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浒争鸣文库
《水浒传》的叙事潜隐结构
作者: @ 2015-09-17
《水浒传》的叙事潜隐结构
郑铁生
【摘要】《水浒传》的叙事结构是“有机”还是“无机”,是学术界长期以来讨论的话题,因为它关系
到触摸长篇小说的生命形态,是把握作品的人生和审美意蕴的根本。本文在厘清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论
证《水浒传》的叙事潜隐结构。其范畴包括:对应现实层面的黑暗权势的张力网;潜藏于人物性格和命
运中的气血;对应理念层面的潜在的意脉。从而说明《水浒传》的叙事结构“有机”的内涵,即叙事结
构的形态及其组合性和转换性。这种机制主要决定于它的潜隐结构。
【关键词】水浒传;叙事;潜隐结构
《水浒传》的叙事结构是“有机”还是“无机”,是学术界长期以来讨论的话题,已经有几代学者为之
呕心沥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触摸长篇小说的生命形态,是把握作品的人生和审美意蕴的根本。我们今
天在对这一学术问题的扫描中,在厘清理论探索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进而论证《水浒传》叙事结构
“有机”内涵的本质,即叙事潜隐结构。
一
半个世纪前,对《水浒传》叙事结构“有机”还是“无机”的争论,引发出学术界长期的探讨的话题,
至今未休,而它促进了学理的渐进和成熟。扫描其过程,也使我们理论思维更加清晰。
(一)50年代《水浒传》叙事结构“有机”还是“无机”话题的提出。
茅盾发表了《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从全书看来,‘水浒’的结构不是有机的结构。我们可以把若
干主要人物的故事分别编为各自独立的短篇或中篇而无割裂之感。但是,从一个人物的故事看来,‘水
浒’的结构是严密的,甚至也是有机的。在这一点上,足可以证明‘水浒’当其尚为口头文学的时候,
是同一母题而各自独立的许多故事。”1李希凡针对茅盾的观点,发表了《‘水浒’的作者与‘水浒’的
长篇结构》,“我以为,《水浒》长篇章回结构的有机完整性,只有从现实主义创作角度,只有从《水
浒》的现实主义内容上,予以探讨和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只强调其接近说话时的原始特
点,势必会形成否定《水浒》是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的偏见。”2遗憾的是受当时政治氛围的影响,这
一学术争论没有展开。但把《水浒传》叙事结构的特征,即故事与故事之间究竟是否“有机”的问题提
出来了。“有机”内涵究竟指的是什么?
(二)80年代学术界重提《水浒》叙事结构“有机”还是“无机”的话题。
郑云波撰文指出:“(茅盾)他这一番话,不仅说出了《水浒》这部古典长篇小说在情节结构方面的特
色。同时可以启迪人们去思考:在这‘不是有机的’和‘也是有机的’两者之间,确实包含着一个更为
诱人的学术问题。这正是茅盾先生在以上文字中所没有点明的而又很值得探索的课题。”3该文描述了
《水浒》叙事结构的基本形态,把“有机”还是“无机”的争论具体化了,但依然没有掘开形成“有
机”机制的内涵的硬土层。这一时期关于《水浒》叙事结构模式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马成生在其专著
《水浒通论》4中提出的“板块结构”和“贯穿‘板块’的‘线’”。其他的基本观点:除去序幕和尾声
外,第一,《水浒》前半部是五个大“板块”,即鲁智深故事、林冲故事、晁盖等的故事、武松故事、
宋江故事;第二,《水浒》中间部分是六个较小的“板块”,即杨雄石秀的故事;第二、三打祝家庄的
故事,解珍解宝的故事,朱仝雷横的故事,三山聚义打青州,攻打华州与芒砀山的故事;第三,《水
浒》后半部是四个大“板块”,即卢俊义故事、受招安故事、征辽的故事、平方腊的故事。尽管有的学
者可能在“板块结构”的划分上有大同小异,但为多数学者所认可,在当时还是比较有影响的观点。特
别值得指出的是马成生的理论探索,已经触摸到了并试图解决《水浒》叙事结构“有机”联系的问题,
