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锡山 @ 2014-03-01
《金圣叹著作述略》中编——周锡山的金圣叹著作考证
周锡山
在拙编《金圣叹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出版后,因为除金圣叹和《水浒传》的权威研究家张国
光先生外,学者对金圣叹的全部著作情况不知,出版社删去我的前言和说明,我就将在辑编《金圣叹全
集》的过程中,自己研究和收集金圣叹著作的成果撰成《金圣叹著作述略》一文,提供学界交流。此文
发表于金圣叹故乡的名校《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中国古代近
代文学研究》1986年第8期全文转载。
《金圣叹全集》和此文出版和发表后,我都及时寄赠张国光先生,得到他的首肯和鼓励。此文发表后,
学术界接受了我的这个成果,至今无人提出异议。
因限于当时学报给我规定的篇幅,所以考证的成果不能刊出,原稿也被略作删节:提及《天下才子必读
书》和《唐才子诗》真伪争议和我的考证成果举例,皆被删去。今将原来发表的文章作为上编,我的考
证成果作为中编,并补做下编——介绍和评论同行学者张国光、傅晓航等的相关研究成果。
金圣叹到底有多少著作,1980年代除了张国光先生和我,一般都不知道详情。但张国光先生因身处武
汉,没有条件到京沪和江南的各家图书馆查阅书目,尤其是当时善本书的书目,各家图书馆都秘而不
宣,学者无法查阅,所以他对金圣叹现存著作的版本了解不确切,也取不到好的版本。因此,本文上篇
出于谨慎,指出“其现存文学论著究竟有多少,连大多数研究者也心中无数”,现今根据学术界已经发
表、出版的有关金圣叹著作的全部论著,可知至今只有笔者一人对金圣叹全部现存著作的情况有着确切
的了解。
当年我经过考证和收集,确定了《金圣叹全集》的篇目,并找到其多数著作的原刻本和善本,编定此
书。其中原刻本3种:《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和《唱经堂才子书汇
稿》。善本2种:《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和《天下才子必读书》。当年,学术界公认《贯华堂第六
才子书西厢记》的原刻本无存:周越然言言斋藏本毁于火灾,吴梅藏本毁于日寇炸弹,傅惜华藏本“文
革”中抄家后迷失。
我于1995年找到了《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的原刻本,2009年出版的《金圣叹全集》增订、导
读解读本,其中《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是至今唯一以顺治十三年(1656)原刻本为底本的整理
本。新增梅庆林先生首先发现的《小题才子书》,补入真伪有争议的金批《推背图》,成为收罗齐全的
《金圣叹全集》。
署名金圣叹评批的还有著名的《三国演义》批评本。《三国演义》评批本之序署名为金圣叹;序中,以
金圣叹的口气介绍了金批的六才子书;此书各卷开首也标示:“圣叹外书”,书商还将书名题为《第一
才子书三国演义》。前辈学者陈登原《金圣叹传》最早指出署名金圣叹《三国演义》序是伪作:“此序
实伪。”“意者,毛引圣叹以自重耳。”因此拙编《金圣叹全集》不收题为“圣叹外书”的《三国演
义》评批本,但将署名金圣叹的此序,作为伪作收入附录,供读者参阅。
在陈登原此书之前,连《中国小说史略》的作者鲁迅都因未能辨别署名金圣叹的毛宗岗评批的《三国演
义》的序言是伪作,相信了此书所印的“圣叹外书”标识,多次误将此书作为金圣叹著作,即将书中的
毛批误认作金批。陈登原此书出版以后,学界和媒体的众多人士不知这个观点,依旧将毛批《三国演
义》和此序看做是金圣叹的著作。江苏古籍出版社《金圣叹全集》的责编,在审阅稿件期间,突然特地
