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锡山说水浒
张国光的金圣叹及金评《水浒》研究述评
作者:周锡山 @ 2013-12-30
张国光的金圣叹及金评《水浒》研究述评
周锡山
作者按:本文为拙著《金圣叹文艺美学研究》中“20世纪中国文化十大家论金圣叹及其金批《水
浒》”中的第10篇。按年齿兼顾研究金圣叹的时间先后排列,十大家依次为胡适、鲁迅、周作人、冯友
兰、郑振铎、钱穆、钱钟书、陈寅恪、郭沫若和张国光。(全部论文皆在近期于“水浒国际网络”刊
出。)除了鲁迅全盘否定金圣叹,其他诸大家都全盘肯定金圣叹,并给以高度评价!
张国光先生治学的学科广泛、成果众多,观点鲜明突出;既有标志性的成果,又提出了创新性的研
究思想和方法;他创办学会、学术刊物、主办多个研讨会,有效推进了《水浒传》、《红楼梦》、中国
古代小说和理论的研究,影响巨大。张国光先生在学术研究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与20世纪任何大家
媲美;而其组织全国性的学会、全国性的研讨会,和创办刊物,影响面大,则超过前贤。
张国光(1923-2008),湖北大冶人。湖北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史研究权威专家,20世纪80年代至21
世纪初中国人文学科杰出的领军人物之一。1946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史地系。建国后,历任武汉文华
中学、武汉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武汉师范学院讲师,湖北大学教授。先后创办了湖北省《水浒》学会,
湖北省《红楼梦》学会,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等多个学会。并任武汉《红楼梦》学会会长。于1987年
至1997年间举办过九次当代红学研讨会暨“毛泽东评<水浒><红楼梦>研讨会”。贡献和影响更大的是他
创建并任中国水浒学会第一、二届执行会长,兼任金圣叹研究会会长,创办并任会刊《水浒争鸣》主
编,主办了多届全国《水浒》研讨会。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获人民教师奖章,1993
年又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一等奖。曾任湖北省人民政协第六届常委。张国光先生在古代文学、史学、
历史地理学、哲学史、文化史、教育史等多个领域,均有独到的建树。其所发表的涵盖中国文史哲学的
论著和他所整理的古籍共约一千万字。
在张国光先生诸多学术成果中,关于金圣叹及其《金批》水浒的研究非常令人瞩目。他对1949后至
十年文革中的3次金圣叹批判都做了拨乱反正的理论澄清,因此张国光先生评论金圣叹和金批《水浒》的
历史自1954年到2003年,长达半个世纪,取得了丰硕而卓越的成果。
今将张国光先生的金圣叹及其金批《水浒》研究的重大成果与巨大影响略述如下。
一、张国光研究金圣叹及其金批《水浒》的重大贡献综述
张国光最早评论金圣叹的缘起是1950年代初中国大陆发表了数篇批判金圣叹的文章,尤其是何满子
的《论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小册子。此书痛斥金圣叹为“精神宪兵”、“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言
人”、“宿命观的虚无主义者”、“诡辩论者”,污蔑金批《水浒》“将原书作了许多恶意的歪曲,居
心叵测地作了不少篡改,加了许多反动的评语,蒙西子以不洁,深重地荼毒了这部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
艺术价值的古典名著”,金圣叹评本《水浒传》是毒药。张先生要为金圣叹洗刷此书泼在他身上的污泥
浊水,在当年《红楼梦研究》批判的高潮期间,把自己几年中写就的20余万字有关文章,整理、辑编为
《两种<水浒>,两个宋江——兼论金圣叹批改<水浒>的重大贡献》系列论文,投寄《文艺报》。这些文
章未能发表,而其本单位有人将其作为和胡风的30万言《意见书》类比的毒草批判,张先生差一点被打
成胡风分子。
1956年的“百家争鸣”方针鼓舞了张国光先生,他将关于《水浒》和为金圣叹辩解的论文,寄给茅
盾。茅盾肯定张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将此文转给周扬,周扬转交巴人审阅。可是他于1957年夏
