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汤毅 @ 2018-11-20
鲁达六议
——浅析《水浒传》小说对于鲁智深人物形象的朔造
汤毅 辽宁省葫芦岛市海华中学
在《水浒传》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中,鲁达与宋江、武松、李逵等人相比,是接受读者赞语最多的一位,
也是最少争议的一位。李贽(明吾)批评《水浒传》,说他是“勇人”、“仁人”、“圣人”、“活佛”。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说鲁智深“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鲁达是《水浒传》小说中第五个出场的梁山好汉。鲁达从小说的第三回出场,到小说的第九十九回坐化,
在小说的故事中占有较大的份量。
我读《水浒传》小说,看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其品性应该是兼具宋江的仁义善良,武松的英雄豪壮,林
冲的精细谨慎和李逵的粗卤莽撞。鲁智深是小说作者笔下最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下面我想围绕小说的故事情
节,从六个方面来分析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一、鲁智深的行侠仗义
在《水浒传》小说中,鲁智深的戏份没有李逵多,但是鲁智深的形象却一直是正面的。从救金氏父女,三拳打
死镇关西,到桃花山下帮助刘老汉拒婚,再到野猪林中救林冲,鲁智深行侠仗义,让我们屡屡为之叹服。
《水浒传》小说第三回写史进因杀了官军,逃离家乡,去寻找师父王教头,来到渭州。史进在茶坊里面打听王
进,遇到鲁达。小说是这样描写鲁达的:
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
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这时史进问:“小人大胆,敢问官人高姓大名?”鲁达说:“洒家是经略府提辖,姓鲁,讳个达字。敢问阿
哥,你姓甚么?”史进道:“小人是华州华阴县人氏,姓史名进。请问官人,小人有个师父,是东京八十万禁
军教头,姓王名进,不知在此经略府中有也无?”鲁提辖道:“阿哥,你莫不是史家村甚么九纹龙史大
郎?”史进拜道:“小人便是。”鲁提辖连忙还礼,说道:“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你要寻王教头,
莫不是在东京恶了高太尉的王进?”史进道:“正是那人。”鲁达道:“俺也闻他名字。那个阿哥不在这里。
洒家听得说,他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那人不在这里。你既是史
大郎时,多闻你的好名字,你且和我上街去吃杯酒。”二人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鲁提辖挽了史进的手,
便出茶坊来。于是引出救金老父女的故事。
金氏父女向鲁达哭诉自己的遭遇后,引起了鲁达的同情,于是说:“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
东京去如何?”父子两个告道:“若是能勾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
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
看着史进道:“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
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
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鲁达只把自己和史进的十五两银子给
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
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后来,鲁达为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身负命案的鲁达亡命江湖,后来又遇到金老父女,在
赵员外的帮助下,到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是为鲁智深。
聂绀弩先生在评价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时说:“这是人性的极峰,也是对于人性的最高理想,只有真正的革命
者才能具有的伟大精神”。
鲁达是一个豪爽、大气的人,他看不起那些吝啬鬼。第三回写鲁达救金氏父女,在酒桌上向李忠借钱,李忠只