来信说:“据说金圣叹尚有批《三国》一种”,要我做增补,他本人也“要到去图书馆了解”。我立即
回信告诉他陈登原和我的观点,他在这个问题上从善如流,立即作罢。
金圣叹现存著作的真伪,有四种具有争议。这四种是《天下才子必读书》、《唐才子诗》、《小题才子
书》和《推背图》。对于前三种书的真伪,在学术界虽然存在争议,但认为是伪作的一方,尽管明确自
己的否定性的观点,却从未公开发表文章,而认定《推背图》为伪作的学者,则有人发表文章提出自己
的观点。
自清末民国至拙编《金圣叹全集》出版之前,所有学术著作中谈到金圣叹的著作情况的,都不全,几乎
无人提及《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和《天下才子必读书》,只有开明书店1944年出版的朱东润《中国文
学批评史大纲》第六十三节《金人瑞》言及:“又有天下才子必读书,节评左传、国策、史记,以及后
代文字,凡百余篇……”。
《天下才子必读书》和《贯华堂唐才子诗》两书,由于研究家都未见到原刻本,所以学术界未承认坊间
的两书翻印本是金圣叹著作(著名金圣叹研究家金德门,笔名易名,也对我说过),故而当时也未进入
学界的研究视野,无人发表研究这两部书的文章。
《天下才子必读书》因为《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金圣叹谈到的内容和文章数量与现存的此书相
差很大;另外,按照金圣叹生前所刻诸书的惯例,此书的书名应为《贯华堂天下才子必读书》,而现存
的都径称为《天下才子必读书》,没有贯华堂的冠名;又没有金批诸书都有的金圣叹本人的序言。此书
的原刻本根据《唱经堂才子书汇稿》中提供的书目和《沉吟楼诗选》抄本所附的书目,都说在金圣叹生
前“已刻”,但大家都没有看到此书的原刻本,因此金圣叹研究家对现存此书是否是金批原作,抱否定
态度,认为此书极有可能是伪作,因此无人做此书的研究。
我对此专门做了考证,认为此书是金批著作。我考证的《天下才子必读书》是金圣叹著作的依据,是内
证。今举一例:
《董叔得系於范》(周锡山《金圣叹全集》江苏古籍版第三册第349页,第一段)
“求”字妙妙,“既”宇妙妙,“矣”字妙妙,分作两句,妙妙,“欲而得之”妙妙,“又何请焉”妙
妙。不知文者谓是佳谑,却不知是一片眼泪。○读此,忽然又想着虞翻“远求小姓,足使生子”语。
董叔将取於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董叔即将娶范氏家的女子为妻,叔向说:“范氏家
富贵,何不取消这门婚事!”)求昏(同“婚”)至言,千戴敬佩之。曰:“欲为系援焉。”(董叔
说:“我想借这件婚事得到攀援。” 系援,作为绳梯往上爬。)千载求昏富室人同心。他日,董祁塑於
范献子曰:“不吾敬也。”(婚后的一天,董叔的妻子董祁告诉她的哥哥范献子说:“他不尊敬我
们。”)董祁,即董叔所取於范氏之妻,献子之妹也。○富女,那可不敬?一笑。献子执而纺之庭之
槐,(范献子把董叔抓来捆绑在庭中的槐树上,)妙妙。叔向过之,(叔向正好经过那里)亦是特地
“过之”。曰:“子盎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董叔说:“你何不为我去求情呢?”叔向说:“你想求得与他们的联系,不是联系上了吗?你向求
援,不是得到他们的帮助了吗?你要想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还要请求什么呢?”)妙妙,不是谑,正
是痛创。
这篇文章记载董叔,试图通过与富贵家女字结婚,得到富贵家族的帮助和提携,金圣叹讽刺说,这是求
婚富家的深切中肯的言论(至言);想要通过女家的权势,自己可以爬上去,得到富贵,这是千载求婚
富室的人的共同心思、目的。
董叔的好友叔向早就劝他打消这个念头,不要与富贵家女子攀亲,原因就是富贵家的女子傲慢、盛气凌
人,会看不起丈夫,作为丈夫的,既然要依靠女方,就必须尊敬女方、对女方百依百顺,对女方要主动