被打成右派分子,此文被定为“右派言行”,不可能发表了。
1950年代是金圣叹批判的第一个高潮;进入六十年代,批判金圣叹进入第二个高潮。
1962年,报刊上出现了一些为金圣叹作某些辩解的文章,于是《新建设》1963年7月号以头条、黑体
字的规格发表公盾《不要美化封建反动文人》的长文,杀气腾腾地批判金圣叹。张国光先生撰写了《金
圣叹是反动文人吗?——与公盾同志商榷》予以正面反驳,几经退稿,终于《新建设》1964年4月号发
表。此文在当时有很大影响,上海学术名刊《学术月刊》1965年2月号发表齐森华《一九六四年若干学术
问题讨论综述-关于金圣叹的评价》,从“金圣叹的政治立场”、“金圣叹评改《水浒传》所表现的思想
倾向”、“金批《水浒传》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问题”三个角度选录、梳理重要的争论观点,突出记
载了张先生全盘肯定金圣叹及其金批《水浒》的重要论点。
张先生在此文中旗帜鲜明地指出金圣叹是“封建文化的贰臣”、“封建政权的叛逆”、“生得无愧
清白死得尤为壮烈是应有别于所谓反动文人的”进步文人。他认为金本《水浒》中的反动批文是“革命
思想的保护色”,金圣叹的评点“不是歪曲而是强化了《水浒》的革命主题”,“不是丑化而是美化了
宋江形象”,“不只是‘有限’的同情水浒英雄人物”、“不是忠臣的谏诤而是代表人民的义愤”,
“应重视金批《水浒》对农民革命的积极影响”。
由于这是一篇争论文章,其正面观点特别是金本《水浒》与旧本《水浒》的比较研究未能充分展
开,“两种《水浒》两个宋江”的明确结论也未能够公诸于世,但是其关于金圣叹和金本《水浒》的主
要观点已经比较全面地公之于世了,此文还初步显示了张国光先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中国小说研
究学术史上的创意。
《新建设》发表张文的目的是挑起争论,给张文以批判,于是此后就连续发表批张的文章,公盾还
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批张文章。张先生写出多篇争鸣的长文,投稿后都石沉大海。
1975年四人帮发动批《水浒》运动,其御用文人又掀起金圣叹批判的第三次高潮。
文革中,全国知识分子皆跌入苦海,参与这场争论的学者都被打倒,受尽磨难。张先生却不顾个人安
危,于1975年四人帮“评《水浒》运动刚开始,即撰文赞宋江,寄给《光明日报》和本地报刊。《光明
日报》编辑保护张国光,将此文悄悄退回后,他在《长江日报》编辑部纵论宋江、金圣叹不是反对文
人,并希望该报向领导汇报,该报据此写成“内参”。四人帮御用文人在批判《水浒》和金圣叹的多篇
文章中抨击60年代前期“为金圣叹翻案的歪风”,实也涉及张先生。张先生不能公开发表反驳言论,且
受到很大的政治压力,但坚不屈从四人帮的淫威,坚持思想自由的原则和自己的正确见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新时期思想解放的道路,张国光先生迅即抓住历史机遇,连续发表多篇论
文,肃清1950年代、1960年代、1970年代三次批判“反动文人金圣叹”高潮中发表的错误论点,和批判
金圣叹的始作俑者胡适的错误观点,为金圣叹实现了彻底的政治平反,并梳理和评论了金圣叹及其金批
《水浒》的巨大贡献:
1979年底张先生作了“两种《水浒》,两种宋江,论金圣叹评改《水浒》有大功”的学术报告,同年由
《江汉论坛》创刊号发表其《杰出的启蒙思想家金圣叹》,在学术界首先全面高度评价金圣叹的先进思
想及其评批《水浒传》的重大贡献,标志着金圣叹研究进入了新的时代。
张国光先生为金圣叹翻案的重要文章还有:
《两种<水浒>、两个宋江——兼谈金圣叹批改水浒的贡献》(《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1
期)、《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关于金圣叹批改水浒不得已用“保护色”的问题》、《别出心裁的文学
批评——谈如何理解金圣叹关于宋江“十不可”的评论》、《杰出的古典戏剧评论家金圣叹——金本两
厢记批文新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辑)、《金圣叹关于艺术规律的理论初探》、《论金圣
叹的诗及其反清思想——沉吟楼试选考评》等。
与此同时,张国光先生创立《水浒》学的主要文章有:
《试论建立科学的“水浒学”诸问题》(《水浒争鸣》第二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水浒