拿出二两来银子。鲁达看了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于是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后来在桃花山上见
李忠、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悭吝, 干脆拿了桌上金银酒器,拴在包里,不告而别。
小说第五回写鲁智深在瓦罐寺与那几个老和尚抢粥吃,描写非常生动,那几个老和尚才吃几口,被智深一推一
跤,倒的倒了,走的走了。智深却把手来捧那粥吃,才吃几口,那老和尚道:“我等端的三日没饭吃。却才去
村里抄化得这些粟米,胡乱熬些粥吃,你又吃我们的。”智深吃了五七口,听了这话,便撇了不吃。
这说明什么?说明鲁智深的心地善良,他此时虽然也是饥肠辘辘,但是旁边还有几个“三日没饭吃”的老和
尚,他不忍心欺负这些弱者。
小说第五回写鲁达打了周通后,刘太公扯住鲁智深道:“我当初只指望你说因缘,劝他回心转意,谁想你便下
拳打他这一顿。定是去报山寨里大队强人来杀我家。”智深道:“太公休慌。俺说与你,洒家不是别人,俺是
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官,为因打死了人,出家做和尚。休道这两个鸟人,便是一二千军马来,洒家也
不怕他。你们众人不信时,提俺禅杖看。”庄客们那里提得动。智深接过来手里,一似捻灯草一般使起来。太
公道:“师父休要走了去,却要救护我们一家儿使得。”智深道:“甚么闲话!俺死也不走。”太公道:“且
将些酒来师父吃,休得要抵死醉了。”鲁智深道:“洒家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气力。”同
样的话语,在后面武松也说过,武松喝酒的体会与鲁智深如出一辙。
《水浒传》小说第六回写东京大相国寺清长老对鲁智深说:“你既是我师兄真大师荐将来我这寺中挂搭,做个
职事人员。我这敝寺有个大菜园,在酸枣门外岳庙间壁,你可去那里住持管领。每日教种地人纳十担菜蔬,余
者都属你用度。”清长老把菜园承包给了鲁智深,于是鲁智深在大相国寺做了“菜头”。
第八回、第九回写鲁智深结识林冲,在野猪林救林冲,因此得罪了高俅,逃走在江湖上。在高俅迫害林冲的过
程中,东京城里,从官场到民间,没有人敢于站出来为林冲伸张正义,只有一个鲁智深见义勇为,真侠客也。
小说的描写突出了鲁智深的可贵、可敬。
周思源先生在解读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时认为:“佛的普度众生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两个矛盾基因之所
以能够统一起来,是因为鲁智深身上原本就具有成佛的文化基因,即佛根,那就是善良。” 与其他梁山好汉
相比,在鲁智深的侠义行为中,人性的善良表现得尤其突出。
辽宁大学的熊明老师认为,鲁智深这个艺术形象是“理想人格范式的承载”,他说“鲁智深既是一个行走江湖
的侠者、入世之人,又是一个寄居佛门的禅者、出世之人”。
侠者以行侠仗义为己任,禅者以慈悲助人为情怀,二者的共同之处是他们帮人解困的济世精神。
如果说,我们从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看到的是快意恩仇,那么我们从鲁智深的身上看到的却是行侠仗义。武松杀
潘金莲、西门庆,杀张都监全家,都是由于私仇和私怨;鲁智深打郑屠,帮助刘老汉拒婚,救林冲,都是为了
帮助别人。
勇于捍卫自己和亲人的生命与权利,固然可佳;勇于捍卫别人的生命与权利,那就是一种崇高的济世精神。二
者的思想境界不同。
《水浒传》小说作者通过鲁智深这个艺术形象,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二、鲁智深的“花”
小说第四回描写鲁智深在山门前抢酒,喝了一桶酒后,酒越涌上来。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
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搧着两个膀子上山来。但见:
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
如出水之龟。指定天宫,叫骂天蓬元帅;踏开地府,要拿催命判官。裸形赤体醉魔君,放火杀人花和尚。
鲁智深的“花和尚”绰号也由此开始了。
鲁智深与武松一样,酷爱喝酒。《水浒传》第四回写鲁智深到五台山寺中出家四、五个月后,正想酒哩,只见
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付担桶,唱上山来。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这是一首俚歌。那卖酒人担着酒,唱着歌,向着正想酒的鲁智深走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通过这个特写镜