他说:“这些大小‘板块’之间和各‘板块’内部诸如此类的人事之间,是怎么串起来的呢?”他归纳
出两条贯穿的线:一条是暗线,即“忠义”这条思想意义的线;一条是明线,即互相勾连的人际关系。
其可贵之处是最先把理论的犁头掘进“有机”内涵的硬土层。然而这种线性的连接,还是难以完全说明
一种结构的吻合和转换,探索还在继续。
(三)90年代以来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对《水浒传》结构进行阐释。
90年代以来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对《水浒传》的叙事结构的研究视野开阔了,研究的方法也多了。张
同胜在《“水浒传”叙事结构的文化阐释》5中,曾对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对《水浒传》结构进行阐释的
情况做了勾勒:“其中,郑铁生在《论水浒传叙事结构》中认为‘《水浒传》前70回是以人物性格为结
构形态,而70回以后则又回到了故事情节的结构形态,是一个交叉的多元的叙事结构形态’。王平先生
在《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中把叙事结构分为‘结构之道’与‘结构之技’,用‘结构之道’来统一
‘结构之技’⋯⋯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认为《水浒传》的叙事结构‘先是折扇式的列传单元,
后是群体性的战役板块’。”但对《水浒传》叙事结构的特征,即故事与故事之间“有机”的联系,大
都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主义的分析偏多上,滞留在情节线索和具体的手法的追寻上,学理的开掘依然
欠缺。甚至到2005年黄凌云在《谈“水浒传”的结构艺术》6,仍列举的是一些方法:1.如念珠子个个牵
连的勾联式。也就是一个人物的故事带出另一个人物的故事。这是《水浒》中运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形
式,也是大多数学者比较重视的一种结构形式。2.不同人物的传奇故事同时推进,并行发展,在一个中
心事件中交织、汇合,然后又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3.某个人物的事迹故事没有集中描写,其事迹
散见于众多其他人物的传记中。4.采用人物传记的交叉穿插的写法。5.以某一个人物传记为轴杼来组合
情节和其他众多的人物。6.“横云断山”,即在主干情节线上横接一个或若干故事来表述。
90年代我曾著文探讨《水浒传》结构的吻合和转换,用叙事单元结构代替“板块说”,理由何在?所谓
人物或事件单元结构之间的组合,不是线性的连接,而是一种结构的吻合和转换。大体有三种基本形
态:1.人物个性的动力化所形成的内在需求和发展而构成的人物与人物的性格结构的组合;2.情节发展
中所展示的单个性格在社会化性格系统中的多重辐射和多级链式反应下所形成的人物之间的撞击和聚
合;3.叙事主体有意识的安排过场人物在社会化性格系统中所发挥的联系与组合。这一概括是想说明
《水浒》的单元结构之间的组合方式,不是线性的连接,而是一种结构的吻合和转换7。刘天振在《20世
纪〈水浒传〉研究方法的回顾与检讨》中指出:“郑铁生《论〈水浒传〉叙事结构》一文,引入西方叙
事学理论中的“单元结构”和“结合部”概念,认为人物是一个建构过程,他将在矛盾中不断地被否定
和置换。他把《水浒传》70回以前的叙事结构归纳为5个大单元:鲁十回、林十回、武十回、宋十回、卢
十回,另外还有5个小单元。”8可是我认为当时的努力,仍然不能清晰的表述结构的吻合和转换的机制
究竟是什么。这个时期杨义《中国叙事学》问世,他提出的叙事结构的双构性,一面是技巧性结构,一
面是哲理性结构。技巧性结构是长期以来探寻和总结出的情节线索和具体的手法,而哲理性结构既有显
形的一面,又有潜隐的一面,我们这里主要指的是潜在的意脉、气脉、意绪等。也就是说叙事结构形态
之中隐括着一个潜隐结构,这种提法很有见地。他说:“孤立地考察它们本身,是不足以组成结构的,
但是许多情节线索从这里抽引出来,而且它们之间形成某种张力,吸附整个情节向特定的方向发展。这