>祖本探考——兼与聂绀弩先生商榷》、《再评聂绀弩先生的<水浒> 简本先于繁本说——兼辩<水浒>成
书之前并无所谓“词话本”流传》(湖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等。
张先生将一系列的论文汇辑成《水浒与金圣叹研究》(中州书画社1981)、《水浒与金圣叹研究二集》
(武汉师范学院印行,1981)、《古代文学论争集》(武汉出版社1987)、《金圣叹学创论》(中州古
籍出版社1993),共4本论文集和1本专著《金圣叹的志与才》(南京出版社1998)。,
同时整理出版金圣叹著作5种:《金圣叹诗文评选》(选编,岳麓书社1986)、《才子杜诗解》(评辑,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金圣叹批西厢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金圣叹批才子古文》
(点校,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金圣叹评改本《水浒传》(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经过张国光先生带头为金圣叹翻案,率先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和专著,创立了新的“金圣叹”学研究的学
科。中国评点文学的最高峰、领先于世界美学史的一代大家金圣叹的研究,开始走入正路,并逐渐形成
了高潮。
二、张国光先生研究金圣叹及其金批《水浒》的重要论点综述
张国光以“两种《水浒》,两个宋江”,“金圣叹评改《水浒》重大贡献”的揭示而享誉学术界。其主
要观点为:
张先生用金本《水浒》和其他诸种《水浒》版本的全面和精细比较的方法,指出《水浒》应依版本、情
节、主题与人物形象之不同,分为“忠义水浒”即百回本、百一十回本以及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
和经过金圣叹删改、评点的七十回本“金本水浒”两个类型。前者鼓吹投降主义,其中的宋江形象是个
道道地地的投降派;后者是农民起义的教科书,其中宋江才成为雄才大略的起义军领袖。
《两种<水浒>、两个宋江——兼谈金圣叹批改水浒的贡献》提出:一、要研究《水浒》的流变史,了解
两种《水浒》——《忠义水浒传》和《金批水浒》——的产生和互为消长的过程;二、在解放初和解放
前人们的评论《水浒》,大都以金本为依据;三、50年代以来是怎样把两种《水浒》混淆成一种《水
浒》的;四、“四人帮”在评《水浒》中,是怎样歪曲鲁迅对《水浒》的论述并压制争鸣的。从以上四
个方面分析、评论《忠义水浒传》与其走投降主义道路的宋江,和《金批水浒》与革命领袖宋江,是性
质完全不同的两本书、两个人物形象。张先生立足版本,对《水浒传》不同版本做了深入研究,得出了
金圣叹评改本《水浒》无论思想还是艺术都远远优于其他本子的结论,不仅实现了替金圣叹翻案的目
的,而且树立了金圣叹是杰出启蒙思想家、杰出的文艺理论研家的崇高地位。
张国光先生早在1955年就思索和形成了金本的“保护色”说,在1964年4月发表于《新建设》上的《金圣
叹是封建反动文人吗?》中正式提出了这个重要观点。
金圣叹在《水浒》的序文和评批中的确有一些攻击农民起义和其革命领袖宋江的言论。张国光先生认为
这是金圣叹为避祸——为逃避明末清初森严残酷的文网而不得已设置的“保护色”。这是极有道理的。
这样的解释是张国光先生研究金圣叹的重大成果和可贵的理论突破。在黑暗的封建时代,当然不能公开
赞美造反,否则便等于准备自杀或自投罗网。其次,试想在一再严令禁绝《水浒》和特务横行的明末,
如果不讲几句言不由衷的门面话,能让这部小说广为流传吗?因此“保护色”之必要和明智,不容置疑。
圣叹的这类咒骂全是抽象的,故而也都是空洞无力的,而他的众多具体赞美则深入人心,这不仅在客观
效果上显示出来,而且金圣叹在金本《水浒》中也曾不露痕迹地揭示过自己的这个目的。张先生的分析
和评论,对读者和学者的启发很大。
后来他又把这种立足版本研究文学作品的方法延伸到其他领域,对《西厢记》提出“两种《西厢记》,
两个崔莺莺,两个红娘,金圣叹批改《西厢记》有重大贡献”的命题;对《红楼梦》提出“两种《红楼
梦》,两个薛宝钗,高鹗续改《红楼梦》有重大贡献”的观点。
《有比较才有鉴别——<金西厢>优于<王西厢>之我见》梳理和分析“金本对正面人物性格的深
化”、“金圣叹对《西厢记》唱词的加工”中的多个佳例;评论《金西厢》截取第五本之必要,否则将
“削弱甚至否定反封建的主题,而且也丑化了剧中的主要人物”,论证金圣叹评改的金本《西厢记》在