头,一下子就使小说的意境上来了。
文学创作讲究意境,在这里,《水浒传》的作者为后面鲁智深把五台山前作战场,打卖酒人、抢酒喝,设计了
一个很好的舞台场景。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鲁智深为什么要打卖酒人?是因为那个人不卖给他酒。那个人为什么不卖给他酒?是因为
寺里的长老有法旨。这些开店、卖酒的人“关着本寺的本钱,住着本寺的屋宇”,害怕违背了长老的法旨
被“追了本钱,赶出屋去”。后面描写山下的酒店不卖酒给僧人,也是这个缘故。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五台
山寺院在周边的势力与影响。
有的读者说,鲁智深的绰号叫“花和尚”,是因为他好色,甚至怀疑鲁智深与那个金翠莲上了床;还有人说鲁
智深救林冲是因为看林冲的媳妇漂亮,有非分之想。这些联想,都源于“花和尚”这个绰号。
我觉得,从小说的这一段描写来看,鲁智深的绰号叫“花和尚”,主要是由于他脊背上有花绣,与色情无关。
这是第四回的描写,小说第五回的题目就叫做《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小说第十七回描写鲁智深向杨志自我介绍:“洒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鲁提辖的便
是。为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却去五台山净发为僧。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这是鲁
智深的自我介绍。到了小说第二十七回,张青向武松介绍鲁智深:“因他脊梁上有花绣,江湖上都呼他做花和
尚鲁智深。”这句话进一步坐实了鲁智深“花和尚”绰号的由来,说明鲁智深的“花”是花在身上,而不是花
在心上。
我不知道说鲁智深好色的人根据的是什么,但是我觉得读书要忠于原著,这一点是必须坚持的。我们发议论,
应该根据原著的描写,而不应该去凭空揣测,子虚乌有。
小说在描写了鲁智深醉酒大闹五台山后,作者要对酒有所评价,于是说:
从来过恶皆归酒,我有一言为世剖,地水火风合成人,面曲米水和醇酎。酒在瓶中寂不波,人未酣时若无口。
谁说孩提即醉翁,未闻食糯颠如狗。如何三杯放手倾,遂令四大不自有!几人涓滴不能尝,几人一饮三百斗。
亦有醒眼是狂徒,亦有酕醄神不谬。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负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醉
酒。”
又有的版本把唐朝书法家张旭的《醉歌行》拿来凑热闹:
金瓯潋滟倾欢伯,双手擎来两眸白。延颈长舒似玉虹,咽吞犹恨江湖窄。昔年侍宴玉皇前,敌饮都无两三客。
蟠桃烂熟堆珊瑚,琼液浓斟浮虎珀。流霞畅饮数百杯,肌肤润泽腮微赤。天地闻知酒量洪,劝令受赐三千石。
飞仙劝我不记数,酩酊神清爽筋骨。 东君命我赋新诗,笑指三山咏标格。信笔挥成五百言,不觉尊前堕巾
帻。宴罢昏迷不记归,乘鸾误入云光宅。仙童扶下紫云来,不辨东西与南北。一饮千锺百首诗,草书乱散纵横
划。
接着总结:但凡饮酒,不可尽欢,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
性高的人?鲁智深自然是“性高的人”。
鲁智深自从吃酒醉闹了这一场,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去。然而“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鲁智深还是一
心想吃酒。这一日下山来,连走了三五家,都不肯卖。智深寻思,若不生个道理,如何能够酒吃?这时智深看
见,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却是个傍村小酒店。
智深走入店里来,靠窗坐下,便叫道:“主人家,过往僧人买碗酒吃。”庄家看了一看道:“和尚,你那里
来?”智深道:“俺是行脚僧人,游方到此经过,要买碗酒吃。”庄家道:“和尚,若是五台山寺里的师父,
我却不敢卖与你吃。”智深道:“洒家不是,你快将酒卖来。”庄家看见鲁智深这般模样,声音各别,便
道:“你要打多少酒?”智深道:“休问多少,大碗只顾筛来。”约莫也吃了十来碗,智深问道:“有甚肉,
把一盘来吃。”庄家道:“早来有些牛肉,都卖没了。”智深猛闻得一阵肉香,走出空地上看时,只见墙边沙
锅里煮着一只狗在那里。智深道:“你家现有狗肉,如何不卖与俺吃?”庄家道:“我怕你是出家人,不吃狗
肉,因此不来问你。”智深道:“洒家的银子有在这里。”便将银子递与庄家道:“你且卖半只与俺。”那庄
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智深大喜,用手扯那狗肉,蘸着蒜泥吃,一连又吃了十
来碗酒。吃得口滑,只顾要吃,那里肯住。庄家倒都呆了,叫道:“和尚,只恁地罢!”智深睁起眼道:“洒
家又不白吃你的,管俺怎地?”庄家道:“再要多少?”智深道:“再打一桶来。”庄家只得又舀一桶来。智
