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浒街
关于《水浒传》的人学研究
作者:邵子华 @ 2018-11-20
关于《水浒传》的人学研究
广东白云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邵子华
摘 要:《水浒传》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学因素,但纵观对《水浒传》的各种研究,均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水浒
人物内在生命的细致考察,这种情形使得《水浒传》中人学因素的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水浒
传》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体验和反思,对水浒人物的情绪、意识、价值观和思维逻辑、行为特征作出恰当
的分析和评判,对他们的理性和欲望、文化内涵和生理本能的构成因素及其矛盾冲突的过程作出完整的描述和
清晰的揭示,进而为当代社会的人格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水浒传》;人学研究;体验和反思;人性
一
文学和人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都是人,都是为了揭示真实的人性并提升净化人性,都是为了探索人类走上持久
幸福的稳妥的道路。二者的区别只是方式和途径的不同。文学注重观察和感性的描述,而人学则通过对人类行
为清醒的理性反思实现目标。文学与人性是同形同质的,感性、矛盾、梦想构成了人奔腾不息的生命力量,也
必然成为文学的内容。
对《水浒传》作人学的研究既有充分条件又十分必要。由于对人心人性逼真的揭示,《水浒传》中蕴藏着丰富
的人学因素。一部《水浒传》[1],恩义情仇,功名利欲,蛇心狼肺,繁复驳杂的人生无不呈现出逼真、细
致的毛茸茸的“原生态”。施耐庵悲愤而著水浒,观察社会情状之深刻,洞察国民心理之幽微,他简直就是宋
代上下数百年间中国文化、社会风俗和人们心态的书记官。在剖析人性的复杂和悖反的行为方式上,在研究人
类的痛苦和梦想上,很少有能与《水浒传》相比的好材料。但是,由于《水浒传》中“庙堂之上”、“草野之
中”、“江湖之远”三个场域关系的交错、渗透和转化的复杂性,还由于我国历史进程中社会对立冲突的残酷
性,更由于人们在观照《水浒传》的时候下意识地站在自己物质性立场上的偏执,或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阶
级艺术,刻舟摸象,各执一端,不及其余。纵观对《水浒传》的各种研究,均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水浒人物内
在生命的全面细致的深入考察。还有,社会中下层的读者往往愿意接受和肯定《水浒传》中的江湖侠义豪气,
而权贵们又肆意歪曲和夸大梁山好汉身上的缺陷。种种情形使得《水浒传》中人学因素的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
应有的重视。
因此,要对《水浒传》作出全面、系统的研究,特别是这种研究要能够回答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令人焦虑不
安的精神问题,只有站在人学的立场上来体验和思考。因为人的问题能统摄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一切锥心疼
痛的重大问题都是人所造成的,并且是必须直面而决不能逃避的。在对《水浒传》的研究中,我们要深入到水
浒人物芜杂幽深的心理世界冒险,从中了解我们民族心底的悲苦和不灭的梦想,同时,也要看清我们民族令人
同情或厌恶的痼疾,进而感受到人类心理上久久不能痊愈的伤痛。我们的目的是拯救那些消极的、非理性的阴
暗的以及羸弱的生命,从而鼓励生命在不断的创造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意义。
二
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体验、个案研究、历史研究以及反思等方法。我们在此只讨论对水浒人物的体验
和反思。只有经过认真的体验和反思,我们才可能对水浒人物的情绪、意识、价值观和思维逻辑、行为特征作
出恰当的分析和评判,才可能对他们的理性和欲望、文化内涵和生理本能的构成因素及其矛盾冲突的过程作出
完整的描述和清晰的揭示。
体验要运用五官和心灵,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心去感受。我们的眼睛要看到水浒人物和事件的
全部真相,包括哪些被作者遗漏、遮蔽、粉饰掉的,我们的耳朵要听到水浒世界里每一个隐秘的角落里发出的
声音,特别是那些无名无姓、惨遭杀戮的冤魂。我们体验的对象是《水浒传》描述的全部生存现实,包括行为
现实和心理现实。我们不能由一时一地的物行为来判定他整个的生命,就像不能由某个人的一只脚断定他的性