种非结构的结构,乃是一种潜隐结构,它们相互呼应,以象征的方式赋予整个情节发展以哲学意义。”9
这段话所说的潜隐结构,包含三层基本意思:1.许多情节线索源于潜隐结构;2.潜隐结构是一个张力
网;3.潜隐结构制约或者牵引着情节发展的方向。
《水浒传》的叙事结构的双构性,一面是技巧性,一面是哲理性。前者早在金圣叹就已提出了一系列的
具体叙事方法。如倒插法、草蛇灰线法、背面铺粉法、弄引法,獭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极不省法和
极省法、欲合故纵法、横云断山法、鸾胶续弦法、趁水生波法、禹王金锁法。发展到现在,无论批评的
武器,还是理论的氛围,都促使技巧性结构这一学术成果更为丰富。但是对它哲理性结构,即潜隐结构
则研究还留有很大的空间。说到潜隐结构,也许有人会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不用深层结构这一概
念?深层结构与潜隐结构二者有什么不同?我认为,简单的说,深层结构与潜隐结构是不同学理层面的
概念,不可否认深层结构与潜隐结构有同一的层面。深层结构既有显形的一面,又有潜隐的一面,而潜
隐结构只有潜隐的一面。如当代从哲学的角度论述《水浒传》叙事结构的,张跃生《水浒传叙事结构与
思维模式》、崔茂新《论小说叙事的诗性结构——以〈水浒传〉为例》,认为‘替天行道’是《水浒
传》的内在结构;从文化角度对《水浒传》的叙事结构进行阐释的,马清江《〈水浒传〉的道教构架及
其与〈宣和遗事〉、〈荡寇志〉的关系》、李春青《〈水浒传〉的文本结构与文化意蕴》等。这些论文
是从不同角度对叙事深层结构的开掘,无疑都有助于对潜隐结构认识的深化。而外,二者还有很大的不
同,深层结构侧重于对表层结构蕴含的潜在的“意义”的揭示和阐发。
二
潜隐结构更多的是说明潜在的“意义”所具有的自身的转换性和调解性的功能,这正是我们探讨潜隐结
构的要害。对这一学术问题的扫描,厘清理论探索的发展脉络,才能深刻地认识《水浒传》的叙事潜隐
结构,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潜隐结构着力点之一,是对应现实层面的黑暗权势的张力网。
《水浒》开篇“洪太尉放走妖魔”,其作用是对应现实层面,具有象征的寓意:乱自上作。金圣叹很清
楚这一点,将原本《水浒》第一回改为楔子,第二回成为第一回,这样一开篇便是高俅出场,大有深
意,正如他批道:“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也。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
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开书第一角
色,作书者盖深著破国亡家,结怨连祸由是辈始也。”这就是说金圣叹从故事层面悟出了意蕴层面的内
涵,指明梁山聚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
金圣叹还从一个高俅,想到了社会上有千百个高俅,透视出千百个高俅结成的黑暗的势力网。高俅发迹
影射宋徽宗赵佶无行,君主昏庸,奸臣当道。朝中有“四贼”:太尉高俅,下及干儿子高衙内、小舅子
殷天锡、堂兄高唐知府高廉、下属东昌和寇州知府;宰相蔡京,下及女婿北京留守梁中书、儿子江州知
府蔡德章、门人贺太守;枢密使童贯,下及门人东平太守程万里;枢密使杨戬,下及小舅子青州知府慕
容彦达。除却官僚势力而外,还有他们赖以支持的地主阶级,其中为害最甚的是恶霸地主。他们往往结
交官府,欺压良民,甚至还有地主武装。于是金圣叹感叹:
嗟乎!吾观高廉依仗哥哥高俅势要,在地方无所不为;殷直阁又依仗姐夫高廉的势要,在地方无所不
为,而不禁愀然出涕也。曰:岂不甚哉!⋯⋯夫一高俅,乃有百高廉;而一一高廉,各有百殷直阁;然则
少亦不下千殷直阁矣!是千殷直阁也者,每一人又各自养其狐群狗党二三百人,然则普天之下,其又复
有宁宇乎哉!(第51回回评)
金圣叹认识到了这张网在《水浒传》中潜在的“意义”,但他没有认识到这潜在的“意义”,与他所提
出了一系列的具体叙事方法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而这正是我们探讨的关键。上自天子和“四贼”,下至
地方酷吏,豪绅恶霸、帮凶狗腿、泼皮无赖⋯⋯形成一张严密而黑暗势力的罗网。上下串通,左右勾结,