深无移时,又吃了这桶酒,剩下一脚狗腿,把来揣在怀里,临出门又道:“多的银子,明日又来吃。”吓得庄
家目瞪口呆,罔知所措。看见他早望五台山上去了。
于是再次大闹五台山:
心头火起,口角雷鸣。奋八九尺猛兽身躯,吐三千丈凌云志气。按不住杀人怪胆,圆睁起卷海双睛。直截横
冲,似中箭投崖虎豹;前奔后涌,如着枪跳涧豺狼。直饶揭帝也难当,便是金刚须拱手。恰似顿断绒绦锦鹞
子,犹如扯开铁索火猢狲。
鲁智深这一次喝了多少酒?两个“十来碗”再加上一桶,比武松在景阳冈酒店喝的十八碗还要多。看来鲁智深
的酒量似乎比武松还要大,在《水浒传》第五回大闹桃花村时,鲁智深也是“尽意吃了二三十碗”,也比武松
的十五碗多。梁山好汉中若论酒量,鲁智深可能要排第一名了。
鲁智深这次为了喝酒,违背佛家五戒之一,说了妄语。但是我们看了,只觉得滑稽、可笑,并不感到惹人厌
恶。
“花”字的涵义之一是“风流浪荡”, 鲁智深虽然并不好色,但是他的酗酒、闹酒,也助长了他的人物形象
中“花”的成分。鲁智深被叫做“花和尚”,主要是源于他脊梁上有花绣,但是他这个和尚不正经念佛读经,
破荤戒、破酒戒,也具有“花” 的成分。
三、鲁智深的理想与追求
小说第九十九回描写鲁智深擒方腊,立了大功,这时宋江对他说:“今吾师成此大功,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
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qú)劳之恩。”鲁智深答道:“洒家心已成灰,不愿
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道:“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
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智深听了,摇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
是强了。”宋江听罢,默上心来,各不欢喜。
以常理推测,宋江为鲁智深设计的两个前程应该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然而鲁智深却不能接受,这真是话
不投机半句多。宋江的说词是符合世俗人情的,鲁智深的回答却违背常理,让人感到不近情理。
老鲁啊,你跟着宋江闹革命到底是为了什么呀?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鲁智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是什么?
关于鲁智深的理想与追求,小说第六回描写鲁智深刚到大相国寺时与首座有一番对话,可以说明问题。当时清
长老让鲁智深去管菜园,鲁智深不干。便道:“本师真长老着小僧投大刹讨个职事僧做,却不教俺做个都寺、
监寺,如何教洒家去管菜园?”首座便道:“师兄,你不省得。你新来挂搭,又不曾有功劳,如何便做得都
寺?这管菜园也是个大职事人员了。”智深道:“洒家不管菜园,俺只要都寺、监寺。”(有的版本写作‘杀
也要做都寺、监寺’)首座又道:“你听我说与你。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
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假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得做。都寺、监寺、提点、院主,
这个都是掌管常住财物。你才到的方丈,怎便得上等职事?还有那管藏的唤做藏主,管殿的唤做殿主,管阁的
唤作阁主,管化缘的唤做化主,管浴堂的唤做浴主,这个都是主事人员,中等职事,还有那管塔的塔头,管饭
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菜园的菜头,管东厕的净头,这个都是头事人员,末等职事。假如师兄你管了一年菜
园,好,便升你做个塔头;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个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监寺。”智深道:“既然如
此,也有出身时,洒家明日便去。”
这一段描写看似滑稽,但是仔细想一想,这说明此时的鲁智深上进心还是比较强烈的,还指望在佛门里面“也
有出身时”。后来鲁智深受高俅迫害,不得已才上二龙山造反。想当初鲁智深为了当一个都寺、监寺,还与大
相国寺的首座争来争去,现在他立了大功,宋江给他指出这么好的前程,他却无意接受,这是为什么?用他自
己的话说,那是“洒家心已成灰”。为什么此时的鲁智深“心已成灰”?那是因为此时的鲁智深已经看破红
尘,知道腐败透顶的大宋王朝不会善待自己。鲁智深明白,高俅之流不死,自己就别想好活。因此,他不想当
官,也不想当住持,只求“得个囫囵尸首”。立了大功,却“心已成灰”,这是一种多么深刻的悲哀啊!