格和灵魂一样。《水浒传》一百二十回的全部情节、所有的场景和人物,特别是人物的行为方式、思维逻辑、
说出的和没有说出的复杂、潜在的心理秘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命。
我们必须通过五官和心灵的努力使水浒人物深藏不露的潜意识浮出水面。这个目标非常不容易实现,因为坏人
从不说自己是坏人,真正的好人也并不向人夸耀自己的好;还因为有些潜意识是水浒人物自己也许意识不到
的,更因为,我国的古典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行动和语言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多是暗示出来的。人物一
旦表白自己的心理,这心理往往并不真实,只成了他打造自己的形象、获取某种利益的最经济简便的手段。
《水浒传》中的人物为什么那么做,他的心理活动、他的价值选择的过程几乎不假思索就完成了,但是,他的
潜意识即使是再鲁莽粗豪的人也还是存在的。这正是我们要付出精力和智慧细心体察演绎的,真正执拗的人性
往往正是埋藏在这里。
例如,李逵有看透因为不遵守条例而导致天下乱套的深刻,有疾恶如仇的暴烈,有出生入死的勇敢,也有以银
子衡量人品好孬的庸俗和浅薄,还有放弃自我、俯首听命的糊涂,更有以自己的情绪决定杀人多少的野蛮和残
忍。许多年来,人们只看重了李逵的反抗精神。这在饱受欺辱压迫的人、在两个阵营大规模厮杀的年代,是可
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因为人们并不是全面地评价、研究李逵,而只是借李逵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证明自己行
为的合法性。但是,我们站在“人”的立场上就能够看到李逵身上存在着的许多尖锐对立的因素。单说他备受
人们称许的反抗性,他身上就同时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反抗性:为生存所必须的和满足凶残欲望的。他挥舞
着两把板斧排头砍去的时候、把狄太公的女儿剁成肉酱的时候,他的心里奔突的究竟是哪一种反抗性?这样的
情景如果就在眼前,我们耳闻目睹,我们的心理会是一种什么感受?李逵对着两个尸体“发擂的乱剁了一
阵”,既不是由于生存上的理由,也不是由于经济上的理由,更不是战场上厮杀的需要,但这种残杀却让他满
足。在潜意识中,他的心底残留着强烈的死亡本能,埋藏着一种很浓的恋尸癖,一旦发作起来,就表现为“撕
碎活的组织”的激情。[2]566李逵灵魂深处激烈的人性与兽性的对抗厮杀,给我们展示了人性的深邃幽
曲和斑驳陆离。
像这样,我们循着自己的体验进入生命幽微的深处,从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生存方式来把握一种直觉、情绪或
心境,从而抵达对生命的感悟与理解;从个体生命一瞬间的感觉与思绪乃至幻想,完成对本能、潜意识等人类
存在的非理性领域的表现和判断,从意识的幽深处唤醒、照亮生命,促进生命的升华。如鲁迅先生所说:“穿
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
生的路。”[3]
三
人会思考、能反思,这是我们人类前进的最强大的力量,也是我们人类好起来的希望所在。通过反思揭示真实
的人性,弄清楚人生存的意义何在以及人应怎样生活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对《水浒传》的反思要把水浒人物
的悲苦与快活、罪恶与德行统统拾掇进自己的心中咀嚼,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水浒传》提供的广阔的
心理意识的空白。反思的实质是心灵的“在场”,是一种精神的参与: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水浒人物之心相
会、交流、撞
击,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进而品味人心风情,看清人性的陷阱和出路。
对《水浒传》的反思有三个方面:一是反思水浒世界的人们在生存压抑下的退缩、破碎及其心灵的扭曲和萎
缩;二是反思作者对人们生存状态描述的态度,揭示其在时代尘垢遮蔽下的幽暗和昏昧;最终,反思要把心灵
———所有人的心灵也包括反思者自己的心灵,引入到奋发有为的超拔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反思者的思维和精
神必须具有对历史迷雾和心理障碍的穿透力,必须能够看到人物的背面和事件的整体。反思的翅膀是在历史的
局限和未来的理想构成的浩瀚天空中飞翔。例如,对于水浒好汉,作者总是先写他们的救人、疏财和行侠仗
义,再写他们抢劫杀人的残暴;又总是重笔实写他们正义的一面,曲笔虚写他们强暴血腥的一面。重笔实写给
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让人油然而生敬意,曲笔虚写则造成粉饰、遮蔽或遗忘。而在读者心里,或者觉得自
己是弱者、心中有不平,或者自己心存英雄的梦想,用有关英雄好汉的幻想来慰藉自己屈辱孤单平庸的生活现