荣辱攸关,休戚与共。谁是这张统治势力的“关系网”的其中“一目”,或者与之有某些勾搭,谁就横
行霸道,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杀害贤良,冤狱的影子笼罩全书。表明一方面揭示了乱自上作、官逼民
反的社会根源;另一方面,《水浒》全书笔墨之中,隐括着一张庞大的黑暗势力的张力网。这张力网又
远远大于《水浒》具体笔墨的描写。尽管这张罗网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形的,但让人感到却是有形
的,实实在在笼罩着现实、压迫着人间。梁山好汉就有36人因种种原因,屈吃官司,被关进牢狱。《水
浒》写冤狱有三种笔墨:一是典型事件细致铺排和展示,如林冲、武松、宋江;二是截取横断面描绘,
如解珍、解宝冤狱;三是简单叙述,如借邓飞之口写裴宣的冤狱。三种笔墨技巧性结构中潜在的那张黑
暗势力的罗网,才是潜隐结构。也许具体的情节没有和这张网有明显的联系,也许每个故事形式各不相
同,也许描写官逼民反各有技巧,但不管以何种形态出现,都被这张无比巨大的黑暗势力的张力网吞没
了,诸多的《水浒》具体描写官逼民反的情节线索,都是从这张黑暗势力的罗网中引发出来的。这就是
潜隐结构焕发的整体性功能所在。
(二)潜隐结构着力点之二,是潜藏于人物性格和命运中的气血。
《水浒》叙事潜隐结构是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气血,流贯全身,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整体所形成的气势。
对于这一点,金圣叹直观地感悟到了。他说:“如《水浒传》七十回,只用一目俱下,便知其二千余
纸,只是一篇文字。中间许多事体,便是文字起承转合之法,若拖长看去,却都不见。”(《读第五才
子书法》)
气血伏于潜隐结构之中,既充分表现为单个人物性格发展脉络始终如一的走势,又体现在众多人物性格
聚合在一起所造成的气势。在71回以前,这种气血始终流贯在个人反抗—聚众造反—逼上梁山这一情节
发展中,2—40回。包括鲁智深、林冲、武松和宋江四个大的人物单元结构,和杨志、晁盖、李逵等小单
元。以及石碣村的阮氏三雄;流落江湖,谋生艰难“卖刀枪药”的李忠;雇农出身的李逵;打柴为生的
石秀等。不管他们上梁山的原因如何不同,个人的命运遭遇如何各异,而当个人反抗,聚啸山林,三五
成群,称霸一方,便纠聚了力量,形成了巨大的势力,导引了叙事因素的必然的走向。以第40回“白龙
庙英雄小聚义”为标志:一是宣告聚义造反,建立梁山根据地。已形成梁山农民军的骨干队伍和核心力
量。二是晁盖人物的艺术使命已经完成,如果说“智取生辰纲”以晁盖为首的牵引出众多各自独立的情
节线索,那么,而后便纳入宋江为首的活动轨迹。三是宋江在梁山很快成为很有威信的农民革命领袖,
以后的对抗官军及地方武装的斗争都是在他的直接指挥下完成的。就像千溪万流,九曲回肠,终于奔向
大海,汇成汪洋,一泻千里,不可阻挡,势也。
这“势”一旦形成,便有了脉络贯通之势,过渡衔接之势,转折流变之势。41—71回。农民起义军在对
抗封建地主武装势力和官军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其“气势”越来越壮阔,势不可挡,不得不然。流贯
在小说描写中,便是三打祝家庄、打高唐、打青州、破华州、打大名府、攻陷曾头市等笔墨。其中以
“梁山英雄排座次”为标志,象征梁山农民军“气势”发展到高潮。但是,大河奔流也会出现九曲十八
湾,甚至改变流向。梁山英雄排座次并不是论“功劳高低”,也不看“年甲次序”,而是把名望地位作
为第一重视的条件。卢俊义对梁山事业毫无功劳而言,只因他是“北京大名府第一长者”,“是河北三
绝”,就轻而易举地取代了晁盖,坐到了第二把交椅上。关胜只因是关羽的后裔,便跃居第五把交椅,
其实论功劳他不及林冲,论职位他不及呼延灼。这说明一方面农民革命致命的胎记总是打上传统观念的
烙印。另一方面许多原朝廷命官和大地主等有身份的这些人都愿意回归朝廷,宋江把他们排到显耀的地
位,为日后招安铺垫了组织基础。梁山英雄排座次后,在“菊花会”上,宋江公开赋词抒怀,企盼招
安。梁山农民军“气势”的流脉潜在地开始发生转向。既使梁山群体势能发展自己,也使群体势能不断