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写“花和尚解脱缘缠井”,也可以让我们对鲁智深的突然坐化增加一些理
解。当时鲁智深掉入缘缠井中,遇到一位和尚,他问出路,和尚说“来从来处来,去从去处去”。鲁智深“不
省那两句话”,焦躁起来。那个和尚告诉他:“上至非非想,下至无间地,三千大千,世界广远,人莫能
知。”又说:“凡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地狱天堂,皆生于念。是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念不生,则六
道俱销,轮回斯绝。”鲁智深“听他这段话说得明白”,于是在和尚的指引下出了缘缠井。他与和尚唠嗑觉得
时间不长,但是出来见到戴宗时已经过了一个月。那个和尚给鲁智深讲的是佛法,“非非想”是无色界第四
天,是诸天之最胜者;“无间地”为阿鼻地狱,是八大地狱中的第八狱;“三千”或“大千”代指广大无边的
世界;“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万法”是佛教对一切事物和道理的通称。 “轮回”,佛教认为
有生命的东西永远像车轮运转一样在天堂、地狱、人间等六个范围内循环转化,永无止息。 对于和尚的说
法,鲁智深由“不省那两句话”到“听他这段话说得明白”,有一个悟道的过程,就这么一会的工夫,世间已
经过了一个月,正所谓“山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
如果说,鲁智深既是一个行走江湖的侠者,又是一个寄居佛门的禅者,那么此时的他已经距离世俗渐行渐远,
而距离空门渐行渐近。
有了这些情节作铺垫,我们对于鲁智深的“不近情理”以及后面的坐化就不会感到突然了。这也是《水浒传》
小说的妙处。这时鲁智深与宋江的想法截然不同,虽然宋江给鲁智深指出了两个“光明前程”,但是鲁智深都
不想接受。而宋江自己还在执迷不悟,不知即将到来的是兔死狗烹。
其实鲁智深这方面的想法早在小说第七十一回的菊花酒会上就已经表达过:“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
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鲁智深
对于以宋徽宗为首的大宋王朝早就看透了,不抱任何希望,更没有幻想;对于宋江的招安路线,他也一直持反
对态度,只是限于“江湖义气”,跟随宋江被招安而已。
按理说鲁智深是擒方腊的一等功臣,应该被朝廷重奖、重用,但是高俅等人会放过他吗?他即使做个一官半
职,恐怕也难逃脱那几个奸臣的算计。从后来的故事情节看,宋江、卢俊义、吴用等智者尚且难逃厄运,何况
单纯、善良的鲁智深!
小说第九十回写智真长老唤过智深近前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与汝四句偈去,收取
终身受用。”偈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鲁智深拜受偈语,读了数遍,藏于身
边,拜谢本师。智真长老道:“吾弟子记取其言,休忘了本来面目。”
此时的鲁达,已经顿悟人生,“今日方知我是我”,对于自己的“本来面目”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原来
他是百般无奈作和尚,是花和尚,不肯认真修行,现在却要做真和尚,遁入空门了。他心里明白,狡兔死走狗
烹,招安的戏演完了,自己也该退场了,于是选择了坐化——他的心死了,人也死了。难道不是这样吗?
四、鲁智深的“反”
行侠仗义的鲁智深后来站到了朝廷的对立面,成为造反者。那么,鲁智深是在什么时候开始造反的呢?又是谁
逼迫鲁智深造反的呢?
《水浒传》小说第三回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失手把那个郑屠户给打死了,出了命案,鲁达负案在逃。这时的
鲁达,仅仅是逃跑,还没有造反的意思。后来鲁达出家变成了鲁智深,那也仍然是到佛门避难,也不能说是造
反。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那是喝酒使性,虽然违背了佛门的戒律,但是也不能说是造反。再后来,鲁智深为了
救林冲,大闹野猪林,要打死那两个公差而被林冲阻止,这也不算是造反。即使在桃花山上,李忠、周通劝鲁
智深留在山上落草,他还是推辞道:“俺如今既出了家,如何肯落草。”这时他仍然不肯造反。
造反是公然反叛朝廷,向官府挑战。那么,鲁智深到底什么时候开始造反了呢?小说第十七回给了我们答案。
在二龙山下,鲁智深对杨志的一番话道出了事情的原委:“洒家在大相国寺管菜园,遇着那豹子头林冲被高太
尉要陷害他性命。俺却路见不平,直送他到沧州,救了他一命。不想那两个防送公人回来对高俅那厮说
道:‘正要在野猪林里结果林冲,却被大相国寺鲁智深救了。那和尚直送到沧州,因此害他不得。’这日娘贼
恨杀洒家,分付寺里长老不许俺挂搭 又差人来捉洒家。却得一伙泼皮通报,不是着了那厮的手。吃俺一把火
烧了那菜园里廨宇,逃走在江湖上。东又不着,西又不着。”于是鲁智深与杨志、曹正夺了宝珠寺,上二龙山
落草,开始了造反生涯。
是谁逼反了鲁智深?是高俅。
在《水浒传》小说中,高俅是“乱自上做”的代表,高俅不但不许鲁智深在相国寺“挂搭”,而且还派人来捉
拿他。如果鲁智深被高俅捉住,十有八九会给他编造一个罪名来陷害他。这时的鲁智深,军官做不成了,和尚
也做不成了,“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没有别的选择,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上山造反。这就和“官逼民
反”这个大题目对上卯了。就鲁智深个案而言,他大小也是一个官,所以应该是“官逼官反”,如此社会,能
不亡乎!