实。更由于社会无序,人们对违反秩序习以为常,往往只注意水浒好汉的反抗压迫而忽略了他们的行为有时也
在制造着压迫,只注意他们对社会无序的愤慨而忽略了他们的行为许多时候又在制造着社会的无序。
再如,石秀杀死与他无冤无仇的和尚和头陀的动机是不难理解的,但他接下来又让杨雄把潘巧云骗上翠屏山,
诱逼杨雄杀死迎儿肢解潘巧云。金圣叹从这里洞察了石秀的私心———“务令杨雄深有以信其如冰如玉而后
已”,但金圣叹也分明感到,仅此还不足以解释天下为什么会“有此一种巉刻狠毒之恶物”?金圣叹站在宗法
立场上的人性认识是有限度的,他还看不透石秀心底最深处的黑暗和阴骘。石秀被称为拼命三郎,他也确实见
义勇为并颇有智慧,但在虐杀这件事上又分明反映了他的狠毒和阴冷,他的内心弥漫着浓黑的雾障。他以自己
的价值标准裁决人命,以自己所谓的清白作为虐杀的理由,而翠屏山上鲜血淋漓的残忍和血腥会令我们彻底否
定他的所谓标准和理由。我们在反思这件事的时候不能被石秀牵着鼻子走,而且,也不能被施耐庵牵着鼻子
走。施耐庵津津乐道于石秀的“古道热肠”,他在引导读者肯定杨雄、石秀的凶残行为。当时的听众读者可能
有不少也认可这种“古道热肠”,甚至觉得对淫妇贱仆杀了才能解除心头之恨。可是,我们在阅读翠屏山杀死
迎儿、肢解潘巧云这些段落时,不但不能发生共鸣,反而感到厌恶。
“对个体需要的否定和对个体生命的虐杀,本来是违背人的一般本性的,假如这些行为在某些历史时期曾为具
体的人性所认同,那只是社会限于生产力水平而不得不采取的相应措施所导致的人性的变异。社会生产力水平
一旦超越了这一阶段,具体的人性也必随之改变,进而反对这样的行为。”[4]371因此,对水浒人物反
思的立足点应当从历史特定情境转换到当代现实的需要。遥远的时代距离能够让我们产生和拥有对水浒人物进
行心理观照的精神优势,我们所处时代的重大命题也在前头召唤吸引着我们思维的力量。我们要从俗世的传奇
故事深入到水浒人物的灵魂里,从个别的做事方式所联成一起的整个活动程序看清楚它所展示出的一个民族的
心理或行为特征;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对人的生命结构进行观照、对人的灵魂进行反思,自觉地把以个人生活
的体验放大到对整个人类生存境遇的反思中。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应当怀有对所有水浒人物行为负责的忏悔意识,把反思从传统道德的层面深
入到人的欲望和灵魂,由解释国民性的合理性向建构生命结构均衡圆满的人性推进。要完成这样的人性反思,
必须怀有人道主义的热忱,必须具有心灵的敏感丰富和内心的天赋良知,必须在俗世生活中怀有对理想精神和
高贵灵魂的坚定信仰,更应该勇于对自我深层人性和阴暗面的挖掘。像鲁迅先生一样,“抉心自食,欲知本
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5]364在认识到水浒人物乃我们自身的有
限和罪行之后,我们还必须奋力从沉浸于残忍和暴戾中挣扎超拔出来,坚定地走上灵魂拯救和重建道路。
四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研究《水浒传》,尤其不可缺少一种与消遣游戏相对的悲剧精神。悲剧精神是指人面对生活
中的不幸、苦难与毁灭的必然性时,主体所表现出的抗争与超越精神。人的理性和自然感性生命处于尖锐的对
立冲突之中,人对自身的无法把握与外在世界对人的支配合而成为一股具有强大吞噬力的“命运力量”。悲剧
精神不仅在于作为主体的人面临或承受的心灵在现实和命运重压下的焦灼和痛苦,更主要的是对待痛苦的态
度,尤其是应对方式。水浒人物因为普遍缺少悲剧精神而极易遭受污染和自甘沉沦。如果我们也疏离悲剧精神
就会不由自主地跟他们同流合污。悲剧精神如一束雪白的亮光能够照彻人的灵魂,一切脆弱萎缩肮脏的生命都
将现出其丑陋的原形,而一切坚强高贵的灵魂将会闪现出熠熠的光彩,那么人类精神攀升的阶梯就在会那雪白
的亮光中矗立着了。
比如,如果王进不逃走,他的下场肯定会比林冲更惨,但是,败坏的政府也会因为一个生命的碎片而多出几点
磷火。林冲在梁山排座次之后要是不萎缩自己反抗的性格,高俅就可能受到警告吃些苦头而于恶性的深渊中泛
起一丝胆怯。如果李俊不是“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而是立足于故土建造理想的乐园,如果许贯中、萧嘉穗这
样的高洁睿智之士不是在“如鬼如蜮”的世道隐居自清而是积极入世勇于担当,如果宋江能在践行忠义时少一
些私欲的盘算再多一些黎民百姓的考虑,如果机敏聪慧的赵佶能够依据自己的智力选择人生,水浒世界里定会
多一些亮色,少一些黑暗和污秽。这里与其说是在做假设不如说是对人性抱持坚定的信心。
《水浒传》中并非没有现代性的萌芽,这簇萌芽其实就是高贵的人性,也是人类永恒的理想精神,就像是我们
可以在大雪纷飞之中看见的牡丹枝头火苗一样通红的胚芽。我们人间的一切美好无不受孕于此。只可惜,他们
只在水浒的夜空划过一道耀眼的弧线就消失于黑暗之中。水浒世界遍地皆是的对抗冲突很少具有深刻的悲剧意
味。在人类流血牺牲的前进道路上,悲剧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悲剧精神烛照下的人学反思要求我们:必须能够