消耗自己。宋江积极谋求受招安的途径,最终使梁山农民革命军投降了,成为充当统治阶级的暴力工
具,包括四个事件单元结构:征辽的故事;征田虎的故事;征王庆的故事;平方腊的故事。
《水浒》用36、72、108这些定数,表现梁山好汉聚合和散失的变化过程,犹如人的气血的盛衰。“三”
具有中国哲学的意味,老子用最简单的三个数字概括了大千世界的基本规律。他说:“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一”是整个世界,世界万物都是一分为阴阳。“二”是阴阳的统一又对立,由此产
生新生事物“三”。这既是创造的象征,又是复杂矛盾的过程的一个质变。“三者,数之小终”就是这
个意思。俗话说:“事不过三”。便反映事情都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起质的变化。这些
数字关系的变化,往往反映了现实关系中朴素辩证法的的规律。因此,梁山第一代领导王伦带领杜迁、
宋万、朱贵开辟了梁山根据地。造反的好汉由此逐渐聚合。第二代领导晁盖当了梁山山寨之主,很快就
兴旺起来。花荣大闹清风寨,再到劫法场后众兄弟上山,梁山义军头领增至40位。晁盖中箭身亡,宋江
成为第三代领导。其时由“三山聚义”,各路英雄奔赴梁山,头领猛增88位。谐音:发、发,象征梁山
根据地的大发展。直到71回梁山好汉英雄排座次,108位好汉大聚合。
梁山农民军在不同时期人数的变化,深刻地揭示了悲剧的历史意蕴。招安前,梁山根据地从产生、发展
到成熟,革命事业轰轰烈烈的标志是:108位好汉英雄大聚义。招安后,梁山好汉走上了一条身不由己的
道路,征方腊之后,108位好汉仅存27人,后又辞去4人,死去5人,最后剩下18人。农民革命的悲剧结局
说明流贯在《水浒传》结构之“势”是一种潜隐的脉络贯通之势,过渡衔接之势,转折流变之势,推动
着结构线索、单元和要素向某种不得不然的方向运转、展开和律动。
(三)潜隐结构着力点之三,是对应理念层面的潜在的意脉。
《水浒》潜隐结构的重要表现,便是以宋江为为代表的梁山好汉反贪官、待招安的意脉的流变。第42回
道教之神—九天玄女把宋江引到一个奇妙的境界之中,并且给宋江传了法旨:替天行道。这条意脉分两
个阶段,招安前—“为主全仗忠义”;招安后—“为臣辅国安民”。“受招安”像幽灵一样游荡在长达
80个章回中,在梁山群体的脉络和穴位上显露。招安前,第32回武松最早对宋江流露:“只是由兄弟投
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宋江由衷地表露:“兄弟
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佑。”武松的话引起宋江的共鸣,他在瑞龙镇送别武松时,又一再叮嘱:
“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
智深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
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做得大事业,可以记心。听愚兄
之言,图个日后相见。”这一番话可视作招安意脉的一个穴位。此后多处显露。第44回戴宗劝石秀“只
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做个官人。”第55回彭玘劝凌振:“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
安,与国家出力。”第56回宋江劝说徐宁:“见今宋江暂居水泊,专待朝廷招安,尽忠竭力报国。”第
58回宋江对呼延灼说:“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第65回宋江对索超说:
“你看我众兄弟们,一大半都是朝廷军官。盖朝廷不明,纵容奸臣当道,污吏专权⋯⋯”第67回单廷圭劝
说魏定国:“如今朝廷不明,天下大乱,天子昏昧,奸臣弄权。我等归顺宋公明,且归水泊。久后奸臣
退位,那时临朝,去邪归正,未为晚矣。”可见这条意脉在第71回排座次之前时而显露,排座次之后,
这条潜在的意脉更加凸显出来。
第71回宋江在“菊花会”上赋词,明确地表达了盼望招安,这在他心中已是郁结多年的心愿。从此揭开
围绕着招安,潜在的意脉贯通在双方从对立到转化的复杂多变的事态中:1.第72回宋江派燕青多方打通