小说接着写鲁智深与杨志上二龙山落草。鲁智深与杨志都是北宋朝廷的军官,他们在当时的武官里面,属于出
类拔萃的佼佼者,但是腐败的社会环境使他们无法安身立命,几经周折,四处碰壁,最后迫不得已上山为寇。
五、鲁智深的文化程度
我们看《水浒传》小说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关于鲁智深文化程度的描写即为一例。
在百回本《水浒传》小说中,一开始作者明确告诉读者“鲁达却不识字”, 到了小说第九十九回,描写鲁智深
坐化时却能够写一篇颂子。 对此,有的研究者认为这些描写是矛盾的,这是由于不同作者在构思过程中没有
互相照应造成的。
我经过反复阅读,认真思索,觉得这些描写既矛盾也不矛盾。说它矛盾,那是因为小说的作者并没有明确告诉
读者鲁智深曾经学习文化,由不识字到识字,再到能够写文章,这确实让读者看了显得突兀。
说它不矛盾,如果我们深入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就会发现这些故事情节的描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下面我们就围绕小说的故事情节,看一看鲁智深的文化程度是怎样逐步提高的。
鲁达最初是渭州小种经略相公府里的一位提辖,为了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打死了郑屠,负案在逃。到了代州
雁门县,这时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他也钻在人丛里听,“鲁达却不识字”,这是小说第三回
的描写。
到了小说第四回,描写鲁智深在五台山寺院附近的市井,听见打铁声,看见间壁一家门上,写着“父子客
店”。这是以鲁智深的视觉为出发点所作的描写,这时的鲁智深似乎已经可以认识一些字了。
到了小说第五回:话说当日智真长老道:“智深,你此间决不可住了。我有一个师弟,见在东京大相国寺住
持,唤做智清禅师。我与你这封书去投他那里,讨个职事僧做。我夜来看了,赠汝四句偈言,你可终身受用,
记取今日之言。”智深跪下道:“洒家愿听偈言。”这时的智真长老是说,鲁智深鲁智深是听。“遇林而起,
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到了小说第六回:话说鲁智深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林,一条山路。随着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头
看时,却见一所败落寺院,被风吹得铃铎响。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
着“瓦罐之寺”。 这仍然是以鲁智深的视觉为出发点所作的描写,明确告诉读者,鲁智深认识“瓦罐之
寺”这四个字。
到了小说第九十回,鲁智深征辽回来,到五台山拜见智真长老,智真长老唤过智深近前道:“吾弟子,此去与
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与汝四句偈去,收取终身受用。”偈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
而寂。”鲁智深拜受偈语,读了数遍,藏于身边,拜谢本师。
在这一段描写里面,智真长老是写,鲁智深是看,鲁智深拜受偈语,能够“读了数遍”,文化程度比以前又有
提高。
小说第九十九回描写鲁智深看了钱塘江上的潮信,从此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
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厮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
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众和尚,俺家问你,如何唤做圆寂。”寺
内众僧答道:“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已
必当圆寂。烦与俺烧桶汤来,洒家沐浴。”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下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
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比及宋公明见
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看其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
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一段描写说明,此时的鲁智深不但能够识字,而且还能够写文章,文化程度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由一个不识字的武官,到一个能够书写颂子的佛教大师,这反映了鲁智深的人生旅程。对此,我们不妨按照故
