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浒博物馆
跟着文物去旅行 感知博物馆的力量
作者:盐博 @ 2025-06-21
今天(2022.5.18)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为此,我市各地博物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今天上午,在盐都水浒文化博物馆,一场云上探索水浒文化的直播活动正在展开,通过网络直播形式连线各区非遗宣传员,带领观众赏非遗风采,聆听水浒文化。
盐都水浒文化博物馆讲解员 杨健宜:“通过线上看水浒的方式,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水浒文化,还是为了更好地把水浒文化传统、水浒传的文学精神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课在建湖县一小学广场上上演。来自建湖县博物馆的特聘馆员姜茂友,将他多年收藏的各类农耕器具搬进了校园,边示范边讲解,竹筒碗、针线匾、抽筛、罗筛、梿枷,一件件形态各异的农具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
学生 朱羽晴:“我不禁感叹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能够创造出这些如此奇妙的农作工具,我觉得我和我的同学也应该向我们古代劳动人民一样,从小热爱劳动,并从劳动中获取知识。”
建湖县博物馆特聘馆员 姜茂友:“我觉得很有必要把根留住,让我们的孩子能够知道,我们的今天是从哪里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东台市博物馆则推出了“从淮南中十场探寻东台盐文化”线下体验活动,带领东台市实验小学20多名学生共同溯源淮南中十场的发展,探寻东台盐文化历史。孩子们现场观摩了“煮海为盐”“淋卤煎盐”“晒灰采卤”等生动的实景展示,了解淮盐的生产技艺。自己动手体验盐画制作,还原古时盐工的劳作场景,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创造力。
学生 武熙宸:“今天这场活动非常有趣,我知道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调味品盐也蕴含了很多的知识文化,我还现场体验沙画制作,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学会了要用智慧和奋斗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射阳县海河农耕博物馆内,讲解员正在为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解2号馆内的相关传统农具和生活用品,剃头挑子、织布机等老物件吸引了群众的注意力,忍不住上前观看讨论,并感叹于先辈的智慧和勤劳。
村民 戴云玉:“我们农耕博物馆好多展品,我们这一代人都没有看过,我们希望下一代人能够珍惜,来看一看。”
射阳县海河农耕博物馆讲解员 张德平:“我们海河农耕博物馆是展示射阳民俗的一个窗口,希望更多的人走进我们博物馆,来感受先辈的勤劳与智慧,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