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皆优于王实甫《西厢记》的原作。
张先生在仔细研究《红楼梦》后,发现《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评者脂砚斋与续订者高鹗都深受金圣
叹评改的第五、第六才子书的影响,他们运用金圣叹所总结的长篇小说与大型戏剧的创作经验与方法从
事创作评论,完成了《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但他们的政治思想和批判精神,比较《水浒传》的作者
和批改者金圣叹要逊色许多。尤其是:
曹雪芹在政治上毕竟是一个软弱者,他未免只记得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却忘掉了“言之者无罪,闻之
者足戒”的古训。他只是袭用了金本《水浒》伪施序所谓《水浒》“谈不及朝廷”的说法,却不了解这
话乃是金圣叹用来作为迷惑统治者视线的“保护色”,而在《水浒》批文中,金圣叹却用了抨击昏君奸
臣、贪官污吏的大量评语,来“抵消”这样一些饰词。至于《水浒》对封建统治阶级罪恶的揭露更是淋
漓尽致。但《红楼梦》却是尽量地避免“干涉”朝廷政治。即使有所涉及也是含蓄有余,浅尝辄止,生
怕触及封建统治阶级的痛处。而小说中不断地出现的什么“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万年不
易之朝”等等谄媚性的词句,尤属败笔。至于公开声明反对“讪谤君相”的野史,这就更加反映了曹雪
芹政治上的保守性。
围绕着金圣叹和《水浒》问题,张国光先生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深入的新观点,在评论金圣叹是杰出启
蒙思想家之后,又论证“金圣叹的文论代表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成就”这个重要结论。
张先生的《<文心雕龙>能代表我国古代文论的最高成就吗?》从十个方面论证刘勰“无论是才、学、识
都很不足”,金圣叹则站在明末清初时代的高度,以其优越的学识、精当的评论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其才学识和成就要高于刘勰。此文引起某些《文心雕龙》研究家的反感。我感到张国光先生的比较和结
论能够成立。我认为金圣叹和刘勰、王国维并列为中国文学理论、美学的三大高峰,而金圣叹的贡献在
三人中是最大的。拙著《金圣叹文艺美学研究》全书的内容可以作为张先生这个断论的佐证之一。此因
时代的发展,决定了金圣叹高于刘勰。与金圣叹相比,王国维并不专用力于文学理论研究和美学的建
设,尤其是他后期全力转向国学,用心不全在此。而且他全盘否定南宋词、全盘否定明清传奇;他对
《西厢记》、《水浒传》等名著有偏见,等等,这些重大偏颇是不容忽视的。
张先生另有《金圣叹著述考》一文考证和梳理金圣叹著作和现存著作的情况,笔者另有文章评述,此处
不赘。
张先生首倡和建立《水浒》学的过程中也发表了诸多重要的观点。张国光先生的高弟、东南大学人文学
院喻学才教授《水浒学源流考》精辟总结张国光先生研究《水浒》作者和版本的重要论点:关于《水
浒》的作者,施耐庵只是嘉靖时写作繁本《水浒》的作者之托名。在《水浒》的版本研究上,胡适首倡
由简本演进为繁本说。鲁迅也因此说简本先于繁本,后经郑振锋、何心、聂绀弩的申述,此说遂为文学
史家所据。张国光先生则先后写了《<水浒>祖本探考——兼与聂绀弩先生商榷》、《再评聂绀弩先生的<
水浒>简本先于繁本说——兼辩<水浒>成书之前并无所谓“词话 本”流传》两文,逐条驳斥了胡适、鲁
迅及聂绀弩的论据,重申了30年代孙楷第提出的坊贾删繁为简说信而有据。《水浒》成书必在嘉靖初年
以后,《水浒》成书和刊行于嘉靖十一二年间。 这样,《水浒》的历史实为四百五十年,而非六七百
年。张国光先生认为,《水浒》本是文人创作,而非民间艺人集撰或由几位 文人合撰。它的祖本不是鲁
迅所说的“简本”。而是明嘉靖初武定侯郭勋刻印的百回本《忠义水浒传》。作者郭勋的门客“施耐
庵”乃其托名。张国光先生则认为,《水浒》非宋元或明嘉靖以前作品。
三、张国光先生推动金圣叹及其金批《水浒》研究的重大贡献和影响
张先生的以上观点所引发的争论,也推动了《水浒》学研究的发展,影响深远。
张国光在晚年进一步指出金圣叹对《水浒传》作了大量的改写,他应该是金批《水浒》的作者之
一,金批《水浒》应该称之为金本《水浒》,还要肯定金本《水浒》实际上是《水浒》的定本。先生推