拍马奉承。董叔不懂,因为不懂,所以要与富贵女子攀亲,因为不懂,他对妻子的奉承不到位,甚至不
懂需要奉承和如何奉承,所以他的妻子不满意,到哥哥那里告状,她的哥哥就惩罚他了。
原文说:在惩罚的时候,正巧叔向走过那里。可是金圣叹认为,没有这么巧的事,是叔向那时故意走过
那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董叔求叔向去求一个人情,叔向回答他: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还有什
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求情呢?他的意思是:凡事都要花代价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要
靠女家得到富贵,就必须在女家面前低头服小,低声下气,奉承讨好对方。如果不肯,就会被女家惩
罚,如果坚持不改,就会遭到抛弃并受到更大的惩罚。所以叔向知道,为他去求情是没有用的,只会起
反作用。
金圣叹在文章前面的总批中,先是评论这篇文章的词语用的精彩,充分突出了当时情景的幽默、可笑和
痛苦交杂的感情,人物的语气所包含的性格和处事态度;接着说:“不知文者谓是佳谑,却不知是一片
眼泪。〇读此,忽然又想着虞翻“远求小姓,足使生子”语。”这个场面看上去是引人发笑的滑稽、可
笑的情景,实际上有力反映了穷苦丈夫的痛苦和眼泪。于是令我们想到,东汉末年、三国时代虞翻的一
句名言:“远求小姓(寻找一个门第低微的人家娶亲),足使生子。(这样的妻子,可以满足你:为你
生儿子,和你好好的一起过日子——这应该是人生中婚姻的最大目的和幸福)”
金圣叹的批语深刻、真切,能够通过一件事情说明一个大的道理,而且文笔精新,语言优美。
这段金批的主旨是揭示贫穷的人娶一个富贵人家的女子为妻,必定要遭遇到的下场。这个独到的观点,
是金圣叹个人的一个有思想意义的令人警醒的见解。他在此前的《金批水浒》中也有这样的见解:
时逢端午,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酒至数杯,食供两套,八字写尽骄妻弱婿之苦。只见蔡夫
人道:“蔡夫人道”,写尽骄妻;“只见”,写尽弱婿。蔡夫人道者,言梁中书不敢则声也;只见者,
言梁中书不敢旁视也。“相公自从出身,今日为一统帅,掌握国家重任,这功名富贵从何而来?”梁中
书表示:“提携之力,感激不尽!”蔡夫人道:“相公既知我父恩德,如何忘了他生辰?”
梁中书虽是一个高官,但在家里没有地位:与夫人家宴,夫妇两人各备一套食具,各人吃各人的食品,
妻子什么事情都要与丈夫争一个高低,不像平常夫妇那样的和谐,显示了骄妻弱夫的本质。接着写“只
见蔡夫人道”,“只有”妻子发言指挥,做丈夫的不敢出声,只能唯唯诺诺地答应,不敢违反。接着蔡
夫人索性再说:“相公自从出身,今日为一统帅,掌握国家重任,这功名富贵从何而来?”梁中书马上
感激涕零地说:“提携之力,感激不尽!”蔡夫人道:“相公既知我父恩德,如何忘了他生辰?”梁中
书立即照办。
只有金圣叹,将《水浒传》的这段内容观察入微、深刻精切地揭示了这段对话的丰富内涵。
两相对照,可见《天下才子必读书》的观点与金圣叹《金批水浒》相同,而批语的文字风格也相似,可
见《天下才子必读书》的确是金圣叹的著作。
这里仅举这么一个例子。我就是这样从这些观点相同、文字风格相似的众多例子,来证实《天下才子必
读书》作为金圣叹著作的真实、可靠性,然后编入《金圣叹全集》。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甲集》(简称《唐才子诗》)评批唐人七律六百首,全书凡三十万言。顺治十七
年(1660)四月编成(见《序》),序言末未署写作年月。因此原刻本无法确定刻印于何时,具体年月不
详。私家藏书未见著录。
私家藏书未见著录,也即民国至1980年代的学者未见此书的原刻本,因此学者颇疑此书是否是金圣叹著