李师师的“关节”,谋求招安。因李逵大闹东京城,此举未成;2.统治阶级上层由于蔡京和高俅的破
坏,招安又一次失败;3.第81回宋江再一次派燕青打通李师师,疏通宿太守,招安成功。
三
叙事结构是长篇小说的生命形态,具有宏观意义的创造工程。中国古典小说文论极其重视小说结构,而
且比较接近于辩证思维原则和系统论的整体原则,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美学的优长。正如童庆炳《文学
理论要略》指出的:“和前代文学理论不同的是,明清以降,叙事性文学渐趋成熟,叙事文艺理论相应
地也得到了发展。小说理论如金圣叹评点《水浒》,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金瓶
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以及李贽、叶昼等人的小说理论,都为中国古典小说理论作出了贡
献。”10但与西方文论有明显的不同,“尚未尽脱感性形态,缺乏系统的、逻辑的表述,因而给人以零
散、片断之感”;但“综合这些单个的、片断的探讨,我们不难窥出一个自成体系的理论框架。”11对
于古典小说技巧性结构的阐释,一向是中国文论的优长,而对哲理性结构,也就是潜隐结构的分析却甚
微,直到西方叙事学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古典小说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具体操作的分析方法,又出现
新机。
60多年来,对《水浒传》的叙事结构“有机”还是“无机”的研究,其实质是沿着探索叙事结构的整体
性、转换性和自身调解性而发展。“结构就是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
的图式体系,舍此就不是结构而是聚合性。”12所以说判断叙事结构的“有机”化程度,重要的依据就
是结构的三个特性: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解性。以此来衡量《水浒》的叙事潜隐结构,可以窥见
《水浒》叙事艺术的特征以及不平衡性。
(一)《水浒》潜隐结构的整体性特征,便体现对应现实层面庞大的黑暗势力的张力网。
这是《水浒》的叙事结构一大特色。71回之前集中体现在“逼上梁山”的“逼”字上,正是黑暗势力的
罗网所逼,才使得不同出身、不同地位、不同境遇的人,聚义梁山。71回之后集中体现在朝廷权奸对梁
山农民革命军的迫害和诱杀上。当梁山农民革命军投降后,成为充当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还有多位英
雄好汉死于非命。梁山英雄好汉108人只剩下27人,而且连这27人也很不幸,宋江、卢俊义饮御酒被毒
死,李逵、吴用、花荣等与宋江同死,其余的不是“无疾而终”,便是各奔东西。只剩下7人受封。庞
大的黑暗势力的张力网,不仅为官逼民反,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氛围和社会依据,而且使得《水浒》艺术
世界的历史感真切而厚重。
(二)《水浒》潜隐结构的不足之处,是转换性没有贯彻到底,主要是指流贯在人物性格和命运里的气
血这一点上。
在71回之前尤为成功,而后便凝滞了。人物性格是一个过程。《水浒》所展示的全部人物形象,都是按
照一定的社会生活的现实关系和文学艺术的法则,组合而成的多种要素、多属性、多层次的有机艺术整
体,可以称为社会化性格系统。那么单个性格沿着“逼上梁山”这一主脉,是如何形成动态的双向演化
过程,没有贯穿到底。即一方面是社会化性格系统对单个性格个性化发展的制约、影响和决定;另一方
面是单个性格受到撞击,不仅通过自己性格这一“中介”发生个性化曲线的变化,而且呈现出以一个以
人物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形成多属性、多层次的反馈回路,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化性格系
统。出现个性化曲线波动,正反映了一定社会深层的本质。《水浒》哲理性结构所隐含的则是人物性格