事情节的发展来进行推理。作提辖时的鲁达肯定是不识字的,这在小说第三回的描写中已经坐实,无需争议。
到了五台山文殊院,鲁达做了和尚,名为智深,和尚的日常生活主要是念经。鲁智深在五台山文殊院住了半年
多时间,这期间他虽然有过喝酒闹事,但是按照小说的记载只有两次。那么其他时间鲁智深都在做什么呢?他
应该是随着众僧做功课——念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吗。有的朋友会说,鲁智深是整天躺在床上睡大觉
呀。我以为,鲁智深不会白天晚上都睡觉,这样做不符合生理学,寺院的规矩也不允许。鲁智深在五台山文殊
院期间,喝酒闹事是个别的,睡大觉也是有限的,随着众僧做功课——念经才是大量的,经常的。念经是要看
经书、背诵经文的,这就使鲁智深有了接触文字的机会。所以,鲁智深在“搅了四五个月”后,喝酒闹事,此
后“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去”,到了第二年的二月间,来到五台山的市场,这时看“父子客店”,已经能
够认得。后来,在赴东京的途中经过瓦罐寺时,能够认出“瓦罐之寺”这几个字也就不足为怪了。
征辽途中,鲁智深再回五台山拜见智真长老,对长老写给他的偈言能够“读了数遍”。这个情节,与鲁智深初
次离开五台山时跪听长老的偈言的情节形成对照,那时智真长老是只说不写,鲁智深也只是听。此时,鲁智深
已经能够阅读了,这说明鲁智深在义军队伍中作头领期间,文化程度又有了新的提高。鲁智深落草后的经历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段是在二龙山作大头领;一段是上梁山追随宋江。鲁智深在二龙山作大头领时有杨志和武
松辅佐他,杨志中过武举,武松做过都头,这两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鲁智深应该受到他们的影响。
有了这些铺垫,到鲁智深征方腊归来在六合寺坐化时,人物形象已经接近圆满,不但在思想境界方面大彻大
悟,在文化程度方面也能够写出代表自己思想的颂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
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样的描写,就使读者对于鲁智深的成长过程有了全面
的了解,也使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臻于完美。
《水浒传》小说对于鲁智深的描写可能出于不同作者的手笔,因此才会出现鲁智深文化程度提高过程中的缺
漏。然而在《水浒传》小说成书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作者,做出了不同的努力,或者有心栽花,或者无心插
柳,这些努力在总体上应该是连贯的。文学创作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关于鲁智深的文化程度,小说作者虽然没
有直接描写鲁智深怎样学习文化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小说的描写来推理。
所以,我们看《水浒传》小说,会看到鲁智深文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由“不识字”,到能够认识匾额;从只能
听智真长老的偈言,到能够读几遍智真长老的偈言;再到能够自己书写偈言。虽然小说没有说明鲁智深是怎样
学习文化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小说的故事情节来分析和推断。
如此说来,《水浒传》小说关于鲁智深文化程度的描写,应该是既矛盾又不矛盾的。从表面上看,这些描写似
乎是矛盾的,然而从小说故事情节看,这些描写又是顺理成章的。这也是《水浒传》作为经典小说的妙处。
六、鲁智深的“死”
梁山好汉排座次时,鲁智深作为天孤星排第十三位,是十一员步军头领之一。被招安后,鲁智深随宋江征战,
征方腊时“逢夏而擒”、“遇腊而执”,立下赫赫战功,回军途中,在杭州六合寺坐化。 留下一篇颂子:平
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最后在六合寺中坐化,是以智真和尚的“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为由头的,
关于佛门高僧的坐化与圆寂,历来都说得很神秘。鲁智深的坐化,有他师父智真长老的预言在先,这就显得更
加神秘。在小说的描写中,作者用的是“坐化”一词,智真长老的预言说的是“圆寂”。看工具书的解
释,“圆寂”较“坐化”具有更多的褒义,这在描写的寓意上也有不同。
鲁智深在坐化之前是留下一篇颂子的,这说明他的“坐化”是有意而为,对于自己的死亡,他是有充分思想准