作。笔者因1980年代初,得到赵景深师的帮助:景深师特地在他藏书中找出季永仁《葭秋堂集》一书给
我细读。景深师说,此书为家刻本,存世稀少,流传不广。此前研究金圣叹的学者未见此书。景深师提
供此书,让我看到可靠版本刻印的金圣叹写给季永仁的书信,此信是金圣叹为季永仁的诗集所作之序,
从序中所言可以证明《唐才子诗》的确是金圣叹著作。同时笔者先后在上海图书馆和浙江省图书馆查到
了《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甲集》的原刻本。
由于金圣叹给季永仁写的诗序可以证明此书的真实可靠,但季永仁《葭秋堂集》是罕见书,因此周锡山
在汇编《金圣叹全集》时,特将此信附入《唐才子诗》之后。可是责编改动了周编此书的面貌,竟然将
此信放在此书的最前面,即序的前面,并将此信与此书混为一体,变成了此书的一部分,这种做法突兀
而不规范。
《小题才子书》一书,研究界无人看到过,也无人提及此书。黑龙江学者梅庆吉先生于1990年发现
金圣叹此书的光绪上海翻刻本,颇为珍贵。有不止一家报刊发表了这个消息。但是此书没有公布于世,
学界也无人响应:对梅庆吉先生的这个发现没有人发表文章予以支持,没有一个金圣叹研究家予以置
理。从发表的科研成果看,当时对金圣叹的全部著作情况有研究的人仅有张国光先生和我两人,其他人
没有发言权。张国光先生因为没有看到梅庆吉发现的原书,所以无法确定此书的真伪,所以直到他于
2005年去世,未予置理,从未提及梅庆林的这个发现。傅晓航2006年发表的《金圣叹著述考》长文,也
未提及梅庆林发现的此书。
经学界朋友代我联系,梅庆吉先生提供给我此书的全书复印件。上世纪90年代我修改《金圣叹全集》的
校点本,在对全书重做校雠、标点的同时,也对梅庆吉发现的此书做了研究,我确定此书的确是金圣叹
的著作,并找到了旁证。但书前署名金圣叹的序,我考定其有作伪成分。我决定将此书收入新版的《金
圣叹全集》中,但在前言中指出此书序言有作伪成分,并说明根据。因我已经确定了此书确实是金圣叹
著作,我就正式公开肯定了梅庆吉首先发现此书的贡献,我是至今唯一对《小题才子书》做出准确考
证、并正式发表肯定观点的学者。
《推背图》也曾是著名的金批著作。但因当时的学术环境,学者都不知晓这部涉及“封建迷信”的《推
背图》,有人知晓也不能谈论,更不可能收入到《金圣叹全集》中,我也不能提及此书。至2009年我出
版《金圣叹全集》的增订本时,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麻烦,将此书作为附录收入,保证了《金圣叹全
集》的完整性和学术性。
关于此书的真伪,学术界争论激烈,迄今没有定论。我本人倾向于此书是金批之作。在拙编《金圣叹全
集》增订本出版2年半后,仍有学者肯定此书是金批之作,他说:
现在流传下来的《推背图》共有60卦,每卦一幅图象,每幅图象旁是神秘玄奥的四言谶语,并配以进一
步解释的七言诗。除了首尾外,共有58卦预言。到了明末,名士金圣叹对《推背图》进行解读,该本现
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此前,有人认为这是部伪书,但实际上,早在《宋书》“艺文志”中就有关于
此书的记载了。而金圣叹批注也没什么问题,是一段史实。或者至少可以这样认为,《推背图》在元朝
以前就已存在。当然,由于书中涉及朝代兴衰,所以在后世被列为禁书。
我认为学术界对此书真伪,有分歧,但大家都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所以将他作为附
录收入“全集”中。收入拙编全集的金批《推背图》,由两种版本拼凑而成:其中有半部的天头有张之
洞(张文襄公,1837-1909)的手写批语,但只残存半部,所以另半部就用别一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