态?
应该肯定,《水浒》的原作者(不管是罗贯中还是施耐庵)是要写一支在宋江领导下造反的队伍,这支
队伍的目的是要推翻原统治的王朝,绝没有‘招安’一说。
但是明朝的文人不干了,给《水浒》加上了‘招安’的尾巴。这样一来必须把宋江修改成一心要招安的
人,这样就把宋江搞糟了,变成一个人格分裂的人,又要造反、又要招安!这样一个人,读《水浒》的
人可以马马虎虎地读过去就完了。现代人要把他从电视剧中表现出来,那就难坏了导演和演员。反正导
演如何考虑的,我不知道,但著名演员李雪健演绎的宋江实在让我恶心。从那以后,凡是李雪健出演的
电视剧,我再也不要看。
这大概是《水浒》的原作者在天堂中也要顿足长叹的。
20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