备的。按小说的描写,鲁智深的年龄较林冲略大,他与林冲结识时,林冲三十多岁而称弟,如此算来,鲁智深
到征方腊结束时也不过四十岁左右。鲁智深“坐化”时的年纪并不很大,身体也很好,并无疾病,为什么说死
就突然死了呢?令人费解。
2015年,有新闻报道,说是在国外一尊佛像里面发现了一个中国和尚的真身,在匈牙利德伦特博物馆展出云
云。后来福建省文物局于同年3月22日发布消息,说福建省文物部门初步确认,匈牙利自然科学博物馆展出
的“肉身坐佛”应是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1995年被盗的章公祖师像。
据村民们讲,这尊佛像是当地供奉的章公祖师。传说章公祖师幼年随母改嫁至阳春村,一次放牛时,受仙人点
化成得道高僧。皈依佛门后,他广结善缘,救苦救难,拥有极高声望,于北宋年间坐化成佛。章公圆寂后肉身
尚未腐烂之时,被镀金塑成佛像。从此,章公祖师的像便一直供奉在村中普照堂的正厅之上。阳春村多名村民
回忆,章公祖师俗名章七三,法号普照,于北宋年间圆寂后,被镀金塑成佛像,因真身的四肢和身首俱全,因
而被称为“六全祖师”。
福州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相关专家表示,“肉身菩萨”都是得道高僧,在坐化之前服用防腐草药,致使尸体千年
不腐。南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苏少隆向东南快报记者介绍,在德化、南安、漳州都有发现过“肉身菩
萨”。“章六全祖师”在欧洲巡展引起关注之后,海外媒体将其称为“mummy(木乃伊)”,对此,苏少隆表
示,这种说法不准确,“肉身菩萨”跟埃及木乃伊有着很大的不同。他认为,埃及木乃伊是权利的象征,只有
掌握当时埃及最高权力的少数人才能享有木乃伊的待遇,并且其“不朽”的方式也跟中国的“肉身菩萨”很不
一样。
他说,中国的“肉身菩萨”也会借助一些草药、香料等保持身体的“不朽”,但要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才能达
到这一境界,不是每一个佛学弟子往生后都能成为“肉身菩萨”。
福州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相关专家的解释从现代生理学的角度说明了“肉身菩萨”的成因。如果佛教高僧的圆寂
和成为“肉身菩萨”都是一种刻意追求的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说高僧的圆寂不是自然死亡,而是一种自行了
断的行为。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那么鲁智深的坐化与戴宗的无恙而终也都可以做相应的解释。
在韶关南华禅寺,祖殿里面供奉的不仅有禅宗六祖惠能的真身,而且还有憨山禅师(1546——1623)和丹田禅
师(1535——1614)的真身相陪伴,这就让我更加感到佛教高僧的圆寂和成为“肉身菩萨”是一种宗教方面的
功果追求。
我对于佛教大义了解不多,知识肤浅,只能作一般的理解。关于鲁智深突然坐化的深层次原因,我们还可以从
他平生的理想与追求来考察。《水浒传》小说描写了鲁智深的一系列行侠仗义行为,从拳打镇关西,到帮助刘
太公拒婚,再到火烧瓦罐寺,帮助林冲逃脱高俅的迫害,等等。从鲁智深的这些行为看,他反对的是仗势欺
人,他追求的是公平正义。在征讨方腊的战役结束时,鲁智深的这些理想与追求实现了吗?没有。此时高俅等
奸臣依然占据朝廷,把持朝政,官场依然像染黑的直裰难以洗干净。鲁智深的心中,应该是充满了悲观与失
望。
对于鲁智深的人生结局,从小说的描写看,认为是“正果非常”、“正果非凡”,皇帝也说他是“善终坐化于
大刹”,最后朝廷加封鲁智深为义烈照暨禅师,也算是死后留名,看起来好像十分风光。多数《水浒传》研究
者也认为鲁智深最后是功果圆满。
所谓“功果圆满”,在佛教而言应该是造了多少浮屠,传了多少弟子,度了多少生灵,救了多少苦难之类。鲁
智深是“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他显然没有这方面的“功果”。从世俗的角度看,鲁智深的“逢夏
而擒,遇腊而执”对于朝廷来说固然是一种“功果”,而对于同为起义的造反者来说,是一种自相残杀。宋江
与方腊都是想改变现实世界的造反者,他们的政治目标都没有实现。身在其中的鲁智深,只是限于江湖义气追
随宋江而已,他对于招安,对于征方腊,并不赞成。鲁智深的人生理想并没有实现,他是悲催的,他的坐化实
际上是一种以死明志,是一种自我了断。
哈尔滨师范大学张锦池先生认为:“鲁智深生擒方腊以后,说自己一切都不要,‘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
了’。要是结合他在反招安时所持的道理来看,便不难看出鲁智深的这种悲愤,实际上也就是作者的悲愤,其
矛头所指则是宋徽宗视为股肱的‘变乱天下,坏国,坏家,坏民’的‘贼臣’。”
这正是:世如皂裰,奸佞依旧;心似冷灰,壮志难酬;勘破红尘,自我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