这一“中介”,即人的气血。血气是个性的折色,是个性演化的内在气质。血气方刚,才有动力。以林
冲为例,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一条硬汉,“阳刚”的气血是他的主导性格。林冲被逼的前期,一再
表现出性格的另一面“柔忍”,无奈而忍,逆来顺受。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道,企盼日后归返。而当
火烧草料场,遭到连命都不能自保的地步,才铤而走险,投向梁山,表现出其“阳刚”气血性格的一
面。这既与林冲已有的性格相接轨,又展示了新的性格成分,丰富和深化的个性化的曲线中,深刻地反
映了社会的深层内涵。《水浒》一些塑造得成功的人物性格,正是“个性”这一中介的动力性在社会化
的群体结构中潜在的演化,张力的伸屈,充分的展示,成为情节发展的动力,而不仅仅是人物的个性特
征。71回之后,108梁山英雄好汉的的气血冷滞了,特别像林冲、武松、鲁智深这样浓墨重彩的人物单元
结构没有了生气,成了终结形态。金圣叹腰斩《水浒》的思想动机且不论,就这个现象来看,他已注意
到了71回前后人物“个性”这一中介的动力性的不平衡性。因而他非砍掉71回以后这条尾巴不可。
(三)《水浒》的败笔有损潜隐结构张力。宋江是一个性格复杂多样的性格,以反抗求招安的思想早就
他心里萌生了。
从第32回宋江与武松谈招安,到第71回宋江在“菊花会”上赋词,明确地表达了盼望招安,以后并付诸
行动,是完全符合他的思想性格发展逻辑。小说沿着宋江思想性格的发展脉络,开掘现实的描写,必然
深化作品的内涵。但是借用九天玄女生出的这一细节,九天玄女搭救宋江,向他赐天书,赠天言,虽有
叙事功能,也是败笔,因为结构的自身调解性,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人物性格的双重性和多面性。
故事不够神仙凑,以假作真,以假喻真,真假掺半,是借非理性的叙事,表达某些特殊的深层意蕴,看
似玄妙,其实是笨拙的一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几个理论要点:1.《水浒传》的叙事结构“有机”的内涵,即叙事结构的形态
及其组合性和转换性。2.叙事结构的形态及其组合和转换的机制,主要决定于它的潜隐结构。3.衡量潜
隐结构有机化的程度,主要的依据是看其结构的特性: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解性。
注解:
1.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文艺报》1950年第2期。
2.李希凡:《“水浒”的作者与“水浒”的长篇结构》,《文艺月刊》1956年第1期。
3.郑云波《论水浒传情节的板块构成》,《水浒争鸣》第四辑1985年
7月。
4.马成生:《水浒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第295—
306页。
5.张同胜:《“水浒传”叙事结构的文化阐释》,《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4期。
6.黄凌云:《谈“水浒传”的结构艺术》,《宜春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7.郑铁生:《水浒叙事结构的新形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8.刘天振:《20世纪《水浒传》研究方法的回顾与检讨》,《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9.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49页
10.童庆炳:《文学理论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93页。
11.童庆炳:《文学理论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95页。
12.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