动金圣叹及其金批《水浒》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已有不少学者的重要文章论及此题,发表了不
少精彩的观点。例如:
王齐洲《论“双两说”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学术史的贡献》指出:
“双两说”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学术史的贡献,主要不是其具体的学术观点,而是将版本学引进古代
通俗小说的研究,创新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促进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深入,因而在中
国古代小说研究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正是张国光先生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学术遗产。
金本《水浒》与旧本《水浒》的比较研究“双两说”经过多年的尘封后终于在新的时代生了较大的
社会影响。他说“《水浒》研究应该建立在版本研究的基础之上,而研究《水浒》版本不应是仅仅注意
它的文字有繁有简、回目有多有少,而首先要根据它的思想内容是宣传坚持武装斗争还是鼓吹向封建王
朝投降,而把这种主题上的分歧作为划分两种不同性质《水浒》的标准。……”以《水浒传》为例。张
国光先生认为金圣叹批改本以前的一切《水浒》版本都是鼓吹投降主义的作品,只有经过金圣叹批改后
的《水浒》才由“反面教材”变成“革命的教科书”,而宋江也由“投降派”变成“彻底反抗者的形
象”。
在这些论断中,对金圣叹和金本《水浒》的肯定已然明确,“苦心”说也为“保护色”说开了道路。张
国光先生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明确、更充分、更坚决、更持久地坚持为金圣叹翻案。将两种《水
浒》、两个宋江分别开来把“保护色”的问题和“十不可”的评论作为重要的理论问题提出加以研究,
最终归纳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双两说”因而超越一”般的学术观点之争,而具有了学术史创新价值。
“双两说”对古代小说研究学术史的贡献主要体现为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的创新这种创新对中国古
代小说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后来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也深有启迪。
因此科学的学术评价并不以其具体学术观点是否正确为唯一依据而应该更重视学术思想、学术方法
的创新以及这些创新对学术发展的影响。并且一种学术观点总会有所继承有所借鉴横空出世无所依傍的
情况少之又少。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倒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对不同的学术观点最好是兼收并蓄求同存
异。每一种学术观点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又是相对的。
喻学才教授《水浒学源流考》介绍张国光先生创立和发展《水浒》学的历史和影响:
《水浒传》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水浒”之成为一门专门之学却是最近二三十年 的
事情。“水浒”之能成为一门专门之学,是在改革开放这一大背景下众多的水浒学专家共同推动的结
果。同时也 与著名水浒学专家张国光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水浒学学术探索以及三十多年的学会活动密不
可分。张国光先生围绕《水浒》所作的种种“奇谈怪论”、所作的一系列理论斗争,以及他为湖北省
《水浒》学会与中国《水浒》学会的 组建包括会刊的创建所作的不懈努力,必将载入水浒学研究史册。
“水浒学”概念是张国光先生在1980年6月18日于武汉师范学院的一次学术演讲中首次提出的。他将
“水浒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即“旧水浒学”时期,自明嘉靖初《水浒》有刻本行世,至清朝