自我问罪和奋力超越,问自己是人格的侏儒还是精神的勇士,是人生的叛徒还是人生的救星,是逃避、屈服、
沉沦还是担当、坚持和上升?如此,我们在对水浒人物的反思中才能听到人格扭曲断裂的声音,才能看清人生
叛徒的真面目,才能在精神的天空看到理想人性的彩虹。
五
在《水浒传》中,每个人都是有罪的,在人格上都是残缺的,我们必须替他们忏悔和反省。我们对水浒人物人
格的剖析应当站在严峻的自审意识和痛苦的自我剖析的基础之上。比如,扈三娘俊美多才,武艺超群,这样的
人都是心高气傲的,她怎么就嫁给了“五短身材,一双光眼”丑陋猥琐的王英,而且她已经有了自己还算认可
的未婚夫?而且她怎么就可能死心塌地地跟随王英和杀害她全家的仇人成为战友又一起奋战?她是被宋江的义
气感化了吗?是惨遭灭门的仇恨的火焰被求生的本能湮灭了吗?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文化观念驯服了吗?她
的行为是舍小家全大义的高尚还是在血泊刀丛中的苟且偷生?想一想,似乎哪一个“理由”都能作出一番解
释,但是,所有的理由做出的解释都不能令人信服和舒畅。还有那些朝廷军官,一个个上马前高声叫骂梁山反
贼,一旦落马被俘,反贼瞬间变成义士和大哥。看似一瞬间的转变,实际上是一场心灵的风暴,一种价值观和
人生信念轰然倒塌而另一种相反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同时滋生。他们究竟有没有恒定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或
者,也可能觉得他们是在现实的教训下深明大义、弃暗投明?或是残酷的生死关头被迫无奈的选择?那么,一
个人的灵魂深处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是不是可以或者能够像电脑软件一样轻易地改写、删除?
人性是复杂的,它具有多层面的结构。人的自然属性、主体性和反主体性这些性质不同的因素对立统一于人的
完整的生命之中。在《水浒传》中,善恶对立厮杀,人性豕突狼奔,它“撕开地狱底层的帷幕,可怕地展露人
性服从指令或本能时趋向非人道的堕落,以及人性不灭的抗争”。虽然我们通过它了解人的堕落会加深我们的
痛苦,但更能加深我们对人的真正价值的了解和神往。我们研究的使命正是驱逐人性中的黑暗,降伏人类内心
的欲望之魔。人类的良善之心虽然时常浸泡在从流血的严酷事实挤压出来的悲苦液汁中,但是,坚强的人又必
得以一种向上飞扬的精神,即使在观照一些生命堕落的时刻,也不能忽略、也在渴望着人类的本质及纯厚温良
的人性。
水浒社会的混乱、暴戾和血腥是全体水浒人物的生命现实。水浒人物的行为给我们指出了要绕过的心理陷阱并
暗示出另外的路途。物质的有形的水浒世界也许已经坍塌了,但是,坍塌的废墟我们清除了吗?让人担心的
是,无形的精神的水浒世界是不是还存在?水浒世界的游戏规则,水浒人物的思维方式,是不是还在支配着人
们的行动?水浒人物的生活态度是不是还被人们津津乐道?是不是还觉得水浒中的梁山是我们将继续为之奋斗
的理想的家园?李逵通体天真烂漫还仍然十分可爱?没有个人内在灵魂的拯救或超越的话,一切都是不够的。
如果“日日有桃园之拜,处处为梁山之盟”,如果充塞于脑中的仅仅是“大碗酒、大块肉、分秤称金银、论套
穿衣服”等思想,我们还会不会亡命江湖———虽然置身现代化的办公室却仍然遵守以我为中心、残忍嗜血的
江湖规则?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社会,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不是水浒世界里的那些人物能够建立起来
的。
总之,《水浒传》的人学研究应该立足于人的生命主体意识,既肯定作品中追求自由与生命舒张的进步思想,
也要客观认识作品中推崇极权、物欲、暴力等生命价值观的弊端与隐患。我们通过细心的体验和艰苦的反思,
对水浒人物做一次全面的心理透视,检查出他们人性中的病变,进而提出可行的诊治方案,从而为当代社会的
人格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施耐庵.水浒传[M].金圣叹,批评.李庆荣,校注.同心出版社,1996.
[2] E·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M].孟禅森,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3] 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中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
07.
[5]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 拉格纳·基耶尔.颁奖辞[M]//建钢.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获奖演说全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
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