末年,由于维新运动、民主思想的激荡,一些进步的评论家无不极口称颂《水浒》,或赞之为“社会 主
义之小说”,是宣扬民主、民权思想之作。
“水浒学”的第二时期为“新水浒学”时期。“新水浒学”开端的标志是1920年胡适《水浒传考证》
的发表。随后,俞平伯、鲁迅、郑振铎、孙楷第、赵景深诸先生,都先后对《水浒》研究作出了贡献。
在张国光先生的推动和全国同行的努力下,“新水浒学”正在大踏步地步入“科学的水浒学”的殿
堂,水浒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进入了第三时期的发展阶段)。
《水浒传》首部电视连续剧的拍摄和放映是我国《水浒传》文化发展的一件大事。张国光先生巨眼
照见这部电视片歪曲《水浒传》的精神,鼓吹投降主义,于1998年4月23日在《羊城晚报》“新闻周刊”
发表立场坚定、观点鲜明的否定性意见,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张先生将《水浒》学研究发展
到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实践。
张国光先生对于水浒学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团结本省和全国学者发起和建成多个学术研究组织,其中全
国性的2个、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多个。组织省级和全国性的研讨会二十多次。创办大型学刊《水浒争
鸣》,主编大型论文集等。
张国光先生热情关心、帮助和提携青年学子,成绩斐然。他本人培养研究生外,在举办学术会议时广邀
湖北、武汉本地和全国的青年学子参与,在他创办的《水浒争鸣》上发表青年学子的文章。
湖北省暨武汉市高校林立,在民国时期即是中国学术重镇之一,至今犹然。湖北省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
期,教育和科研发展势头凶猛,涌现了一大批识见出众和成果卓著的学者。张国光先生以《水浒传》、
《红楼梦》、金圣叹和明清小说理论为主要科研突破口,带领众多湖北专家学者,组织众多研讨会,召
集本省和全国学者热情参与,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年湖北不少中青年学者的成长,
张国光先生的指导、引导和提携,颇有功焉。
我本人于1980年11月作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和教育部“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论师训班”学员
一起,随导师徐中玉教授出席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与武汉大学合办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第二届年会期
间,因“师训班”的吉林大学王汝梅先生知我喜欢金圣叹、正致力于金圣叹研究和汇编《金圣叹全
集》,特介绍我结识张国光先生。张先生即与我保持通信,寄赠他出版的著作,邀请我出席1981·武汉
·首届《水浒》全国研讨会,并将我提交的论文收入《水浒争鸣》第二辑,成为我的学术生涯中在海内
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又力邀我出席1989·湖南张家界·首届金圣叹研讨会,一起在会上发起、成立金圣
叹研究会。自1990年至2002年,他多次来沪,都约我一起与有关人员联系,商议学会事务等。我编校、
出版《金圣叹全集》和诸多研究金圣叹的论文,皆得到他的肯定和赞誉,给我以很大的鼓励。我从他的
论著中得到很大的启示。不仅是他的观点和成果,更重要的是他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他那不顾一切、勇
往直前的追求自由思想和学术的精神,使我大开眼界,也大受鼓舞。在1980年代,除徐中玉师外,曾有
多位国内一流的学术宗师和大师关心、帮助和提携过我,张国光先生即是其中一位。我的金圣叹研究,
是学习和继承张国光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成果的一个产物。今年是张国光先生诞生九十周年,我特撰此文
深切缅怀这位长年关心、提携我的学术前辈,他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